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最快销号:你以为QQ销号遥遥无期

“2001年的某天,我跑到离家10公里外的县城邮局,在周围一片‘嘀嘀嘀嘀嘀嘀’的声音中注册了人生第一个QQ账号,头像是一个齐刘海黄头发包子脸的女孩。这是我第一次接触互联网,那时候上网还需要插电话线,4块钱一小时,真是怀念自己的青春啊。”

3月4日晚,“QQ将实现注销功能”的话题顶到微博热搜榜首,网友慕沙(化名)在自己的微博写下了上面这段话。

qq最快销号:你以为QQ销号遥遥无期(1)

QQ将推注销功能,你舍得“删除”吗?

1999年2月10日,一个名为OICQ、只有几百K的软件正式上线。当时,腾讯公司创建才3个月,国内上网还是用拨号,下载一个3M到5M的软件要几十分钟。最开始,为了吸引用户,马化腾还在网上假扮女生和网友聊天。

20年后,这个简陋的聊天软件已经变成了用户超过8亿的社交软件。可以说,QQ伴随了互联网时代年轻人的成长。

20年来,你或许舍弃过、遗忘过、更换过QQ,但从没有人主动地注销过QQ。

但是,在下一版QQ中,你就有权彻底销号,和帐号做一次彻底的“决裂”了。注销之后,你此前的所有个人信息,QQ好友、QQ空间的照片日志等,都将在互联网世界中消失。

“当年为了升太阳,起早贪黑的开电脑,家里没有电脑的日子还会让好友帮忙挂QQ,现在QQ好像已经没有太多人使用,那么你会注销你的QQ号吗? ”网友“成渝高铁动车组”如此反问,让人感受到其曾经的QQ等级升级故事,记忆是美好难忘的,在这位网友的表述背后也暗藏着对这个软件的不舍。

当QQ将推出销号功能的消息公布后,毫无意外地引来了一大波网友的回忆杀,他们在微博等社交平台发表了自己对QQ销号功能的看法。

大部分网友表示注销功能来了也决不会注销,因为QQ作为国内早期的互联网社交平台,伴随了众多网友成长,对他们来说QQ是承载着整个青春的日记本,一波青春回忆杀瞬间霸屏,“这注销的是青春啊!”“多年以前,登录总要隐身,不然会有不断的咳嗽声敲门声和对话框。如今,即使在线半天,关了推送也就沉寂了。联系人里的灰色头像让人觉得青春真的死了。”

还有不少网友已经视之为自己的财产,准备传给下一代了,“我的QQ是我唯一的八位数‘财产’,舍不得唉。”“我才不要注销,我的农场牧场还要传给我孙子呢。毕竟是我当年一下一下偷来的,喂大的。”空间、日志、说说、相册,封存了80后、90后太多情感,总觉得等到有一天慢慢回忆走过的路时,那里面便全是宝藏。

@俞菲尔:哈哈,注销前,是不是会忽然想起曾经的一段段网恋。

@ParticleFlow:以前没有好多好玩的,只有和他比赛偷菜,比赛抢车位,烦请不要注销没有微信的那好多年。

@仙大壳:这个功能对我来说啥用呀,QQ里面是满满的青春和回忆,怎么舍得注销啊啊啊!

@咖啡因煮雨:我还真想注销来着,因为前两天我的QQ被盗了,群发要钱充话费,关键才100块钱,都是好久不联系的人了,不够丢人的,而且盗窃者态度太差,还骂人,无语。

@半熟芝士有点甜:太好了,黑历史可以抹掉了。

@潜水绿汤圆:好久都没用QQ了,密码都不知道了。

@颖子兒芽:手机里永远不会卸载的一个软件,慢慢地回忆,满满的回忆杀!

@一生孤妄g:其实好想要个一键恢复所有说说啊。我真的好怀念以前记录的时光啊。沙雕的也好,杀马特的也好,故作深沉的也好,真的…真的好怀念啊。

@栋源在努力:哦,赶紧实现吧,这样就可以一直玩微信了。

@时间留给我的:所有的软件里边,也就QQ才能算作回不去的时光,一生难忘的回忆。

@不哭不吵好姑娘:永远不会卸载QQ,因为它承载了我的整个青春。

@山水不相逢:感觉我已经好久没有点开过QQ了,但是也不想注销,留点回忆也是好的。

@旧旧旧而久之:千万不要注销,好多回忆,好多照片。

@沉井鱼:再见了我的qq,再见了我的青春。

@陈二萌的星宝:不愿意。里面有我和喜欢的人的回忆。毕竟再也不可能了。藏了太多东西。

@东京的夏天:十几岁的时候还可以在Q空间里矫情,虽然回看那些记录很让人头皮发麻,但都是青春,相册里还有十几岁的初恋,太多回忆。

qq最快销号:你以为QQ销号遥遥无期(2)

那些已经和我们告别的QQ元素

近两年,QQ家族屡次“瘦身”,一些陪伴用户多年的产品纷纷停止服务。

2018年6月29日,腾讯在官方论坛发布公告,宣布《QQ宠物》于2018年9月15日正式停止运营,以QQ宠物为题材的武侠风格回合制网页游戏《乐斗Ⅱ》亦宣布同日停运。

9月份,腾讯旗下棋牌类游戏《天天德州》发布退市公告。11月22日,《QQ音速》在官网发布了一则退市公告,公告中称由于开发商已经解散开发团队,所以无法继续更新后续内容,而且代理协议也即将到期。

12月12日,QQ发布公告,称由于业务调整,webQQ即将在2019年1月1日停止服务,并提示用户下载QQ客户端。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这些产品最终在市场中淘汰与他们自身IP老化、玩家流失等有很大关系。

qq最快销号:你以为QQ销号遥遥无期(3)

QQ企鹅脖子上为何有一条围巾?

20年来,QQ经过不断的产品更新迭代,功能越来越丰富,也陪伴和记录了许多人的成长历程。那么,QQ是如何诞生的呢?QQ的图标企鹅的脖子为何还加一条围巾呢?对此,吴晓波所著的《腾讯传》(浙江大学出版社)一书给出了答案。

OICQ的Logo(商标),最初是一只寻呼机的样子。当技术部门准备进行第三次版本升级的时候,有人建议,是否应该设计一个更有趣的形象。

一位美工画出了鸽子、企鹅等几种小动物的草稿,这些图标在大尺寸的时候都很生动,可是应用到16×16、32×32像素的时候就很难传神了。在一次内部讨论会上,大家为此争论得很厉害,“寻呼机情结”深重的马化腾提议:“还是用原来的图标吧,一看大家就知道OICQ是做什么用的。”可是,其他的创始人却大多倾向于换成企鹅图标。一番争持之后,马化腾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要不这样,我们把两个图标挂到网上去,让用户们自己决定。”

这是中国互联网企业第一次把品牌Logo的决定权交给用户。在第一轮投票中,大部分的用户都把票投给了“寻呼机”。最初的企鹅图标是黑白写实的,与Linux的企鹅形象很接近,看上去很像是一家技术公司的标识。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腾讯的美工又添加了几个有趣的动态企鹅图片,渐渐地,用户意见开始转变,越来越多的票投给了一只黑身白脸细眼睛、身材瘦长的企鹅。就这样,“企鹅”取代了“寻呼机”。

1999年10月,深圳市举办第一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腾讯租了一个柜台参展。为了吸引参观者,陈一丹找人烧制出了1000只企鹅形象的陶瓷储钱罐。在委托加工的时候,制作公司觉得腾讯提供的企鹅图标太“瘦”了,制成储钱罐会站不住,就擅自做主把企鹅做成了稍微胖圆的样子,还在它的脖子上加了一条黑色的围巾。出乎意料的是,这只企鹅储钱罐在高交会上大受欢迎。一开始是免费派送,可来领取的人实在太多了,陈一丹就定价5元一只出售,后来涨到10元一只,居然都抛售一空,赚到的钱刚好把参展的柜台租金给抵销了。

看到大家越来越喜欢这个胖企鹅的形象,腾讯就委托专业卡通制作公司东利行对Logo进行重新设计,曾李青亲自坐在电脑边上,与设计人员一起动脑创意,设计人员问他:“企鹅本来就住在南极圈,是最不怕冷的,为什么要在它的脖子上加一条围巾呢?”曾李青笑着说:“这是个好问题,如果每个人都问一下,就把这只企鹅记住了。”

新设计出来的企鹅形象,拥有了一个胖嘟嘟的身材,大眼睛,厚嘴唇,憨态可掬,脖子上的围巾也由黑色变成了大红色。东利行完成了企鹅形象的整套视觉识别系统(CI系统),还增加了Q妹、汉良、多多、小橘子等几个配套性形象设计,构成了一个卡通人物大家族。

还有一件有趣的事情是,在设计过程中,东利行觉得腾讯企鹅的卡通形象很有市场前途,便提出以30万元的价格买断企鹅形象的衍生商品开发权。2001年10月,东利行在广州开出了第一家“Q-GEN”专卖店,专门出售腾讯企鹅品牌的服装、玩具和手表,腾讯可以从销售收入中抽取10%的授权费。在后来的3年里,东利行相继开出了199家专卖店。这个生意让马化腾得意了好一阵子:“一来就先扔给我们几十万元,既能帮我们推广,又能收到授权的费用。”一度,他甚至幻想腾讯企鹅会像米老鼠或Hello Kitty那样流行。不过,从后来的情况看,这似乎不是一门好生意,并没有太多的用户在用OICQ聊天的时候,愿意在身旁摆上一只不声不响的胖企鹅。

2000年3月21日,美国国家仲裁论坛(NAF)对美国在线对腾讯的仲裁案做出裁决,判定腾讯将OICQ.com和OICQ.net域名归还给美国在线公司。对于腾讯来说,这不是一个意外的结果,在1999年10月收到律师函之后,张志东就着手新版本的开发。让大家苦恼的是,用什么新名字来代替OICQ。

根据几位创始人的回忆,新名字的诞生经过是这样的:有一天,吴宵光在公交车上听两位网友在聊起他们的OICQ号,将之叫作QQ。他回到公司后说起此事,立即得到马化腾的回应,“就叫QQ了”,从此定名。

qq最快销号:你以为QQ销号遥遥无期(4)

QQ凭啥黏住年轻人?

前不久,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马化腾发朋友圈,怀念20年前发布第一版QQ时的情景,随即引起一波怀旧潮。

曾几何时,随着微信的兴起,QQ一度被认为已是一个过时的、即将被淘汰的社交软件。然而,数据显示,QQ至今仍拥有8亿多的活跃用户,并且年轻用户的比重正在不断提高。换言之,尽管QQ“年事已高”,但其青春却从未逝去。

那么,高龄QQ的“保鲜”秘籍是什么?《科技日报》刊登了北京大学市场与网络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永伟撰写的《高龄QQ凭啥黏住年轻人》,文章称,其实这是其自身持续变革和代际偏好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QQ能长葆青春,首要原因在于其自身的不断变革。20年来,虽然QQ这个名字没有发生过变化,但其功能、特性却一直在进行调整。

在刚刚推出时,QQ(当时还叫OICQ)是一个仅有几百个KB的小软件,其功能只是即时通讯。此后,腾讯不断在这款简单的软件上增加功能,使其从一款简单的即时通讯软件逐渐变成一款集社交、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软件。QQ会员、QQ秀等功能逐渐被加入,而腾讯旗下的其他应用软件也纷纷被链接到QQ。

进入移动互联时代后,QQ遭到了腾讯旗下另一款即时通讯软件——微信的严重冲击。微信用户持续上升,QQ的用户量则开始萎缩。面对这种情况,QQ做出了定位上的调整,将目标用户集中在青年群体,以保证和微信进行差异化竞争。围绕这个目标群体,它推出了很多新的功能。

一个例子是QQ厘米秀。这款软件和传统的QQ秀很类似,但却加入了互动功能,不仅可以作为一个虚拟形象来进行展示,还可以用作表情包来和好友互动。显然,对年轻人来说,这样的产品可以更好地满足他们标新立异、重视互动的社交需求。因此,从2016年暑期推出以来,厘米秀就大受欢迎。

与此类似的,QQ看点、QQ小游戏、换脸特效及视频聊天滤镜等产品也都是专门针对年轻人偏好进行设计的,因此在推出后就受到了年轻客户的青睐。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产品,QQ才成功地黏住了年轻用户。

当然,除了不断做“加法”,增加新功能外,QQ也在持续做“减法”。曾有一段时间,QQ由于功能过多而变得臃肿,从而严重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针对这种状况,QQ在增加新功能的同时,也适时删减一些活跃度不高的功能,以保证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那些更受人欢迎的功能上。仅在最近,就有QQ宠物、WebQQ、QQ家园等功能被陆续关闭。

通过这种持续的“加”和“减”,QQ得以让其功能始终符合大多数用户的需求,这就是它能常葆青春的重要原因。

除对自身的持续变革外,代际偏好变化,这一客观因素也使其能长久屹立不倒。95后有一句流行语:老年人才用微信,年轻人都用QQ。尽管这种说法多少有点调侃的意味,但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和统计数据相符合的。数据显示,在QQ的用户中,90后占到半数以上,95后占到了1/3。这一用户结构,甚至要比微信更加年轻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