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班级管理的经验和妙招(初一班级管理要抓住的的几个关键词语)

班主任乍接手新初一,总感到班级工作乱哄哄的没有头绪——不认识学生、没有合适的班干部、规章制度不全面、学习小组还没有划分、

初二班级管理的经验和妙招(初一班级管理要抓住的的几个关键词语)(1)

班级愿景和班级定位模糊、值日生工作还没有着落……班主任好像拥有三头六臂也无法应付这些杂乱无章的事务。其实不然,我认为只要班主任抓住下面几个词,班级工作不但迎刃而解,自己也能从烦恼的琐屑小事中解脱出来。

第一个词是“惊奇”。班主任要通过分班名单以及学生报名登记表,提前记住班里几个各方面比较特殊的学生名字。他们一进教室,班主任就立刻叫出他们的名字,并安排干着干那。对新生来说,这简直就是个奇迹,不亚于得了大奖,他们会佩服班主任,感到自己很有面子,自然就会很痛快地配合班主任工作。当然,如果能在新生报到之前就能划分好小组,暂时安排好学生小组长,布置好值日生工作,更能让学生对班主任佩服得五体投地了。

第二个词语是“希望”。让学生感到信心百倍,并能迸发出冲天的学习干劲,这才是班级管理的核心要务。班主任在开学第一课上给学生树立信心,他们就会群体激昂,以实际行动展现自己。开学伊始,大部分学生关注自己是不是在重点班,任课老师是不是最好的,自己在班级里的地位和名次。好学生是老师教出来的,更是自己努力学出来的。因此,班主任可以大胆地说,我们班级是全校最好的班级,任课老师是最优秀的老师。班主任给学生以希望,学生就会还老师以奇迹。精神的力量是无穷尽的,希望的种子一旦种下,小草也能长成参天大树。优秀的班级不是班主任管出来的,而是学生整体要求上进而锻造出来的。

第三个词语是“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无约束不成集体。班主任在第一节课开口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严格要求学生遵规守据,给学生种下潜移默化的意识。班主任要求学生必须做到如下几个方面:不穿奇装异服、不留奇怪发型、不带手机进校园、进教室必须保持安静、离开座位要把凳子放到桌子底下,随时整理桌面等等。这些规矩学生在小学已经开始违反,进了初中,到了一个新的环境,旧规重提,学生在陌生的环境下还能立即接受。如果开学前三天刹不住的话,学生的新鲜感、陌生感和畏惧感一旦过去,班主任就是费上十倍的精力来整治学生问题,也难以很快凑效。有要求就必须有检查落实,学生一旦违反了,就必须改正并受到相应的惩罚。允许学生犯错误,但绝对不允许学生不改正错误。

学习、作业、卫生、纪律、行为习惯等规矩,要来自学生的集体意志。班主任不能以一己之力天天硬性要求学生,时间一长,学生会有抵触情绪,班级管理就会走下坡路。因此班主任要学会借助集体的力量,通过班会,组织全体同学讨论制定适合本班的班规班法,把班主任的意志内化成全体同学的意志。只要全班80%以上的学生自觉遵守班规班法,班级工作难度也就大大降低了。

第四个词语是“标签”。你给学生贴上不良的标签,学生也会给你贴不敬的标签。班里学生无论学习好坏,班主任要对他们一律平等对待,一视同仁,千万不要给学生贴上这样那样的标签。如果老师犯下先入为主的错误,第一眼就觉着学生有问题,以后就很难改变对学生的看法。老师看学生不顺眼,在表情上和语气上自然而言就流露出来。学生感到压抑和不受尊重,也就自然而然地破罐子破摔。因此,班主任评价学生一定要慎重,万不得已的时候,要给学生贴“个性化标签”,也不能贴“问题学生标签”。

第五个词语是“示范”。学生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他们对一切都有新鲜感。开学几天之内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纪律、学习、卫生习惯至关重要,班主任的“示范”就是最好的教育引领。早上拿本书在教室里陪学生一起读,是在引导学生利用大好时光刻苦努力;教学生如何摆放自行车,也是在告诉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要做好;拿起笤帚帮学生打扫卫生,是教育学生工作要尽职尽责,不能留死角;亲自用湿擦布擦黑板,擦得到边到沿,也是在示范学生黑板要擦得干干净净……什么样的班主任,引领什么样的班级。学生的所作所为,好多是以班主任为榜样的。班主任的“示范”,就是做好班级工作的捷径。

但是,无论如何,班级管理最好的办法还是学习和思考。不学习无以睁眼看外面的世界,不思考无法面对现实的世界。读书改变现在,思考改变未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