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放管服工作 放管服惠民生

来源:【长兴新闻网】“放管服” 惠民生,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推动放管服工作 放管服惠民生?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推动放管服工作 放管服惠民生

推动放管服工作 放管服惠民生

来源:【长兴新闻网】

“放管服” 惠民生

“放管服”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简称。“放管服”改革,对内要改革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提升政府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水平,对外要提升行政便利化水平,使之更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难度和复杂性大。 “丰富无感秒办、一件事一次办、跨域通办等服务场景,实现越来越多的业务办理全流程不见面、零跑动、智慧办。”县政务办副主任吴怀志介绍,进一步加强政务服务2.0系统在基层的应用程度和政务服务网、“浙里办”APP在基层的推广力度,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率提升贡献更大力量。截至目前,共有459个事项下沉到乡镇(街道、园区)便民服务中心,改造提升6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67个事项延伸到村(社区)便民服务站,村一级已实现政务服务2.0系统全覆盖。

跨区域通办

近日,画溪街道明门居民区服务保障队走进出租房、企业、沿街商铺,上门宣传“跨域通办”事项清单,手把手指导下载安装国家政务服务平台APP,全面提高“跨域通办”“一网通办”的知晓率、参与率。

“我的孩子今年17岁了,因为疫情暑期没有办法回老家,急需申办一张身份证,起先可把我愁死了。现在可好了,在长兴就能办好,预计一个月就能拿到证,真是太方便了。”一名安徽口音的家长笑眯眯地说道。

对于无法自主网报的服务对象,代办员主动上门收取资料,提交街道“跨域通办”窗口,由窗口工作人员通过“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代办跨域政务服务事项,对于街道无法代办的“跨域通办”事项提交县政务大厅“跨域通办”专窗协助办理。画溪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主任张小琴介绍:“我们建立了一支专业化综合性智能导服帮办队伍,在提升‘智服网办’效率的同时,一对一专人指导的方式让‘智服网办’更有温度。今年四月份以来,街道代办跨域通办事项35件,提交县政务大厅协办8件。”

线上就近办

“现在办证不用跑到县城去了?”戴爷爷激动地问志愿者。原来瘫痪在床的七旬老人戴爷爷需要办理残疾证,妻子年近七十,子女又不在身边,出行十分不便,虹星桥镇港口村的“红色店小二”胡燕便带上移动通讯设备来到老人家里,在“浙里办”APP上直接帮助老人申请办理残疾证。

老人说,现在办事都不用自己跑到县城,只要拿着移动小电脑,动动手指,不到十分钟就可以办好了,既节省了办事时间,又提高了办事效率,还方便了群众。为方便广大残疾人及其亲属实现助残服务事项“就近办”“掌上办”“网上办”,在“浙里助残专区”还为残障人士提供办证一件事、补贴与减免政策申请、社会保障认定、残疾人出行、就创业一件事等便民服务事项,真正实现了足不出户,全程跑零次,实现一条龙便民服务。

依托政务服务2.0、政务服务网和“浙里办”的推广使用,以智能导服、网办帮办队伍建设为抓手,进一步规范线上线下咨询、引导服务,提供更加简明易懂实用的办事指南和网上办事操作说明,辅助在线办理,解决网上办事看不懂、操作不便、容易出错等问题,实现“一看就能懂、一点就能办”。

服务无止境

一些服务细节还有待继续改善。县政务办发现进驻县政务服务中心、乡镇(街道、园区)便民服务中心的人员管理不够有力,一定程度上影响服务形象和效能;县“一网通办”率在全市排名还不够靠前,“跨省通办”缺少突破,线下代办仍然是主流模式,效率相对较低,难以满足群众急、难需求,政务服务“网办”“掌办”仍有较大的推广空间。县政务办提出问题后,各有关部门、乡镇(街道、园区)围绕基层政务服务工作存在的难点和堵点,大胆尝试,接续创新,以更多特色亮点工作点亮全县政务服务品牌,形成比学赶超、创新争先的良好局面。

明确规章制度突出服务细节,主动思考解决问题同样重要。接下来在长兴,面临服务群众、企业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和工作瓶颈,提高主动思考破题路径,不再满足现有的服务平台、模式和流程,突破统一标准、统建系统,对深化改革、提升效能上多思考、增加行之有效的手段。

编辑:张彪

本文来自【长兴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