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的场景真实存在吗(桃花源记是现实存在的还是虚构)
相信大家在上学的时候都被老师要求背诵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课文中说的是晋孝武帝时候(公元 376年~396年),有武陵人沿着一条溪水捕鱼,来到了一片桃花林,见那里“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景色绮丽。桃林尽处是溪水的源头,有一山口。进了山口是一片豁然开朗的平原,那里住着许多与世隔绝的人,自称是秦朝时候到那里避乱者的后代。他们连汉朝也不知道,更不要说魏晋了。这些人十分好客,把武陵人邀请到家里去以酒食款待。武陵人临走时,他们再三叮嘱不要向外界说出他们那里的情况。可武陵人不守信用,一路上做了记号,并报告了太守。太守按照记号去寻找,却始终没有再找到那个地方。
对于《桃花源记》这篇文章,1000多年来人们争论颇多。有人认为这是一篇寓言,或者说是陶渊明的一种幻想,现实社会中是找不到这种世外桃源的。他们说,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年的乱世,他是一个为人恬淡、不慕名利的人,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争权夺利.使他厌烦透了。他希望能找到一个与世隔绝而又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可供人们自食其力的地方。可是他怎么也找不到这样的所在,因而只好凭想象描绘了如此这般的一个世外桃源,借以自慰,并希望人们看了以后能有所反省,从此放弃为名为利的争斗,而去追求那“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美妙境界。对中国文学有深入研究的一些专家都是这样认为的。
但是对文学、史学都有深刻研究的陈寅恪先生却有他独到的看法,他认为,《桃花源记》是一篇写实作品,写的是真实的事情。中国那么大,在大山深处或远离城市的穷乡僻壤,一定会有这种人们不闻理乱而怡然自乐的地方。陶渊明可能亲自到过这样的地方,所以才能写得如此具体而又引人入胜。至于文末说武陵人带着别人重新回去找而没有再找到,那是陶渊明故意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保护那样的世外桃源,让人们不要去打扰他们,以便在人世间能保持一方没有争斗的净土。
认为是寓言或幻想而不是写实的人反驳陈寅恪说,晋朝以前,中国社会已经经历了多次大变动,如春秋战国的争霸争雄,楚汉之争,三国鼎立等等。为了争城夺地,千军万马到处驰骋,甚至深入到穷乡僻壤去征兵征粮,把西南、东南、西北、东北等地的少数民族也调动了起来。西晋的八王之乱更是打得一塌糊涂,许多地方出现了赤地千里的悲惨景象,中国哪里还有能令人“怡然自乐”的地方?要有的话,也只可能存在于人们的幻想之中。如果真有那样一个完全与外界隔绝的地方,那里肯定还是没有经过开垦的洪荒世界,那就不可能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而必是荆棘遍地,猛兽成群之处,那里的人怎么可能拿得出丰盛的酒食来款待客人呢?
认为是写实的人却举出例子说,像桃花源那样的胜境,湖南省桃源县的水溪村就与之近似。人们一直认为陶渊明写的就是那里的景色。那是个山村,倚山傍水,景色绮丽。从唐朝开始,人们就根据《桃花源记》中的描写,在村里修建了一些供人游览的场所,还建了纪念陶渊明的祠堂。清朝光绪年间又有人在村里大兴土木,重修陶渊明祠,并建了许多寺庙宫观.以陶渊明的诗文命名,吸引了许多游客。还说当年武陵人再去找而没有找到的地方,终于被后人找到。
另有一些赞成是写实作品的人说,江苏连云港郊区有一个地方也与《桃花源记》中所描写的景色一样,那里桃红柳绿,桑竹垂荫,良田鱼池毗连。据说陶渊明也曾经到过那里,文中写的景色简直像是照片那么写实。
也有人说,陶渊明当年写《桃花源记》是以湘西武陵地区苗族聚居区为背景的。苗族直到解放前夕过的仍是原始共产社会的生活,没有人剥削人的现象,人们自食其力,与世无争。当年陶渊明就是以苗族的社会现象为素材,写了《桃花源记》,所以应当算是写实作品。
坚持寓言或幻想说的人反驳说,《桃花源记》是晋朝人陶渊明的作品,只能说晋朝有没有可能存在那样的地方,不能以中国封建社会盛世唐朝以后出现的地方,特别是近现代社会中见到的风景美好的地方去比拟。晋朝时,已经开发了的地方生活水平尚且不高,何况是与世隔绝的地方。所以什么“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之类的景象,只可能是陶渊明的幻想,决不会真有那样一个地方。读古人的文章,不能光看表面文字,而是应当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并深入地思考一下作者渗透在文字背后的寓意,所以说《桃花源记》只可能是一篇寓言,或者说是陶渊明写了自己幻想中的地方而已。
现在更有网友认为《桃花源记》其实是《桃花源·祭》是篇鬼故事,他们给出的理由是桃花盛开的时间在清明前后,民间认为桃树是具有辟邪镇鬼的功效,桃花林实际上是阻隔阴阳两界的屏障,“初极狭,才通人”古代陵墓的甬道都是前窄后宽,而且里面穿的衣服与外界一样就很有问题,文中提过他们是秦朝时期过来的现在是东晋,期间不曾外出,不知如今是何朝代。几十年的服饰都不一样何况500年呢,他们就认为是外界照着东晋的衣服烧的纸衣。
当然小编觉得那些说《桃花源记》是恐怖故事的都是扯淡,盗墓小说看多了。小编认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虽然词语平淡,却意味醇厚,读了令人爱不释手,并且还会对文中所描写的桃花源心向往之,觉得那里不但风景美妙,并且人们好客而又与世无争,实在太令人羡慕了。尤其是那些在现实生活中过得不很顺畅的人,读了《桃花源记》,真恨不得也能找到这样一个地方,以避开眼前扰攘而令人心烦的世界。
说《桃花源记》是写实作品的人振振有词,说那是一篇寓言或幻想的人也有充分理由,谁也说服不了谁。历史学家们只能这样说,陶渊明还有许多其他诗文作品,他的朋友和其他同时代人也有不少著作,也许从那些著作中能找到陶渊明写《桃花源记》的真实动机和其他情况,从而解开这篇散文到底是寓言还是写实作品的谜团。
最后小编告诫各位同学认真背诵,考试必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