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南门夜市在哪里(到清末东大街夜市)

成都新南门夜市在哪里(到清末东大街夜市)(1)

| 从宋代锦江夜市,到清末东大街夜市,到春熙路夜市,成都夜市进化史

| 成都回忆系列 026

猫头鹰夜市,夜猫子夜市,萤火虫夜市,北门夜市……成都似乎一夜之间冒出了一抹多夜市。

夜游锦江、24小时书店、博物馆奇妙夜……一大波以“夜市、夜食、夜展、夜秀、夜节、夜宿”为主题的成都夜间旅游悄然兴起,俨然成为了旅游消费市场的新增长点。

殊不知成都的夜市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生性浪漫的蜀人在那时候已经构建了一个瑰丽有趣的夜间世界。

成都新南门夜市在哪里(到清末东大街夜市)(2)

01 始于1401年前的成都夜市

在《周礼·秋官司寇》中有提到“司寇氏”这一官职。这个官职的主要职责就是要根据星象的不同位置来区分夜的早晚,以此来告诉夜巡的官吏何时实行宵禁。

禁止晨行,禁止夜行,禁止半夜游荡,是宵禁最主要的内容。这一创建于周朝的制度在后面多个朝代中得到了不间断的延展。

在唐朝时期,国内几乎所城市的居民区和商业区是完全分开的。商品的买卖必须在划定的“市”内进行,而居民必须住在“坊”内,坊和市之间修建了围墙隔断。

以长安城为例,唐朝时期长安城已经是当时世上最大的城市。整个城市被横平竖直的道路划分成108个里坊。伴随着唐朝里坊制的便是宵禁制度。所谓宵禁便是,从一更三点的暮鼓到五更三点到晨钟之间,严禁老百姓在街上随意走动,一旦被巡逻的武侯抓住就是二十军棍。

成都新南门夜市在哪里(到清末东大街夜市)(3)

长安城坊市图,图片源自网络

在如此严格的宵禁制度下,唐朝人难道就没有夜生活吗?

凡事都有例外,在长安城的一百零八坊中,有一个叫“平康坊”的地方不实行宵禁。这个平康坊是个什么地方呢?在《开元天宝遗事》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长安有平康坊者,妓女所居之地也,京都侠少,多聚于此。”

长安城的法外之地是平康坊,益州(古成都)的法外之地就在大慈寺。

那时候大慈寺为了方便香客晚些时候购买香烛等佛事用品,便默许了寺庙门前售卖的摊贩,一来二去寺庙门前便形成的“庙市合一”场景。寺庙后面的锦江水运码头也为这个集市带来了人气,于是“蜀中首街”的繁华景象就出现了。发展到后来,大慈寺门前的夜市并不是单纯售卖东西,甚至还有夜读、诗会等文化交流。

成都新南门夜市在哪里(到清末东大街夜市)(4)

图片源自网络

安史之乱后,繁荣的商业冲击了坊市专卖的限制,坊市制度的松动导致宵禁制度也随之松动。那时候民间的商品交易不再局限于坊市内,每到黄昏之后,大慈寺几个夜市便商贩云集,游人如织。小吃摊贩、字画、铜器、首饰、乐器等等琳琅满目,任人选购。

时间来到宋代,成都的夜市繁盛有增无减。

商业极度繁华的成都城已有了几个固定的大型市场,如灯市、蚕市、酒市、药市等。这些市场为满足游人购买的需要,一再延长营业时间,往往要开到半夜三更才收摊歇业,有的店铺甚至直接开到天亮,这时候一个真正夜市的雏形已经诞生。

那时候夜市上灯火通明,游人如织,几乎当时市面上有的东西都有售卖。吃的、穿的、用的、玩的、看的……应有尽有,热闹非凡。《方舆胜览》卷五十一的《成都志》中就有记载这样的景象。

“锦江夜市连三鼓,石室书斋彻五更。”

在宋代祝穆的《方兴胜览》中曾提到了“登大慈寺前云锦楼观锦江夜市”,宋代诗人田况的《登大慈寺阁观夜市》也描述了这一时期大慈寺附近夜市的盛况。

从典籍资料中我们还可以看到,那时候官方非但没有实行宵禁,还经常性举办夜市活动。庶民与士大夫同游,太守与百姓同乐。

正月元日晚上,众官员登安福寺塔看夜景,然后在安福寺设宴。二日晚上在大慈寺开宴,高朋满座。三月三晚上在北门外的万岁池宴饮,然后划船游玩,每逢蚕市药市等月月市,成都太守也开门出行,前呼后拥,晚上饮宴高歌,俨然一派歌舞升平的喧嚣夜市图。

到了清末,听评书,看川剧、逛夜市已经是平民最主要的夜生活内容。在商业街和春熙路尚未开辟之前,东大街夜市一到开市就几乎吸引了全成都的人。

每到傍晚时分,东大街夜市上各种摊位依次摆在人行道上,首尾相连延绵整条长街。夜市上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因为夜市上出售的商品特别便宜,对于生活还不富裕的老成都人来说,无疑很有吸引力。去东大街夜市“淘相因”夜市老成都人的夜生活之一,称为“赶东大街”。东大街夜市从黄昏开始,一直要到二更天(晚上9点至11点)才散。

成都新南门夜市在哪里(到清末东大街夜市)(5)

1992年9月开张的春熙路夜市可以说是东大街夜市的延续。春熙路夜市在很多老成都人嘴里已经神话了,在它繁荣的背后创造了一批百万富翁。

春熙路夜市首次开张就吸引了全成都人的目光,几乎全成都的都涌向春熙路“看稀奇,淘相因”。春熙路夜市最高峰的时期有摊位600多个,相关从业人员3000余人。据说那个时候一个小摊每晚可以赚上千元,一个摊位转手就可以卖四五万,在一个月平均工资只有几百块钱的年代,春熙路夜市被誉为“百万富翁流水线”。

那时候春熙路夜市有一个最著名的风云人物——“杨百万”。作为全国最早一批的个体户,“杨百万”的故事在成都几乎是家喻户晓。

1914年出生的“杨百万”本名杨义安,在花甲之年遇上了改革大潮。他带着儿子杨祖伟在春熙路夜市开始创业。当时市场上销售的蚊帐都是白色方顶蚊帐。“杨百万”买来了国企库房里积压库存的面料,自己设计并加工制作蚊帐。色彩各异的蚊帐配上精致的尼龙花边,这些新颖的蚊帐让消费者们趋之若鹜。

根据其子杨祖伟回忆说,“每天早上还没开店门,外面就排起了长队,一开门蚊帐就卖完了!当年成都人为了买一顶圆形尼龙蚊帐要排很久队,而且等排到时也不一定买得到。”

1986年12月13日,成都的“杨百万蚊帐”在上海开卖。5个半月后,“杨百万专柜”的销售额就突破了100万元,相当于上海市第一百货商店1年蚊帐的销售总额。第二年“杨百万蚊帐有限公司”成立,是成都市第一家注册的私营企业。

杨百万是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也是当时春熙路夜市众多创业者的一个缩影。

成都新南门夜市在哪里(到清末东大街夜市)(6)

春熙路夜市消失以后,成都的夜市沉寂了许久,只有些学校旁形成了小小的夜市。

如果夜市的风潮又重新席卷而来,遍地开花。

忽然脑海里浮现出一首词,或许辛弃疾正是元宵节逛夜市时有感而发写下的。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