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发展慢怎么回事(汉中为何无商帮)

汉中发展慢怎么回事(汉中为何无商帮)(1)

早在3000多年前的西周时期,汉中作为最早最重要的茶马古道蜀道的中心枢纽,便开始了向京城西安进贡茶叶;

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河南颖川、南阳等都市就开始利用汉江航运的便利条件来汉中做生意,有诗咏曰“汉之广矣敢泳思,极目千帆日夜驰;辐辏江边热闹甚,大商巨贾骈阗时”;

早在1000多年前的北宋时期,汉中曾经一度走红,与开封和成都并称为全国三大手工业中心。如此得天独厚之优势,按理说汉中应该出现商帮,但令人痛心的是在一次次历史机遇面前,汉中扮演了“看客”的角色,不但终未诞生商帮,甚而至于连知名商人也鲜有,何故?原因有三:

其一,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丧失了原动力。

正如地处穷乡僻壤的温州老板将温州全民经商概括为“穷怕了”三字一样,中国的商帮尤其是早期商帮大多产生于生存环境恶劣的地方,带有迫于生计的自发性和被动性。山西人为何背井离乡“走西口”谋生?徽州人为何不顾“徽骆驼”的贬称四处贩运?一方水土不足以养活一方人也!此中有人成为了富商大贾,众多乡人争相效仿纷纷走上不归之路,于是一个个带有地域文化特点的商帮便诞生了。

汉中是最早的“天府之国”,早在旧石器时代,原始先民便相中了这里的丰饶,古时虽为兵家必争之地,但几千年来从未有过惨烈的战争,人民生活相对舒适安逸,于是在丧失谋生的原动力的同时也丧失了成就商帮的原动力。

其二,贪图享受的性格特点阻碍了进取心。

说汉中人贪图享受可能会遭反对,理由是汉中人大多都在辛苦工作,但这只是迫于生计的无奈,如果衣食宽余富甲一村一镇还愿继续辛苦工作吗?而且如果只是辛勤地打工,不敢或不愿进行创业,或仅将创业经商视为衣食之途,那么永远无法成大业。

再和晋商“走西口”的生离死别、艰难痛苦相比,或和徽商“十二三岁,往外一丢”(当伙计学经商)的苦难历练、强迫自立相比,那算什么“吃苦”?《隋书·地理志》说“汉中之人质朴无文,不甚趋利”;《宋史·地理志》则说“民勤耕作,岁收所获,多为遨游之费。踏青乐市之集尤盛焉,动至连月。”这些评论在今天看来仍较中肯,不甚趋利、好享受、缺乏时间观念,这些经商大忌的总根源则正是贪图享受。

其三,落后封闭的地方文化扭曲了英雄观。

汉中未能形成商帮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落后封闭的地方文化扭曲了英雄观,不具备产生商界领袖的土壤。

汉中有三大痼疾破坏着这种土壤:一是不为者嘲笑失败者;笔者反对“冒进”,但失败是成功之母,不为则与成功绝缘,不知不为者有什么资格嘲笑失败者?

二是惧怕风险,不看好经商,今天汉中许多人择偶时仍重所谓“工作稳定”而轻学识能力和创业精神便是价值取向最直接的铁证;

三是仰慕小地方上的呼风唤雨者,认为其有地位且活得很滋润,忽视了汉中盆地外的广阔世界,忽视了其手法与时代潮流的脱节和背离,重投机取巧而轻艰苦奋斗,这在很大程度扼杀了发展动力,使思想观念和发展环境走向恶性循环。

汉中最棒的微信公众平台,它集合汉中历史,文化,美食,街拍,旅游,户外等多种元素。欢迎大家关注与投稿,健康快乐的城市生活,在路上与您同行!

搜索微信『汉台在路上』

一位汉中间歇性精神病患者的奇特视界观,和自我话疗史,欢迎汉中朋友们的关注订阅!

在路上hz2752286698

微信搜索搜索“汉台在路上”博主个人37988908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