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太和殿修缮时的意外发现(历史上的今天1695年4月8日)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之精华,东方三大殿(紫禁城的太和殿;曲阜孔庙的大成殿;泰山岱庙的天贶(kuàng)殿。)之一,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太和殿位于北京紫禁城(故宫)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称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为太和殿。建成后屡遭焚毁,多次重建。1644年(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军攻陷北京,明朝灭亡。李自成向陕西撤退前焚毁紫禁城,仅武英殿、建极殿、英华殿、南薰殿、四周角楼和皇极门未焚,其余建筑全部被毁。同年清顺治帝至北京。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开始重建紫禁城其余被毁部分建筑,至康熙三十四年基本完工。现在的大殿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4月8日)重建后的形制。

故宫太和殿修缮时的意外发现(历史上的今天1695年4月8日)(1)

如今很多人认为太和殿平时是用于上朝的,其实不是。太和殿其实是用来举行各种典礼的场所,实际使用次数很少,明清皇帝上朝的地方主要在太和门、乾清门(为御门听政)、乾清宫(有大事或重要的事情时皇帝召见大臣所在地)、还有养心殿(清朝后期垂帘听政)的,并不是平时所说的太和殿。明清两朝24个皇帝都在太和殿举行盛大典礼,如皇帝登基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此外每年万寿节、元旦、冬至三大节,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并向王公大臣赐宴。清初,还曾在太和殿举行新进士的殿试,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始,改在保和殿举行,“传胪”仍在太和殿举行。科举制度中,殿试以后由皇帝宣布登第进士名次的典礼,叫做传胪。传胪即唱名之意。

故宫太和殿修缮时的意外发现(历史上的今天1695年4月8日)(2)

太和殿内装饰得金碧辉煌,庄严绚丽。在太和殿的中央,金柱之间,高台之上,安设着象征统御万民、无上权威的皇帝宝座——雕龙髹(xiū)金大椅,就是民间俗称的金銮宝座。紫禁城中保存有各式各样的宝座、屏风,工艺设计各有千秋,但太和殿上的宝座和屏风占据着紫禁城中最崇高尊严的位置,象征着真龙天子才能登临端坐的“大宝”,成为最受万众瞩目的一套珍贵文物。

靠近金銮宝座的是6根金黄色的柱子,表面贴的是金箔。这6根沥粉金漆的蟠龙木柱拱卫着那巨大的龙椅,把皇帝衬托得更加尊贵、庄严。此外还有66根朱红色的柱子。这些柱子都是用采自东北长白山的红松制成的,每根高12米,直径1米多,两个人都抱不过来。

故宫太和殿修缮时的意外发现(历史上的今天1695年4月8日)(3)

宝座上方的天花板上是金漆蟠龙藻井。“藻井”是古建筑中的名称,就是指天花板中间镂空雕刻的一块。因为这里是宫内最神圣的地方,所以殿顶、彩绘等都采用官式建筑中最高等级。太和殿的藻井是一条蟠龙,就叫蟠龙藻井。在这龙嘴的下面,吊着一个亮晶晶的圆球,它叫“轩辕镜”。传说古代有炎、黄两帝,中国人都是它们的后代,所以中国人都说自己是炎黄子孙。

故宫太和殿修缮时的意外发现(历史上的今天1695年4月8日)(4)

相传轩辕镜为轩辕氏黄帝所造,将它悬于宝座上象征江山正统,表示皇上是黄帝的继承者和接班人,并且受轩辕氏的保佑。但现在宝座与轩辕镜并不上下相对,据说是复辟皇帝袁世凯登上宝座,抬头见轩辕镜悬在头顶,怕球掉下来将他砸死,于是将宝座后移。

故宫太和殿修缮时的意外发现(历史上的今天1695年4月8日)(5)

太和殿地面上铺的是一种亮亮的方砖。您听说过紫禁城“金砖墁地”吗?指的就是这种“金砖”。这种砖并不是拿黄金制成的,那它为什么会叫金砖呢?这种砖是在今天苏州附近的御窑村烧制的。因为是专门为京城烧制的,所以叫“京砖”。可是南方人发“京”这个字音时,听起来像是黄金的“金”字。久而久之,这京砖被叫成金砖了。虽说这砖不是用黄金制成,可是由于它的制作方法独特,工艺复杂,它的质地更像大理石一样细密、坚固,尽管经历了几百年的摩擦,依然光亮如镜,再加上烧制、铺墁这种砖的费用也是很高的,所以,冠以“金砖”的美名,也是名副其实。

故宫太和殿修缮时的意外发现(历史上的今天1695年4月8日)(6)

月台上陈设日晷、嘉量各一,铜龟、铜鹤各一对,铜鼎18座。龟、鹤为长寿的象征。日晷是古代的计时器,嘉量是古代的标准量器,二者都是皇权的象征。殿下为高8.13m的三层汉白玉石雕基座,周围环以栏杆。栏杆下安有排水用的石雕龙头,每逢雨季,可呈现千龙吐水的奇观。

故宫太和殿修缮时的意外发现(历史上的今天1695年4月8日)(7)

太和殿之上为建筑形式最高的重檐庑殿顶,屋脊两端安有高3.40m、重约4300kɡ的大吻,在中国古建筑的岔脊上,都装饰有镇瓦,这些镇瓦兽排列有着严格的规定,按照建筑等级的高低而有数量的不同,最多的是故宫太和殿上的装饰(共有10个),这在中国汉族宫殿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显示了至高无上的重要地位。第一个饰物是一个骑凤仙人,相传原是南朝齐明王,后修道升仙。仙人之后是十个小兽: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狎鱼、狻猊、獬豸、斗牛、行什。在其它古建筑上一般最多使用九个走兽。这里有严格的等级界限,只有太和殿才能十样齐全。中和殿是七个、保和殿是九个。

故宫太和殿修缮时的意外发现(历史上的今天1695年4月8日)(8)

“建极绥(suí)猷(yóu)”是太和殿匾额上的四字。建极绥猷含义为:天子上对皇天、下对庶民的双重神圣命,既须承天而建立法则,又要抚民而顺应大道。原匾额为乾隆皇帝御笔,现存的牌匾为复制品。原件在袁世凯称帝时被换下,已佚。建:建立、创设。极:原义为屋脊之栋,引申为中正的治国最高准则。绥:原义为挽手上车的绳索,引申为安抚、顺应之意。猷:道,法则。

故宫太和殿修缮时的意外发现(历史上的今天1695年4月8日)(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