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最常见的八种毒虫(这种会咬死人的)
朋友们,正值五一假期。不管你有没有出行的计划,有件事情,都想要你知道。那就是——小心虫子。
诶,千万别急着滑走,我说的虫子,跟苍蝇蚂蚁这些不一样,被它咬一口,如果不重视,可能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蜱”一下,不开心这种虫子叫“蜱虫”,虽然叫虫,但它属于蛛形纲蜱螨亚纲,算是蜘蛛的亲戚。不过,蜱虫的本事,可比生活中常见的蜘蛛要厉害得多。
蜱虫的“成绩单”:
1937年苏联爆发森林脑炎的罪魁祸首;
1952年黑龙江蜱传脑炎病死率25.72%;
2018年江苏一家三口被蜱虫咬伤,两人不治身亡;
……
实际上,被蜱虫咬伤的案例,每年多地都有发生,被咬者每十个人中平均会有一个发病,一年至少六万人感染,感染后严重的会瘫痪甚至死亡。最可怕的是,其中的很多人到死都不知道自己的病因。
不讲武德的阴险小虫蜱虫,不会飞,不会跳,爬也爬不好,基本上没有什么能快速移动的技能。它们就喜欢在草尖儿上,树叶子里,等着人和动物穿过的时候被带走。
它们用两只往前伸着的“长手”紧紧勾住宿主,然后寻找一处隐蔽舒适的地方开始吸血。
跟蚊子不同,蜱的幼虫、若虫、成虫都吸血,祖祖辈辈都是靠着人或动物的血液生存。而且不会喝饱了就立刻收手跑路,它们会把整个头部都扎进皮肤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在吸血中。
蜱虫的身体前部几乎全是嘴,轻松拥有多倍吸血速率。一个猛子扎进皮肤后一吸就是几天。你可能会说我为什么要纵容一只虫子在我身上吸血一吸就是几天。一是因为它们小,本身不易被发现,二是它们找的部位实在是隐蔽,比如头皮、耳后、腋下、腹股沟、脚趾间等等,三是它们的唾液中有麻醉成分,你压根儿感觉不到丁点异常。
等它们吃饱喝足后,就随机掉落在任何地方,寻找下一个宿主。听起来好像没什么,但细思极恐:去草地里撒过野的狗勾可能带了蜱虫回家,吸饱了之后落到沙发、床上,饿了之后再随机选择一位“心仪对象”……
虫虽小,存在感不小每年的4——6月,都是蜱虫大秀存在感的时期。它们之所以能制造这么大动静,并不是因为咬得有多严重,而是它们身上携带着大量病毒。
目前我国记录了124种蜱虫,其中103种被检出含蜱传疾病病原或已致感染病例发生。一只蜱虫可以携带20多种不同的传染病。被感染后可能引起发热、高烧、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莱姆病、森林脑炎、巴贝西虫病等等。
不要以为蜱虫离我们很远,如今这种嗜血的小虫子已经遍布了中国大多数地方。你家楼下的草丛、附近公园的灌木、树林,都可能有一对不起眼的“小手”伺机而动。
圆圈越大 此地的蜱虫种类越多
图片来源:Zhao, Guo-Ping, et al. "Mapping ticks and tick-borne pathogens in China." Nature communications 12.1 (2021): 1-13.
我要怎么办?想要避免蜱虫咬伤,简单的待家里不出门也不是个上上策(虽然真的有用)。五一不出门,说啥呢。只是在出门的时候,包包里多放一瓶含有除虫菊酯的驱蚊水,再注意少去草坪里头摸爬滚打(长衣长裤,防晒又防虫,永远的神),最后回家了之后仔细检查身体和衣物上有没有藏着的蜱虫。
如果有,首先不要惊慌。记得一句话:
遇到蜱虫莫惊怪,切记千万别硬拽!
镊子夹住头部来,垂直轻轻往上带。
拔除后也别懈怠,赶紧消毒不逼赖。
最好去到医院待,保障假期人安泰。
蜱虫扎在肉里,一定一定一定不要乱拔或捏爆,蜱虫的嘴巴里有倒刺,如果处理不当口器残留在体内,更加容易引起发炎甚至感染。蜱虫咬伤后,引发疾病的潜伏期可以长达一个月,所以一定要重视这段时间内的任何不适症状,及时就医。
五一假期即将来临,小菌希望有出行计划的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些容易被忽视的小虫子。家里蹲用户建议转发给身边要出去爬山的、露营的、养宠物的朋友。不要让一只小小的虫子,毁掉了愉快的假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