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桃张译结局(张译殷桃10年前的经典)
提起浙江,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有钱。
浙江民营经济发达,血液里藏着创业的基因,老板多,有钱人自然多。
那么,为什么是浙江?
其实,浙江人有钱,会做生意,不是因为他们天生骨骼清奇,而是被现实所逼迫。
浙江,七山二水一分田。
没有足够的土地意味着要挨饿,如果不想挨饿,只能另辟蹊径,这才催生了浙商这一群体。
而浙商的一大代表,便是温州商人。
10年前,由李立群、殷桃、张译主演的电视剧《温州一家人》便讲述了浙商奋斗的剪影。
它让我们看到,浙江人血液中的创业精神到底是什么样的,他们的奋斗历程到底有多少曲折和无奈,以及他们成功的秘密到底是什么。
看完这部剧,或许你会多出几分面对生活的勇气。
01《温州一家人》由孔笙执导,高满堂编剧。
这些年,孔笙凭借《山海情》《大江大河》《琅琊榜》《父母爱情》《闯关东》等剧,在观众心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高满堂则是《山海情》《闯关东》的编剧。
两个名字放在一起,就是质量的保证。
一开篇,镜头对准的是温州瑞安的一个小村子。
山清水秀,竹林茂密,云雾朦胧,宛若仙境。
然而,美景养不活人,为了生存,当地人纷纷告别家乡,出外做生意。
所以,当小女主阿雨因为到集市卖瓜子迟到的时候,老师没有任何批评,而是说了一句“能来就好。”
此时,整个学校只剩两个学生,老师哪有批评学生的底气?
毕竟仅有的两个学生走了,老师就要彻底下岗了。
故事开始于1981年的改革开放之初,此时既是商业经济蓬勃发展的时候,也是出国潮兴起的时候,两股潮流在温州汇集,为这座城市,也为这里的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阿雨一家人的经历,正是这个时代温州商人,以及浙商的经历。
虽然已经实行包产到户,人们的日子好过了一些,但也仅仅限于勉强温饱,所以,阿雨的父亲周万顺(李立群 饰)决定让全家一起努力,改变命运。
他的决定是以牺牲开始的。
阿雨刚刚十三岁,他不顾女儿的意愿,强迫她跟着表舅远赴意大利读书,指望着女儿读书毕业后在国外赚大钱。
女儿质问父亲:“我是你亲生的吗?”
到了国外后,带阿雨出国的表舅便消失了,因为没钱交学费,她被学校开除,在表舅朋友的帮助下,她通过打工生活、学习。
独在异乡为异客,巨大的孤独感和无助感包围着这个13岁的小姑娘。
她想回家,但父亲给她的使命是在国外赚大钱,所以她有家不能回,只能咬牙坚持。
当她越孤独,对父亲的怨恨也越浓厚,后来再提起父亲,她不再叫爸爸,而是用“那个人”代替。
和阿雨不愿出国不同,哥哥麦狗则一心盼望出国,但因为周万顺把出国的机会给了妹妹,他的愿望落空。
他还想读师范,以后成为一名老师,可父亲强迫他出去赚钱。
在赚钱的过程中,他更是被父亲逼着到学校门口卖鞋,以至于被从前的同学奚落、嘲笑,忍无可忍,他离家出走了。
这一别,便是多年。
而周家在未来的20年内,从来没有享受过团聚。
周万顺对子女狠心,对自己也狠心,为了不留后路,他卖掉家里的祖屋,带着妻儿到温州城闯荡。
成功二字,有一种迷人的魅力,甚至像一个神像,让无数人膜拜,也让无数人为追求它的光辉锲而不舍,但光辉的背后,是难以言说的苦难、压力与失去。
《温州一家人》是一部奋斗剧,也是一部辛酸史。毕竟,以失去亲情和温暖的代价换来的成功,即使赢得再多,也无法弥补某些错过就不再来的遗憾。
02中国有一句俗语叫“钱难挣,屎难吃”。
把赚钱的难度和挑战人类味觉极限放在一起,可见哪怕是几两碎银,也是来之不易。
即使天生带有经商的基因,即使那是一个到处商机的年代,但并不代表人人都能发财。
所以,当有人通向财富自由之路的时候,有人注定一路荆棘甚至沦为时代大潮中的一粒尘埃。
周万顺是拥有经商的天赋的。
首先,他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气魄,一旦做了决定,就会勇往直前,而不是瞻前顾后。
这从他卖了祖屋义无反顾离乡闯荡就能看出。
其次,他是天生的乐天派,几乎没有什么事情会让他沮丧。
刚到温州,他们住在一个用废品搭建的棚子里,却住出了金銮殿的感觉。
再者,对于现状,他永远不满意。
赚钱对于他来说,不仅仅是发财或者过上舒适的生活,而是把创造财富当作理想,并愿意为此付出无尽的热情与精力。
刚进温州城,他发现有人仅仅依靠收废品就买得起金镯子,他便从捡垃圾开始。
在捡垃圾的时候,他发现林老板凭借卖鞋不仅发财,还在地方上拥有一定的威信,他又去卖鞋。
卖鞋破产后,他到上海寻找商机,发现上海的鞋子不如温州的鞋子样式多,便利用信息差做中介,将温州的鞋子卖到上海。
随着市场饱和,他又放弃做二道贩子,转而自己开鞋厂。
因为当时私营经济发展有限,制度亦不健全,他把自己的鞋厂挂靠在国营企业下面,结果因为涉嫌侵吞国有资产而入狱。
然而,牢狱之灾并没有将他打倒,出狱后,他继续寻找商机,进而得到了陕北油田可以由私人承包的消息。
他便集资百万,到陕北投资油田。
投资油田依旧是磨难重重:选址的地方没有油、找到有油的地方设备坏了、盲目扩大生产造成巨大损失……
前前后后,他投入的几百万全部打了水漂,一度穷到被要债的逼得躺进棺材,狼狈到靠要饭生存。
其实,如果他没有那么大的野心,拥有几百万的资产,完全可以过上舒舒服服的生活。
要知道,在大多数人拿着几十块钱工资的时候,在万元户都可以算富甲一方的年代,几百万绝对是天文数字,是无数人做梦都不敢想的巨资。
为了开油田,他不仅赔光了全部家当,还把妻子买的二层小楼卖了,后来又让妻子卖了她苦心经营且盈利不错的钮扣厂,此外,他仍旧欠债百万。
原本好好的日子,被他的雄心折腾得支离破碎、不得安宁。
可他依旧保持着“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执着,最终,还是女儿阿雨从国外寄来了他东山再起本钱,让他圆了自己的石油梦。
周万顺的创业路,以梦想为起点,中间是蜿蜒曲折的山路和泥泞,最终,他凭借着毅力、热血看到了风雨后的彩虹。
虽九死一生,但荣耀无比。
03被父亲安排到国外的阿雨,在异国他乡经历着一波三折的命运。
表舅消失后,她在一家餐馆打工,洗碗、端菜、打扫卫生……
13岁的她靠这份最基础的工作生活。
飘荡在异国的她,犹如大海中的一叶浮萍,但即使没有任何人可以依靠,她也没有放弃自己。
在餐馆打工的同时,她学习菜谱,学习餐厅管理,虽然她不知道何时这些知识才能发挥作用,但她始终在为未来积蓄力量。
她最初的生意,来自服装厂的低质布料。
她和小伙伴买下这批布料做了餐布,挨家推荐,赚到了创业路上的第一笔钱。
慢慢地,她开了一家小作坊,但是因为合作伙伴没有永久居住权,在对手的检举下,小作坊倒闭。
她没有被一时的失败打倒,转身去了其他城市从头开始。
她通过努力获得了一家食品公司的代理权进而运送食品,却卷入了食品安全的案子。
虽然她本无错,却失去了名声和钱财。
一无所有的她又开始像13岁初到意大利时那样,从服务员做起。
餐馆老板也是来自温州的商人,因为发现阿雨厨艺优越、又懂开餐馆的流程,便召集一批温州商人,为阿雨投资开餐馆。
一个人有困难,其他人鼎力相助,这也是浙商优秀的传统之一。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阿雨的婚姻发生变故,丈夫失踪,孩子胎死腹中,生活的重锤再一次捶中她。
她关掉了餐馆,一边疗伤,一边寻找丈夫。
在朋友雷昂的帮助下,经过漫长的挣扎,她终于回归了正常的生活。
此时,远赴海外的中国人越来越多,国外针对中国商人的政策在调整。
阿雨抓住了这个机遇,开办了服装厂。
服装厂的顺利发展引起了同行嫉妒,他们设下圈套,不但害得阿雨破产,还害死了阿雨最好的朋友。
阿雨的创业路,在天上和地上来回切换。
她可以很快取得成功,但也会很快因为各种原因跌入谷底。
但不管顺境还是逆境,她始终胜不骄败不馁。
对于一个没有背景,没有充足的财力可挥霍的创业者来说,创业路是九死一生,一旦有了放弃的念头,就前功尽弃。
但坚持下去,没有人知道黎明会在什么时候出现。
在漫长的黑夜里,阿雨坚韧地坚持了下来。
最终,她在商战中获得胜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从13岁到意大利开始,阿雨就像一粒草种,在恶劣的环境里生根发芽,然后繁茂开花,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天空。
经过时光的淬炼,她活出了理想的模样。
闯过漫漫黑夜后,阿雨拥有了成功的事业,嫁给了法国贵族,终于像父亲曾经期待的那样,荣归故里。
此时的她36岁,已经出国23年,曾经强迫她出国的父亲也已经两鬓花白,步入了老年。
父女相见,曾经的埋怨、不理解化为乌有,因为阿雨终于意识到,她与父亲其实是同一种人。
同样不达目的不罢休,同样不撞南墙不回头。
他们无法接受平庸的人生,所以哪怕头破血流也不停折腾。
那个13岁的阿雨无法理解的,36岁的阿雨懂了。
04
温州一家人的经历正是那个时代勇于中流搏击者的写照。
出国、下海是时代大潮,冒险、奋斗是时代精神。
彼时的潮水中,有人在激流中收获颇丰,有人成了时代中的一粒尘埃,有人则输得一塌糊涂。
就周家而言,周万顺、周阿雨、以及银花是成功者。
而周阿雨的哥哥麦狗(张译 饰)则是时代中寻求自我的人。
他的梦想是教师,但被父亲逼着做生意。
他成功过,拥有自己的店面;但也失败过,因为父亲的失误,店面被烧毁。
后来,他陪着父亲寻找石油,陪着父亲经历起起落落。
最终,在一所农村小学中寻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他不顾父亲的反对娶了一个农村姑娘,在贫困的乡村当起了教师。
他不渴望激烈的人生,也不想要腰缠万贯,只想要老婆孩子炕头热的平静生活。
最终,他得到了。
虽然他的人生没有那么精彩,在父亲眼中,他把自己困在了黄土高原,甚至把自己的后代也困在了黄土高坡,是没出息。
可是,自少年时期他便漂泊在外,自妹妹出国后,20多年一家人分崩离析,家庭合乐,对于他来说,比金钱更可贵。
阿雨的老师四眼是时代的牺牲者。
作为一名老师,他老实本分,当学生全部离校之后,他丢了原本的饭碗,不得已下海。
但校园和市场是完全不同概念。
那些在学校里应该坚守的,到了社会中却是掣肘的。
看着那些敢于冒险的人赚了大钱,四眼终于决定摆脱过去的教条,大干一番,借钱承包了几个油井,然而几百万投进去却并没有出油,赔了个底朝天。
走投无路之时,他选择了跳楼自杀。
如果商业浪潮没有入侵校园,大概他会始终做一名尽职尽责的教师,可惜,没有人能阻挡时代的车轮。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局限,一个人也有一个人的局限。
《温州一家人》并没有一味美化成功,也没有特意塑造完美人设。
周万顺作为一名农民,缺少知识,缺乏谋篇布局的能力。
当听说油井能够赚钱的时候,一味蛮干,并没有找专业的团队勘探。
这也是他最初失败的一大原因:上百万投进去了,却出不了油。
周阿雨做生意虽然一把好手,但缺乏版权意识,随意用了设计师的作品,导致官司缠身。
开办工厂的时候,她因为使用黑工,也被罚了一大笔钱。
当时的中国人初入市场,不管是法律意识还是版权意识,都非常淡薄,所以难免投机取巧,心怀侥幸。
不过,现实会给他们上课。
10年后再看《温州一家人》,虽然剧中的环境与当下现实割裂,可是奋斗的精神,不屈不挠的意志,积极进取的心态,是每个时代的成功者的必备要素。
穿过10年的时光,它依旧可以给失意的人打一针强心剂。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