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擅长哪种题材和体裁的作品(杜牧如何借景抒情)
大家好,我是沉于古诗,每天为您揭秘古诗内涵,让您感受古诗更多魅力。
从今天起,我会换一种风格,为大家讲明白景物和情感碰撞的内在逻辑。
这样,更容易激发大家对景物的联想,对写诗会有更大的帮助。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杜牧的《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先说说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开成三年(公元838年),当时杜牧任宣州团练判官。
这个题目较长,也需要注释一下。
宣州:唐代州名,在今安傲省宣城县一带。
开元寺:建于东晋,初名永安寺,唐开元二十六年(738)改名开元寺。
水阁:开元寺中临宛溪而建的楼阁。
宛溪:又叫东溪,在宣州城东。
夹溪居人:夹宛溪两岸居住着许多人家。
好了,我们换一种风格。
- 1、 诗人的感情触发点
昨天讲完白居易的《夜雪》之后,我就在思考,诗人为什么会写诗?
特别是以景写情的诗,肯定有一个触发诗人写诗的理由,对吧?
所以我们的小标题,暂且换成这样了。
我们先看前两句。
(1)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六朝:指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
文物:指礼乐典章。这里应该指遗迹。
淡:恬静。
闲:悠闲。
这句话字面意思就是:六朝的遗迹杂草丛生,放眼望去,只见草色连空,而只有天高云淡的千般景物古今都是相同。
这前两句,写清楚了诗人首先看到的景色。
而且用了强烈对比,六朝遗迹荒芜,但是天高云淡的景物还是一样。
特别是“今古同”三个字,它加深了“六朝文物”不与今同的认识。
古人写诗,喜欢先抛出观点,再来论证,“今古同”就是诗人抛出的观点。
如果不去论证,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呢?
马上就会有人反驳了:
你说“今古同”就“今古同”了吗?我就说今古不同。
要找例子也很简单,你看以前草很少,现在全是草。
所以诗歌创作,对景物的描写,完全要看诗人的心情。
一件事物的悲与喜,和事物本身关系不大,和诗人感情有关。
诗人说花美,那花就要美;诗人说花在哭,那花就在哭。
但是不管你说花美还是花哭,你得说一个理出来。
甭管这个理,怎么瞎掰,怎么吹牛,总之诗人你不能空说,对吧?
那么,诗人抛出了“今古同”的观点,那诗人就要拿出依据来,说服我们读者。
所以回到小标题,诗人写这首诗的感情触发点是什么呢?
诗人的感情触发点,就是“六朝今不同”和“景物今古同”的强烈对比。
感情触发了,看看诗人到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可以判定,诗人接下来要写“景物今古同”了。
- 2、景物“今古同”
先看第三、四句。
(2)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人歌人哭:语出《礼记,檀弓下》:“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意思是祭祀时可以在室内奏乐,居丧时可以在这里痛哭,也可以在这里宴聚国宾及会聚宗族。诗中借指宛溪两岸的人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山间鸟飞来飞去,宛溪两岸的人世世代代生活水乡中。
写哪些“今古同”的景物呢?
诗人先选取了鸟和人。
鸟有什么特点?
鸟年年岁岁都在山中飞来飞去,没有改变。
人有什么特点?
人世世代代生活在水乡里,也没有改变。
这是诗人认为“今古同”的理由。
那么我们要问诗人:
鸟还是原来的鸟么?
人还是原来的人么?
你们猜,诗人会怎么回答?
我猜,诗人肯定会说不要抬杠,抬杠请去工地。
……
那我们还想再问:
诗人你穿越回六朝看过么?你怎么知道六朝和现在就一样的呢?山寨、飞鸟、人的生活环境当真没有改变么?
这些问题,诗人都回答不了。
因为诗人当真就是用的时空挪移方法:
这里的山没有变,水没有变,就推及到生活在这里的鸟和人,应该也是以前的那个样子。
这是一种特别牛的艺术创作手法。
鸟和人确实会生老病死,但是这两种景物表现出来的特点,就是生生不息。
这种景物特点,在诗人需要的时候,就会被拿来当成“棋子”,甚至夸大。
否则你让诗人怎么证明“今古同”呢?诗人又不会穿越,对吧?
他夸下了“今古同”的海口,我们就先顺着他的思路看下去。
(3)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笛风:笛声随风飘动。
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深秋下起了密雨,千家万户门口都形成了水帘;夕阳照射下的楼台,在晚风中传来了悠扬的笛声。
这两句话仍然是在为“今古同”佐证。
你看夸下了海口,就得一直夸下去。
这次选的景物是:雨、楼台(当然还有夕阳、笛风,在这里认为他们是附属于楼台的)。
雨有什么特点?
深秋时节密雨会形成水帘。
楼台有什么特点?
夕阳照射下的楼台,傍晚会传来悠扬的笛声。
你可能会问了:诗人到底看到了什么?怎么一会密雨,一会夕阳?
我也不知道。
那么为什么又要写密雨、夕阳呢?
因为诗人为了证明自己说的“今古同”,就是要无所不用。
在这里他又用了一次时空挪移方法:
曾经,诗人可能见到过密雨形成的水帘,诗人可能也见到过夕阳楼台传来的笛声。
虽然今天并没有见到,但是仍然把它挪过来用一用。
为啥要挪过来?
因为诗人认为这种景色就应该是这里的常态,而且一直这样。
诗人要阐明这两种景色就是亘古未变的:
只要是秋天的密雨就一定会形成水帘;
只要是夕阳照射下的楼台,就一定能传来悠扬的笛声。
这是不是蛮不讲理?
所以我在前面说了,如果你要觉得“今不同”,你也可以找出无数个例子呢。
谁叫这首诗是杜牧他写的呢,我们就得顺着他的意思。
同样,如果你写了诗,也用这种方法,我们也只能顺着你的意思解读。
诗人啥时候讲过理,全是讲感情,哈哈。
到这里,景物描写就全部结束了。
我们总结下:
第三、四句写了鸟的习性没变,水乡人的生活也没变;
第五、六句写了密雨没变,夕阳、楼台、笛声都没变。
写这些景物都没变是为了什么?
就是为了佐证“今古同”。
也就是为了和“六朝文物草连空”对比。
说这么多,诗人到底要表达什么感情呢?
- 3、诗人主要想表达的感情
我们不着急看后面两句,先理一理。
山中鸟没变,水寨人没变,密雨、夕阳、楼台都没有变。
只有“六朝文物”变了。
那么六朝为什么会变?
这个很简单,朝代更替嘛。
那么我们又要问了:诗人所在的唐朝会不会朝代更替?
从公元835年开始,宦官专权,唐文宗被软禁,朝廷形同虚设。
杜牧是公元838年才从长安到宣州任职,心中对国家的存亡不可能不担忧。
所以这首诗到这里,基本上可以断定,诗人是在忧虑国家的存亡。
那么这是不是就是诗人主要想要表达的感情呢?
我们再看后面两句。
(4)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范蠡:字少伯,楚国宛(今河南省南阳县)人,越国大夫,辅佐越王勾践灭吴,事成后游于齐国,改名鸱夷皮子。到陶(今山东定陶西北),又改名陶朱公,以经商致富。《吴越春秋》中说他“乃乘扁舟,出三江,入五湖,人莫知其所适。”
参差:高低不齐的样子。
五湖:指太湖及其相属的滆湖、洮湖、射湖、贵湖等四个小湖的合称,因而它可以用作太湖的别称。其他在宣州城之东,属江苏省。这里指太湖。
这句话就是说:诗人惆怅不已,心头浮动着对范蠡的怀念,看那五湖方向,只见一片参差烟树而已。
诗人为什么想起了范蠡?
我们知道,范蠡曾辅助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但是在功成之后,为了避免越王的猜忌,乘扁舟归隐于五湖。
范蠡为什么功成身退?
因为他不想让自己卷入纷争中,这是保全自己的好方法。
杜牧在感觉到了唐王朝的岌岌可危之后,想到了范蠡,这说明什么?
很明显,这就说明杜牧也想跟范蠡一样隐于五湖之中。
所以他才想起了范蠡,才抬起头看向五湖的方向。
结果,他看到了吗?
他只看到一片参差烟树而已。
为什么?
因为他永远看不到范蠡,他清楚地知道范蠡早就已经不在人世了。
这又说明什么?
是不是说明人也是会变的,会慢慢终老,人生亦有限?
这就是诗人在诗中想要表达的感情。
这感情藏在一片变与不变的景物之后,需要我们细细解读。
我们归纳一下: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存亡的担忧,也表达出了对人生有限的感慨。
4、全诗脉络梳理
我们再回头看,诗人是怎么一步步把感情释放出来的。
首先,诗人看到“六朝文物草连空”,就摆出相对观点:其他景物“今古同”。
这样对立的观点摆出来,并进行佐证之后,就可以将“六朝文物草连空”变成一个孤立焦点。
其次,通过寻找景物,佐证“今古同”的观点。
最后,“今古同”的观点得到佐证之后,就让朝代更替变成了一个历史必然事件。
再回到自己,发现人生有限也是一种必然。
经过上面的分析,你应该对这个行文脉络很清晰了,对吧?
我们再简单归纳下诗人的写作手法。
这首诗突出的写作手法:
其一:先摆观点,再找论据;
其二:时空挪移,进行景物描写,以此佐证自己的观点。
好了,这期就分析到这里,如果喜欢,欢迎您关注我,每天会我都为您奉上精彩古诗解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