武则天墓发掘纪实(武则天墓已找到墓道)

武则天墓发掘纪实(武则天墓已找到墓道)(1)

乾陵在中国考古界历来被称为考古界的“三峡工程”,墓中除了世人皆知的武则天与唐高宗李治外,传闻还有五百吨之多的珍宝陪葬,据说至今都仍未被盗。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盗墓贼光顾,直到近代,有史可查的便有17次之多,其中还不乏一些鲜为人知的暗中盗墓。不过他们肯定不愿再去第二次,除了无功而返之外,还与许多离奇的遭遇有关。

武则天墓发掘纪实(武则天墓已找到墓道)(2)

最早光顾乾陵的便是赫赫有名的黄巢,作为唐末规模巨大的起义领袖,其一呼百应的权力丝毫不亚于张献忠。当满城尽是黄金甲的时,随之而来的便是烧杀抢掠,过足了土匪瘾后沉迷于皇帝梦中。有人此时告知其梁山西侧有碎石的消息,以提醒其乾陵的位置。黄巢听后喜不自胜,乾陵的厚葬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于是召集40万起义军开始堂而皇之地开赴乾陵。义军大多农民出身,对于铁铲铁锹穿土挖沟自然是手到擒来,然而梁山已挖去一半却仍旧不见入口,耗时数月给了唐军反击之机,兵临城下只好悻然而逃,却留下了深达40米的“黄巢沟”。后世推测之所以其无功而返,乃是因为义军大多少有文化,没能准确分析墓室结构,鬼使神差地挖向了反方向。

武则天墓发掘纪实(武则天墓已找到墓道)(3)

而五代时期鼎鼎大名的盗墓贼温韬更是早就垂涎三尺,而在光顾乾陵之前早已把其余17座唐皇陵摸了个遍,本以为乾陵也是手到擒来却遭遇了从未有过的邪门事。他本为耀州节度使,手中兵马数以万计,加上其本身精通堪舆之术,所以不存在找错反向。然而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当他带领数万人马登上乾陵之后却是风雨大作,连续三次上山都是人仰马翻难以立足,退下之后便雨过天晴,虽不知其中缘由但也深感畏惧,从此便绝了盗掘乾陵的念头。

武则天墓发掘纪实(武则天墓已找到墓道)(4)

前两次声势浩大却大多只是松土而已,近代的热兵器产生以后,乾陵又遭遇最为危险的一些大规模盗墓。时任民国将军的孙连仲率领整个现代化整编师效仿孙殿英盗慈禧陵一样去炸乾陵,他以军演为幌子在山上安营扎寨,凭借强大破坏力的炸药轻易炸开了墓道中的三层竖立石条。正当其洋洋得意的时候,墓道中浓烟涌出,瞬间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墓道前的士兵首当其中因为浓烟而倒地不起,其余士卒惊慌而逃。据在场的士兵回忆,当时孙将军足足丧生了一个团。

武则天墓发掘纪实(武则天墓已找到墓道)(5)

无论是阴差阳错还是狂风大作,都足以说明乾陵确实存在没有被盗的可能。而近代也有专家在各类高科技仪器的帮助下勘探过乾陵,得出了墓道未见损毁的结论,并表示海拔1000多米的山腰上多是坚硬无比的青石,古人想要凿开是非常困难的。即便是今天的盗墓贼想要盗掘也需要耗费数月的时间,如此一来还没能等到打开便会落网。而如今的乾陵更是日夜看守,所以说乾陵的完整性还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专家推测乾陵中必然有大量的丝绸和字画,在没有完全掌握保存措施的情况下,即便现在具备打开的能力也不会冒此风险。秦始皇陵的陪葬坑就是前车之鉴,许多竹简转眼化为尘土,兵马俑也瞬间失去了颜色。这些损失都是难以估量的,如今的考古也愈发的谨慎与周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