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诊断思维方法(简易思维方法之排除法)
现代无论是生活中还是职场,很多时候都需要运用思维方法,谈起思维方法,一般人可能会觉得离我们很远,职场精英才能掌握,或者至少是受到高等教育的人的专利其实我们的生活中,很多智慧的故事就隐含了优质的思维方法,只不过我们的教育往往重在分析文章的谋篇布局,或者某一个段落,或者一些写作手法这样的分析很大程度是应试的需要,毕竟考试就是考那些知识点,但是我们运用思维方法去解读一些经典的故事,就会发现,古人显示他们过人的智慧,并非等着后人崇拜有些简易的思维方法,我们解构之后,依然可以掌握,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常用的诊断思维方法?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常用的诊断思维方法
现代无论是生活中还是职场,很多时候都需要运用思维方法,谈起思维方法,一般人可能会觉得离我们很远,职场精英才能掌握,或者至少是受到高等教育的人的专利。其实我们的生活中,很多智慧的故事就隐含了优质的思维方法,只不过我们的教育往往重在分析文章的谋篇布局,或者某一个段落,或者一些写作手法。这样的分析很大程度是应试的需要,毕竟考试就是考那些知识点,但是我们运用思维方法去解读一些经典的故事,就会发现,古人显示他们过人的智慧,并非等着后人崇拜。有些简易的思维方法,我们解构之后,依然可以掌握。
下面我们就对我们中学课本和一些著名的历史故事进行分析。
一、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翻译:沧州的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庙门倒塌在了河里,两只石兽一起沉没于此。经过十多年,僧人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石兽,最后没找到。(僧人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流到下游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向下游)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到(石兽的)踪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翻译:一位讲学家在寺庙中教书,听说了这件事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暴涨的洪水带走呢?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轻浮,石兽埋没在沙上,越沉越深罢了。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疯狂(的做法)吗?”大家信服地认为(这话)是精当确切的言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翻译:一位老河兵听说了讲学家的观点,又笑着说:“凡是落入河中的石头,都应当在河的上游寻找它。正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轻浮,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水流反冲的力量,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侵蚀沙子形成坑洞,越激越深,(当坑洞延伸)到石头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倾倒在坑洞中。如果像这样再冲刷,石头又会再次转动。像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反而逆流朝相反方向到上游去了。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固然疯狂;在石兽沉没的地方寻找它们,不是更疯狂吗?”依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几里外寻到了石兽。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根本道理的情况有很多,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老河兵为何能够推导出石兽在上游?
他的分析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运用了——排除法!
所谓排除法就是:一件事共有n种可能,排除(n-1)种,剩下最后一种就成为必然。
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最后老河兵凭借自己的丰富经验,使用排除法,判断出石兽在上游。他的推理过程是这样的:
石兽要么在原处,要么在下游,要么在上游→石兽不在原处,也不在下游→所以,石兽在上游你看,运用这么简单的一个思维方法一分析,结果就推导出来了。这是不是我们传统教育应该弥补的一课?
接下来我们看《史记·孟尝君列传》中的一个故事。
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有个食客叫冯谖。一次,孟尝君请冯谖到薛地去收债。辞行的时候冯谖问:“债收完了,买什么回来?”孟尝君说:“您看我家缺什么就买什么吧。”冯谖赶着车到薛地,派官吏把该还债务的百姓找来核验契据。核验完毕后,他把所有的债款赏赐给欠债人,并当场把债券烧掉,百姓都高呼“万岁”。冯谖回来后见孟尝君。孟尝君问他:“债都收完了吗?怎么回来得这么快?”冯谖说:“都收了。”“买什么回来了?”孟尝君问。冯谖回答道:“您曾说‘看我家缺什么’,我私下考虑您宫中积满珍珠宝贝,外面马房多的是猎狗、骏马,后庭多的是美女,您家里所缺的只不过是‘仁义’罢了,所以我用债款为您买了‘仁义’。”
冯谖的分析方法就是典型的排除法。
他分析的思路是这样的:
收债完毕,给孟尝君家或者买珍宝、牛马、美人。但是他比一般门客多想了一层:孟尝君家里除了珍宝美人宝马,还缺少什么?
答案是——仁义。
(给孟尝君家或者买珍宝、牛马、美人或者仁义)但是孟尝君家不需要买珍宝、狗马、美人。所以,收债完毕给孟尝君家买仁义。你看,使用这么一个简单的方法进行分析,冯谖的视角马上跳出了一般人所见的局限,有了洞见,也给孟尝君后来受到君主猜忌,留下了薛地这个避难所。
再举一个经典例子:现在高中有一篇经典课文是《烛之武退秦师》。相信读过高中的都记得这么一篇经典课文。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泛南。
翻译:晋文公联合秦穆公包围郑国,因为郑文公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还依附楚国。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泛水之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翻译:佚之狐向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君,秦国军队一定退走。"郑文公听了他的意见。烛之武推辞说:"臣壮年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无能为力了。"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危急时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亡国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翻译:夜里,把烛之武用绳子从城上坠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就要灭亡了!如果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那就值得烦劳您的属下("敢以烦执事"又译为:冒昧地以此事来打扰您 )。越过其他国家而在远方设置边邑,您知道这不好办,哪能用灭郑来加强邻国的实力呢?邻国实力增强,就等于您的力量削弱了。如果不灭郑国而使它成为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贵国使臣经过,郑国供应他们的食宿、给养,这对您也无坏处。再说您也曾经有恩于晋惠公,他答应给您焦、瑕两地,可是晋惠公早晨刚刚渡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那个晋国,怎么会有满足的时候?它既以郑国作为东边的疆界,又要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损害秦国,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损害秦国而让晋国得利,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秦伯很高兴,与郑国结盟,派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秦伯就回国了。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翻译:晋国大夫子犯请求攻打秦军。晋文公说:"不可,如不是秦国国君的力量,就没有我的今天。依靠过别人的力量而去损害别人,这是不仁道的;失去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我们还是回去吧!"于是晋国也撤离郑国。
过去我们的老师一直强调分析第三段中烛之武的外交辞令,让学生分析他说辞的妙处。说句实话,烛之武的一番说辞固然精妙无比,但是让中学生去模仿,那是相当遥远的。不过如果把一个分析事理的方法教给我们学生,那么掌握的就是分析的方法。
先提个问题:如果你是烛之武,你如何分析当时的局势?
烛之武要跟秦伯谈判,首先要分析当时的形势,且把其中的厉害关系分析透彻了,才采取下一步的行动——见秦伯,最后才是说辞。
那么烛之武采用什么思维方法分析形势的呢?很简单,他就是采用排除法。
他给郑伯分析出当时的形势:面对秦、晋联盟有三种选择:
①抗战;②降敌;③破秦、晋联盟。进一步分析:
抗战,郑是小国,必败;降敌,丧权辱国;破秦、晋联盟,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最佳选择。经典的课文并不仅仅从某个角度去赏析,如文法,语言艺术。更具操作性的是古人智慧的运用。而学习智慧并非遥不可及,只要找到了方法,我们可以获取更多的知识,且更具实践性。
如果我们的教育一直强调思维方法的教育,我们作为学生学到的知识是不是更多?最重要的是能够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
运用排除法有两点须注意:
注意前提中有没有穷尽所有可能,如果没有穷尽所有可能,就有可能犯类似“假二择一”的错误。(即看上去只有两个选择,但实际不止两个选项)
排除法看上去非常简单,但是应用范围很广,如果想掌握这种思维方法,需要多尝试运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