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得水的人物性格(每个人物的性格和结局)

在这部电影中,每个人物的性格,人物的结局,都是活脱脱现实的人,有血有肉。我的理解,张一曼代表了一部分性开放的前卫者,或者思想开放的的前卫者。所以结局是想表达不要一味的开放没有好下场。铁男。总是一副天地不怕的冲动面孔。现实中是一个想努力过好日子,积极向上做大哥保护别人的人。然而没有硬实力,你的坚强只是表象。一颗没打中你的子弹,让你魂飞魄散。铁匠。一个老实人,阴差阳错走了桃花运。之后没有过过好日子的老实人开始憧憬自己的好日子就要到来了,事实并不是这样。可以说被玩弄了。结局并不坏,折射要做老实人结局不会太坏。还有很多我认为的寓意。

驴得水的人物性格(每个人物的性格和结局)(1)

其次,我觉得校长真的是良心校长,虽然用驴冒充老师的做法不够道德。但是,教育得办下去,要面对现实,喝水得靠驴,没有钱的支持是难以为继的,违背了道德原则也情有可原。特别是,他向女儿下跪的那一段,是我骗大家到这个穷山僻壤,所有的责任我来承担,确实动容了,现实中,这样的好校长应该也有很多吧。而校长怒喝佳佳,它就是一头驴你还真把它当人哪,然而一直把它“当人”的却是那四个老师。

驴得水的人物性格(每个人物的性格和结局)(2)

更讽刺的是他们利用驴当人吃回扣却又不把它当人来看,坐享着驴得水的工资,却为了自己的利益置燃烧的驴棚于不顾。就跟最后大家吃着一曼用身体换来的利益最后却置一曼的生死于不顾。周铁男用薪救火,火上添乱;裴魁山场外扬沙,全扬在一曼头上;张一曼进入火坑,又被扬了一身沙,校长拿被褥救火,还要捂着盖着,其实满口道理的校长才是问题之源;只有小女儿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用水救火,却触动了大家的利益,结果也是引火烧身;铜匠来解决问题结果自己又成了问题。

驴得水的人物性格(每个人物的性格和结局)(3)

实话实说,我并不喜欢孙佳这个角色,太过的脸谱化,感觉随意在哪个民国时期的电影中都能提现出来一大堆,而且主观意识太强,典型的唯心主义者,但这个电影讲的就是从唯心到唯物的一个转变,他妙就妙在所有的角色环环相扣,没有一个人是无辜的,所有人都是帮凶,但是所有人又都是受害者。对于影片最后出现的第一张照片很疑惑,里面有一曼校长魁山铁男,还有一男一女。看到有人说女子是一曼的爱恋对象,男子是铜匠。我同意前者不同意后者。

驴得水的人物性格(每个人物的性格和结局)(4)

虽然男子的打扮和铜匠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气质截然不同。我猜测“吕得水老师”是真实存在的,也是京仁里和校长一干人等志同道合的一位老师。他可能也曾经打算和校长一干人一起下乡,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最后没有去。最有可能的原因是:车翻沟里当场不行了,这是铜匠装死的理由。大家之所以在短时间里打造出了一个有模有样的“吕得水老师”可能是因为他们身边曾经真的有这么一个人,他们是按照这个人的形象打造了铜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