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大男子主义(红人馆郭敬明的四学)
前有明学,后有四学。
郭敬明的四学就在前不久的扯头花综艺《演员请就位》上横空出世。郭敬明的第一战是和李诚儒辩论《悲伤逆流成河》选段里演员的表演为何如此轻浮。
李诚儒用“如坐针毡、如芒刺背”形容他看完表演的感受,演员说台词听不清,这是专业上的薄弱。
剧情里青梅竹马的齐铭刚走,顾森西和易遥又“哄上了”,这是感情视角里的轻浮。
这两点让李诚儒顺理成章地反问,“这种就是畅销书?”他的潜台词在外人听来就是,“这就是郭敬明的畅销书?”
一场吵架爆发前是有硝烟味的,这一刻全场都安静了,沙溢忙着转移话题,把球抛给了陈凯歌,郭敬明拿起了话筒。
你看,所谓四学,其实是郭敬明的对抗方式,是需要自保时使用的辩论技巧。但反过来说,也是外界对他固有争议和漏洞的凝视。因此,它不是客观公正的道理啊,是“讲理”。
郭敬明和李诚儒的辩论,表面上郭敬明稳操胜局,甚至如果后采里没有加上李诚儒对自己观点的补充,“不要用廉价的笔触来引起广泛的共鸣”,局面会更好笑。
因为李诚儒的腔调太像当年没收我们小说的教导主任了。而郭敬明,洞悉了所有的绝妙时机。
先将错因归在自己身上,主动认错。网络舆论是:有担当。
再偷换概念,把“为没有营养的畅销书”攻击变为“它是中国第一个认真讨论校园凌霸的小说和电影”。网络舆论:有道理。
最后引经据典,“你可以永远不喜欢你不喜欢的东西,但请允许它存在。你可以继续讨厌你讨厌的东西,但请允许别人对它的喜欢”。网络舆论:说得好!
郭敬明三连,完事。
李诚儒面对的是36岁的郭敬明,他占不到上风。但22岁的郭敬明遇上《文化访谈录》上的马东再使用这一套,就完全没占到便宜。
那场节目太长了,但关键的问题就一个,马东问郭敬明:《梦里花落知多少》是不是借鉴了庄宇的《圈里圈外》?
郭敬明一样是三连回答。
摆明立场。我不太愿意回答,因为它已经进入到司法诉讼阶段。
心灵鸡汤,“如果不愿意相信,那么怎么说也不愿意相信。”
“我们的确是不可避免地要成为一个成人,但是如果这是不可避免的话,那么让我们成为和他们不一样的人。”
偷换概念,有时候媒体会过度加工。“一旦你去解释了一些东西,媒体都会抓你的漏洞。就算是节目,他们也可以通过剪辑帮你变成另外的意思。”
马东三番五次追问,郭敬明节节败退,最后这场辩论的结果是郭敬明称要去洗手间,气愤离席。因为四学优秀,它的弊端也太明显,因为每一次避重就轻,都会直接把弱点暴露给对方。
比方郭敬明说我愿意进入成人的世界但是不愿意改变自己,马东就立马接话,“你已经在成人的世界里引起了轩然大波,实际上你对成人世界是有责任的对吗?”一针见血。
孰对孰错也许各人自有高见,但郭敬明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
就像在《演员请就位》里,他是理论知识和引用最多的一位导师,也带来了最多的干货。
比如,抉择时刻。
比如,演员的虚荣心。
再比如对演员说,如果一直处在同一个情绪里反复做的话,其实导演不会留那么长。你要设计,不能真的凭本能表演。这一点所有导师都赞同。
但是真的让他去导戏,《悲伤逆流成河》全场最差没跑,他的几部商业电影票房奇高,口碑奇差也是客观事实。知道什么戏好,但不拍;知道什么戏差,但规避不掉,这是辩手郭敬明和商人郭敬明永远的弱点。
怎么能怪别人抓住了。
但是啊,但是。我总会特别理解一些在电视节目中被当作“靶子”的人,因为外界对他的标签就是他出现在节目的价值所在。
郭敬明毫无疑问是《演员请就位》的靶子,因为所有的导师都几乎是慈眉善目的,那么总有一个要来扮恶人。他将会是话题源,他将是矛盾中心,他将痛苦其中也享受其中。
在需要自保的时候,利用自己的弱点来博取激愤。
(人身攻击真的不大丈夫)
在需要展现专业的时候,利用更多的理论来加深堡垒。
但是平心而论,世事不是非黑即白,把谁当做靶子本身也是一种功利的行为,既然是相互利用,那么身处其中的郭敬明用“四学”斗上一斗,也无伤大雅。
图片来源
新浪微博
时尚COSMO原创内容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如需转载,请联络我们获取版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