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自己的老家 说说老家的戏

说说老家的戏作者:乐悠悠 ,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分享自己的老家 说说老家的戏?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分享自己的老家 说说老家的戏

分享自己的老家 说说老家的戏

说说老家的戏

作者:乐悠悠

我老家地处唐河县最西北部边沿,与宛城区的高庙、茶庵乡接壤。这里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特别是戏曲文化渊源流长,她以不同曲调、唱腔,融合了南腔北调的诸多剧种,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世代传承,经久不衰,为家乡父老乡亲所喜闻乐见。

家乡人都懂戏、识戏,爱看戏,多数人还能说戏、唱戏、演奏戏。戏,是老家人们的精神食粮,文化支柱。伴着唐风宋韵的高叹低吟,处处体现着戏曲的抒情美,很多人因一些琐事思想而郁闷、解不开,老年人常拿“戏”去开导,我老家堪称“戏曲之乡”。

我小时候,一到农闲季节,老家经常搭台唱大戏。主要剧种有豫剧(梆子)、曲剧(曲子)、越调,还有二簧、宛梆、木偶(肘偶)、皮影戏等轮换不断。

后来又有了曲艺团、文工团,主要演地方曲艺,如大调曲、三弦书、鼓儿哼、槐书、相声、魔术、河南坠子、山东快书等,也很受群众欢迎。

这些戏曲,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她展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拓展力,在人们心里深深印记。千百年来,老家人的生产、生活,处处都能与“戏”相逢。听戏、看戏不仅是生活的剪影,也蕴藏了地方文化的精髓。当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交织,让“有戏”的老家,更有滋味。戏曲文化,让家乡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异常活跃、充实。

可是,我常听到有人说:“过去农村文化生活贫乏,单调、枯燥。”这样的话语常见报端,也曾在一些文人笔下不断出现。我问你,你听谁说的?你有证据吗?

我告诉你:“你说错啦!”我从小生活在农村,我是历史见证人,我最有话语权。

咱就从春节开始说起吧!老家有句俗语叫“三天戏,五天年。”一般从正月初三或初五开始,附近村庄总有搭台子唱大戏,正月十五前后也是唱戏的日子,这是传统的、不成文的规矩和习俗。围绕唱戏,还有打狮子、冲旱船、舞龙灯、踩高跷、玩杂技、耍猴戏等等,这些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也纷纷亮相,甚是壮观。还有吹糖人、卖花喜糖、糖葫芦、捏面人、吹琉璃布袋儿、套圈的、抽签算命的等等,非常热闹。大街上栩栩如生的各种灯展惟妙惟肖,让你目不暇接,村庄上空早早挂起的“高照”红彤彤普照大地,好一派国泰民安祥和图。

紧接着,在周围三五里内,二月二、二月十九、三月三、三月九、三月二十八、四月八、三官庙、雷神庙、关帝庙、娘娘庙、城隍庙、泰山庙、土地庙、财神庙、药王庙,以及龙王庙、牛王庙、马王庙门前也接连不断搭台唱戏,甚至相互重叠。主要集中在春季,直到麦口期(收麦前)还有一个“芒种会”。老家的戏文化,给农耕年代的乡民们增添了无穷的喜悦。

这些庙会,后来演变成了物资交流会。交易的主要商品是杈、耙、扫帚、牛笼嘴等生产用具;生活用品有锅、碗、瓢、勺,锅帽、拍子、水桶等;以及地方特色小吃白蒸馍、水煎包、油条、胡辣汤、甜酒、豆腐脑等。

我常跟大人们一起去看戏,去赶会,那时我不识戏,主要是看热闹,有时还能一饱口福。

农村人把看戏叫“赶庙会”,或叫“逛庙会”。庙会又分“正会”和“末会”。末会那天晚上一般都放烟火,人山人海,挤翁不动。烟火种类很多,充分展现农村艺人的聪明才智,如似花、似鸟、似兽,造型各异,活灵活现,流光溢彩。

每到春季,或农闲时,一些村里的“戏头”,常去叫戏、请戏,或称写戏。每逢唱大戏,闺女请父母,父母叫闺女,亲戚朋友相互邀请看戏,这成了老家的风俗、礼仪和习惯。

一般一唱就是四五天,甚至一星期,一天唱两场,下午一场,晚上一场。有一年,我们村唱戏,一直唱到老天光,太阳出来老高了,人们还纹丝不动,戏幸不散。有时,一座庙前能搭两三个戏台子,这叫“对戏”“对唱”或叫“打戏擂”。各唱各的,哪边唱得好,观众自然就多,有的对败了,台前看者很少,很尴尬。

那时,街上都有戏楼,桐河街的戏楼远近闻名,戏楼建构精湛,青石铺地,三面敞开,造型古典,雕刻、彩绘豪华,尽展古代匠人们的手艺,可惜早已拆除。大的村庄或庙前,一般都有固定的戏台子。

戏楼或戏台子两边的立柱上,一般都有楹联,现将本人收集的予以展现欣赏。如“演悲欢离合当代岂无前代事,观抑扬褒贬座中常有剧中人。”“世事总归空何必以空为实事,人情都是戏不妨将戏作真情。”“看看看看生看丑看花旦,戏戏戏戏眼戏心戏精神。”“台上笑台下笑台上台下笑惹笑,看古人看今人看古看今人看人。”“三四步走遍五湖四海,六七人形成万马千军。”“你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他装谁是谁谁装谁谁就象谁。”“古往今来顷刻间演过千秋世事,天涯海角平方地可走万里河山。”“天下事无非是戏,世间人何必认真。”这些戏台楹联,既有哲理,又有想象力,谁是原创者,真是太美了。

那时,有个顺口溜“打金枝、骂金殿、三娘教子、牧羊圈”家弦户诵,人人皆知。常看的戏不外乎有《杨家将》《花木兰》《卷席筒》《三哭殿》《对花枪》《秦香莲》《南阳关》《包青天》《朝阳沟》《收姜维》《诸葛亮吊孝》《七品芝麻官》等等。文革时期取消了老戏(古装戏),普及京剧,主要上演《沙家浜》《红灯记》《白毛女》《智取威虎山》《红色娘子军》等七个“革命样板戏”,也很受人们喜欢。

老家人爱看戏,场场人山人海,挤翁不动,且百听不厌。许多名段,至今仍让人耳目一新。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品味那些美到心醉的唱词吧!如“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男子打仗在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白天去种地,夜晚来纺棉……”“小仓娃,我离了登封小县,一路上我受尽饥饿熬煎……”“西门外放罢了三声炮,伍云召我上了马鞍桥,打一根雪白旗空中上飘,上写着提兵调将伍云召……”“驸马爷近前看端详:你欺君王、藐皇上,悔婚男儿招东床,杀妻灭嗣良心丧……”“辕门外三声炮如同雷震,天波府里走出来我保国臣,头戴金冠压双鬓,当年的铁甲又披上了身,帅子旗飘如云,斗大的穆字震乾坤,上啊上写着浑天候,穆氏桂英……”“亲家母你坐下,咱俩说说心里话,老嫂子你到俺家,尝尝俺山沟里大西瓜……”等等。说实话,老家的地方戏博大精深,通俗的戏文,优美的唱腔,诱人的脸谱、唱念作打,一板一眼,让人难割难舍。看了这样的戏,你说你不迷,我相信吗?

农村人爱看戏,爱唱戏,大字不识的人,说起戏,头头是道,前朝古代的忠臣奸臣、公子小姐,能一字一板,有条不紊,娓娓道来。不管是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能哼几句、唱几句。村庄上、河滩上、野地里,时常可听到字正腔圆,原汁原味的梆子声、越调声。那曲调悠扬,唱腔跌宕,朴实婉转。他(她)们,唱去了忧愁,唱去了烦恼、唱去了劳累;唱出了喜悦、唱出了欢乐、唱出了一身轻松。有时,在远处村庄、田野,还莫名其妙的出现一些随机应声对唱者,那嘹亮的戏曲声,在原野上空不停地回响,成为乡村无形的精神遗产。

关于看戏,农村有很多俗语:“会看看门道,不会看看热闹。”“唱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看戏者掉泪,替古人担忧。”“要想戏路通,全靠幼时功。”“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得欢,进戏班。”还有很多笑话,有的人不识戏,看着看着睡着了,有人问他:“你看的啥戏?”答曰:“公子遭难,小姐养汉。”还有人被称为“戏迷”,看戏看迷了,将面条下到水缸里,水烧开了,揭开锅一看,咋不见面条,原来下错了地方。常听说谁家“袖子(老婆)”能“顶台”看几天戏,不回家,最后跟着戏子跑了。不管是真是假,足以说明“戏”对家乡人们的吸引力、诱惑力。

那时,唱戏者统称为“戏子”,在古书中被称为“伶人”。在农村戏子是个贬义词,其身份地位很低。不知啥时孔老二把人分为三教九流,按等级将戏子分为“下九流”,即为“贱民”,还不如所谓的“野人”(良民)。因此,过去老家有句俗语叫:“鹌鹑戏子马隶猴”“戏子无义”。说明戏子是喂不熟的,人走戏终,其实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说法。戏子也是有情有义的人,在我老家,戏子的地位没什么差别,他们和普通老百姓一样,受到尊重。现在我们把戏子称为艺人,或艺术家、艺术大师。

我记得,在我们老家大戏开始前,一般都要先演一段戏,叫作垫戏(垫场),实际都是名段,像《拷红》《寇准背靴》里面的一些小折等,因此又被称为折子戏。垫戏完了,大戏就开场了。有时大戏演完了,到收场了,可人们仍然不走,兴致不散,那就再加演一段戏。演戏者有男扮女装,也有女扮男装。演戏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等。演戏的目的,是教化人。看戏者的情绪,随着戏子的表演而升华,而低落。戏中人物谁忠谁奸,谁好谁坏,谁善谁恶,很容易分辨出来。

我最喜欢那些女黑头,黑红的脸膛,浑厚洪亮的声音,很像传说中的黑老包,那包黑子刚正不阿,铁面无私,深受人们崇拜。其实,我也很喜欢丑角,俗称“白眼窑儿”,他们表演夸张滑稽,令人忍不住笑出声来。演奸臣和那些演结奸夫害本夫者,常常受到人们痛骂。演陈三两、秦香莲、孟姜女者为之动容,很多人不禁潸然泪下,甚至泣不成声。演《七品芝麻官》时,演县官那个演员,纱帽翅在他的头上很灵动,有时一边摇,有时两个纱帽翅一齐摇,他说让那面动就那面动,这边不动了,那边又动起来,只见一边上下飞闪,一边纹丝不动。演得绝极了,赢得台下掌声不断。光摆弄那两个纱帽翅,就让观众看半天,笑半天,议论半天。

那时,各县都成立有县剧团,公社有说唱队,村村有宣传队。露天电影基本每月看两次,若不怕跑腿,勤打听,三五里内,每天晚上都能看到电影。还有那经常走村的独角戏、说槐书、哼鼓词、大调曲的艺人们,隔三差五,经常不断,农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看客!你咋能说,过去的农村精神文化生活贫乏、单调呢!

昨日入城市,想来泪满巾。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城市和农村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自从离开老家,我很少看过戏。说心里话,现在唯一的娱乐平台就是电视机,连电影也很少看,切看不起。那昔日名噪一时的南阳影剧院、东方红影剧院,一张门票仅两元钱,每天晚上人员爆满,平民们可随时出入。取而代之的是奥斯卡影院、国际影城、摩登影院、华尔街影城等等,一张电影票几十元,甚至上百元,真可谓望“影”莫及。偶有政府举办什么节会,来了几个明星,听说一张门票少的几百元,甚至几千元不等,我从没有、也从不敢涉足,一般老百姓看不起啊!

戏,那很远就能听到的铿锵有力的锣鼓声,那优美的弦子声、乐器声,好像离我们越来越远,隐隐约约……迟早会听不到,或遗忘在昨日的记忆里。

戏,是中华民族艺术中的瑰宝,是民间传统文化中的灵魂。老家的戏,以古典的形式,精湛的艺术,魅力的表演,让家乡人留恋往返,回味无穷。我呼吁,留着国粹,传承戏曲艺术,弘扬传统文化,时不我待,刻不容缓!

作者简介:陈明道,网名乐悠悠,南阳市直单位公务员,高级农艺师。长期从事科技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工作,已退休。爱好文学,偶有灵感,亦拙文弄字,抒怀情感;以流年碎影为主题,没事找事,老有所益,颐养身心,自娱自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