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识物的三种境界(常说身无长物)

酷暑季节言“长物”

智慧识物的三种境界(常说身无长物)(1)

“长物”乃身外余物。凡余物,可理解成不关乎生存实用的多余之物。

明末画家、园林设计师文震亨著有《长物志》,《长物志》.十二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中提到:长物,本乃身外之物,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然则凡闲适玩好之事。自古就有雅俗之分。长物者,文公谓之“入品”,实乃雅人之致。

文震亨的《长物志》分为室庐、花木、水石、禽鱼、书画、几榻、器具、位置、衣饰、舟车、蔬果、香茗十二类。这十二类与园林艺术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同时,此书对收藏鉴赏的方法也进行了叙述。

以“我”一个普通人的阅历和学养,穷尽一生的精力对上述十二类问题进行学习和研究恐怕终究也不会弄透彻的,因为这里面牵扯着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尤其“收藏赏鉴”一项更是一门深奥的学问,不是学到年长就一定会通晓,眼界、学养、文化的提高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过程。

面对一个问题,见识浅是谈不出广度与深度的,所以,我只说一说“长物”中的“石”。因为有所“感”,所言就会有所“真”,读者读起来也许会有几分精神上的收获。

我对“石”的了解是从阅读《长物志》开始,在这本书中罗列了英石、太湖石、尧峰石、昆山石、土玛瑙、大理石、永石共七种,每一种石的介绍寥寥几十字,多者也不过百余字,却将石的产地、颜色、特征、用途等概括得面面俱到。且听他对太湖石的论述:“太湖石,石在水中者为贵,岁久为波涛冲击,皆成空石,面面玲珑。在山上者名“旱石”,枯而不润,膺作弹窝,若历年岁久,斧痕已尽,亦为雅观。吴中所尚假山,皆用此石。又有小石久沉湖中,渔人网得之,与灵璧、英石亦颇相类,第声不清响。”

唐代诗人吴融的一首“洞庭山下湖碧波,波中万古生幽石,铁索千寻取得来,奇形怪状谁得识”,只用了28个字,就生动地描述出太湖石的成因和采取的方法。

古人无法让我们不敬仰,想必一段话的写作,也是经过百次的推敲,反复的修改,才会达到“多一字显冗余,少一字现不足”,“多一字恐失言,少一字情不够”的文字效果吧。做学问的严谨、艰辛与坚持是中国文化精神的可贵之处。

我有两次比较震撼的对“石”的心灵感受。一次是1993年带学生赴北京十渡写生,与同行的几位老师偶遇常年在十渡“拒马河”附近搜集、收藏石头的一位老先生。先生的容貌我已记不太清,但随他进入宅院,他翻开床铺褥子的那一霎那,我真是惊呆了。一张普通的单人床,厚厚的褥子下,一排排大小不一的“石头”铺满了整张床铺。在他的示意下,我们弯下腰再看,床下也是满满的石头。这些石头大的有半米左右,小的可以拿在手里。后来才知道,北京近郊的房山属于燕山地质结构,是比较典型的喀斯特钟乳岩地层,赏石资源比较丰富,据说房山燕山一带的石头中,虎皮石较多,其次是云纹石。虎皮石,呈灰黄、灰蓝、黄蓝相间等色,貌似虎皮,故名。云纹石有青黑色、灰黄色、灰白色几种,石肌多皱折,脉络纹理或成云层,或表面花纹如行云流水,有很强的视觉美感和观赏价值。

老先生还告诉我们,房山周口店地区还产体积较大的太湖石,用作修筑叠石假山。为与南方的太湖石区分,称为“北太湖石”。与南方太湖石清秀、玲珑的外观相比,房山太湖石外观浑厚,多密集的小孔穴而少有大洞,质地坚硬,它们大部分埋在土层里,因红色山土的作用,新开采出来的石头一半呈土红色、橘红色、土黄色。

看着那些大小不一的石头安静的躺在这间农舍的角落里,我再想这位老者每日顶着日晒,徒步行走在河水边、草丛里、山峦中,那里藏着他全部的人生乐趣、意趣与情趣,老人与山水是相融的,他的身影穿梭于山水之间,而爱“石”的情愫却萦绕在山水之外。想必爱“石”的人,是不会疲倦的,行走、遇见、欣喜、珍藏、凝视是老人一生与所爱“长物”的情感交融的过程.......

第二次对“石”的震撼的心灵感受来自苏州博物馆的一组“片石假山”。那是2017的2月,农历春节的末尾。

智慧识物的三种境界(常说身无长物)(2)

从历史看,苏州是吴文化的腹地,苏州博物馆的四项基本陈列也都是以“吴”字开头,“吴地遗珍”、“吴塔国宝”、“吴中风雅”、“吴门书画”。如果说苏州博物馆是苏州这座城市的灵魂,那么博物馆中的这一组“片石假山”便是凝固的“吴地风雅”了。

“片石假山”位于苏州博物馆最具特色的主庭院之中,远远望去,层次分明。近处池里红色鲤鱼悠然游动,绿池后方便是那一组赭石色的,由二十多块高低不同、交错矗立的石头构成的“片石假山”了。据说,这组“片石假山”是苏州博物馆的设计者建筑大师贝聿铭奉献给苏州这座城市的创意之举。他从宋四家之一的米芾的一幅山水画中寻找到了设计灵感,在山东的石场挑选了三十多块大石头,用钢线将大石切成理想的、形状、高低各不相同的“山”的形状,重塑了米芾极具个性的传统山水绘画风格“米氏云山”。这种重塑不仅用三维立体的形式再现了米芾的山水画作品,而且借助这些形状、大小各异的“石”的组合排列设计将中国传统绘画的空间变化表现得细致入微。

“片石假山”整体并不太高,只有一两处大体积的石头明显高于人的高度,其余的都在一人或半人高,甚至更矮。游走其中,你会觉得是一种俯视的视角将中国传统山水的精髓全部纳入眼帘,那一刻,心灵是震颤的。我想,将“片石假山”放置在一个特定空间,应该算是“装置艺术”,这种创意打破了山水在自然界中固定存在的传统概念,以一种装置的姿态游走于设计者需要的空间。“石”在中国传统艺术中被赋予了某种“借喻”功能,这一组“片石假山”就是一座被艺术化的“真山水”,设计者已经将中国传统山水的空间意识全部浓缩其中了。

如果说“片石假山”浓缩的是中国传统山水的精髓,那么傍石而建,伫立在“片石假山”后面的,高度逐渐递增的三面“粉墙黛瓦”的白色墙壁就是苏州这座江南古城的典型符号化语言了。

白色墙壁与这组“片石假山”互为衬托,“白”所具有的素朴的诗意将前面的石头衬托得古朴、浑厚。苏州民居建筑用色中的“白”,在我看来是一种纯,一种无,一种空,一种与万物相亲相和,却又判然有别的契合,观赏“片石假山”依傍的这片白色是需要寂静的,在静极之时,我们内心的某种极静极纯的东西就会被轻轻唤醒......

白色的墙壁,黑色的屋檐,屋檐上方被一大片翠绿色的树冠静静笼罩,阳光自由的在这一大片绿色中徜徉,这一定是一棵吸纳千载灵气的树木,不然片片绿叶怎么会传递出如此柔和、温暖的光芒,那光芒散发的是历史的温度......

当我恋恋不舍的离开这方庭院,回头再望,我又一次惊诧于眼前的景象了,青绿色的池水、赭石色的假山、白色的墙壁、黑色的屋檐、翠绿色的树荫,交互映衬,多个层次呈现出一种错落有致的节奏感,白墙浅绘、片石假山、以壁为纸,以石为画,一段凝固的中国传统意境......微风拂过,旁边的竹林嗦嗦作响,仿佛一曲阅人心扉的吴地鸣歌......

张潮在《幽梦影》论山水中曾言:“......有地上之山水,有画上之山水,有梦中之山水,有胸中之山水。地上者妙在丘壑深邃;书上者妙在笔墨淋漓;梦中者妙在景象变幻;胸中者妙在位置自如......”

建筑大师贝聿铭的作品始终具有独特的中国气息,它蕴藏在中国文人书画传统里,温柔含蓄的素朴诗性尽显其中。无论在哪里,他的作品都像流水,与周围浑然相合......

观念只能寓于实物。苏州博物馆这组“片石假山”的设计饱含了这位伟大的建筑家的文化直觉,这种文化直觉既是对材料的直觉,譬如“石”,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直觉。建筑家在与材料持续的对话中,达到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下建筑与环境的高度融合,正如庄子《达生篇》中所说:“指与物化而不以心稽,故其灵台一而不桎。”

哲学家宗白华说过,第一流的文艺虽然要有普遍性和人间性,但“他们必同时含藏着一层最深的意义与境界,以待千古真正的知己”......

在建筑艺术中,由于材料的物理性特征过于突出,往往难以唤起欣赏者的美感。所以,从自然材料到艺术创造必然需要一个解构和重构的过程。解构是将自然物转换为人工创造物,即人类精神生活之物。而重构是艺术的,是将生活之物提升为艺术之物。这组“片石假山”的设计就是一次完整的解构与重构的艺术过程,一个将现实转换并提升为“诗境”的过程,它所期盼的是“以待千古真正的知己”的无言礼赞......

智慧识物的三种境界(常说身无长物)(3)

酷暑的炎热将我从对“石”的回忆中唤醒......

周围竟没有一丝风,窗外炙热的阳光蒸烤着我的屋檐,我向窗外望去,远处树荫下竟还有一群不畏炎热的下棋人......

伴着耳畔的蝉鸣,我想起了宋代诗人苏舜钦《夏意》中那句“树荫满地日当午,梦觉留莺时一声” ......

北方今年的夏季,比往年都要炎热,在这样一个酷暑难耐的季节,守着一盏茶,一簇花香,写着每日都尽量不间断的书法,听着昆曲、亦或是那首林海的《琵琶语》,倦怠的时候,静静的看着自己收藏的石头,时不时撩上一眼桌子上悉心照顾的“人参榕”盆景,想着盆景里的青苔是不是要再喷喷水 ......

炎热的夏季,正是这些“身外之物”令暑气渐消,这是属于我一个人的、安静的人生“乐事”。

酷暑季节言“长物”,对于“身外之物”,只需静静观赏、细细感受,那份亘古绵长的专注便足以让自己感动了 ......

智慧识物的三种境界(常说身无长物)(4)

智慧识物的三种境界(常说身无长物)(5)

作者简介:刘迅,1973年9月生于哈尔滨。现为哈尔滨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动画专业副教授,美术学硕士,一级注册设计师,中国传媒大学高级访问学者,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出版著作2部、发表动画剧作多篇。

散文《诗意的栖居——谈文人的庭院情结》、《冯友兰和林语堂的读书论》、《古人之雅》、《人物品藻:回望魏晋 落目嵇康》、《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谈“张充和”》、《北方的云》、《生病的日子》、《我写字用的毛笔》、《记忆 .福建长乐漳港南澳海边——他说海的对面就是台湾》、《听雨》、从《源氏物语》和《菊与刀》看日本文化、《苏轼与杭州》、《下雪的南京要撑伞》分别发表在丝路新散文、太阳雨文学、四川散文、醉歌文苑;诗歌《大漠.转身》发表在《宁古塔作家》诗歌天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