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经典的上联(饱汉不知饿汉饥)

古代招亲的方式五花八门,有比武招亲、有抛绣球招亲、有诗词招亲、还有对对子招亲。当然,这些大多来自于民间的传说,或者文学作品的杜撰,不过由于古人娱乐方式较少,业余时间又少不了的消遣,再加上文人墨客都喜欢附庸风雅,写诗对对子就成为他们主要的娱乐方式。

最经典的上联(饱汉不知饿汉饥)(1)

比如在一些书香门第之中,一些知识分子为女儿选择佳婿,也少不得想考验一下对方的才学,通常情况下就会出一些难度比较大的上联,让对方对出下联。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对联是一种对偶文字,最早起源于桃符、春贴等,象征着吉祥或者驱邪避灾的愿望。对联起源于秦汉时期,在宋朝渐渐普及,一直到明朝以后才得以发展壮大。千万不要以为对对子是一种非常简单的事情,在古代只有豪门贵族才有资格玩这种游戏。

最经典的上联(饱汉不知饿汉饥)(2)

对联在清朝得到了完善,不再是以节日、祭祀等形式出现,而是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社交方式。比如那些朱门大户,出于各种原因的考虑,比如无子、或者女儿不容易出嫁,就会别出心裁地用对对子的方式为女儿招女婿。

而有一些读书人,碍于自身比较贫穷,生活比较拮据等情况,便会参加这种招亲方式。相传明朝时期,在南方有一位远近闻名的才女叫做柳依萱,她刚出嫁没多久,丈夫便因病去世了,柳依萱从此就成了一个年纪轻轻的寡妇。

最经典的上联(饱汉不知饿汉饥)(3)

可是父母不忍女儿守寡,又为她精心挑了很多待选的男子。然而柳依萱她自认博学多才,长得也十分漂亮,不想就这样草率的嫁人。她思虑了很久以后,最终选择了一个很特殊的招亲方式,这便是对对子。

这一天,她家楼下聚集了很多男子,尽管招亲的女子是一个寡妇,但人家毕竟是大家闺秀,人长得漂亮美丽不说,最关键的是家境殷实,即便柳依萱嫁给人,那也是非常抢手的。

最经典的上联(饱汉不知饿汉饥)(4)

柳依萱在楼上走来走去,仔细思考着出什么对子,忽然她看到远处有很多人似乎是在嘲笑自己和下面招亲的男子,灵机一动想出了一句上联,随口念道:“饱汉不知饿汉饥。”这句上联刚刚说出口,下面突然变得鸦雀无声,个个低着头苦思冥想。

良久之后,还是没有人能对得出下联。就在这时,一个衣衫破烂的乞丐挤到前面,抬起头高声喊道:“身在福中不知福。”众人纷纷向他望去,却想不到对出下联的是一个乞丐,不禁露出既鄙夷又羡慕的表情。

最经典的上联(饱汉不知饿汉饥)(5)

柳依萱见是乞丐对出了下联,也是有点不太情愿,于是下面有些男子便开始起哄:“柳小姐可要说话算话呀......”众人的嘲讽之言,让柳依萱又羞又恼,她性格要强,最容不得别人笑话自己,于是将心一横,道:“本小姐当然说话算话!三日之后,我便与他拜堂成亲。

柳依萱虽然极不情愿,但还是硬着头皮,在三天之后与乞丐成了亲。有人觉得非常奇怪,柳依萱完全可以拒绝,也或者当面答应,事后再给乞丐一些好处,打发他走就是了,为何一定要嫁给他呢?

最经典的上联(饱汉不知饿汉饥)(6)

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因为古代读书人大多尊奉儒家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柳依萱也是读过四书五经的女子,她失信于人就会被人瞧不起,在道德层面也立不住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