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肉不忍屠牛(不如西邻之禴祭)
估计对传统文化比较熟悉的,对于这句话不会陌生。
但是,到底啥意思?我们在具体生活中有什么启示呢?
今天,不周山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来源于《周易》既济章节,原文:
九五: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实受其福。
同时,孔子又解释道:
象曰: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时也,实受其福,吉大来也。
这两个必须要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理解这句话。
在理解这句话之前,先了解一个词,这个估计大家比较陌生:
禴祭:
禴,读音yuè,通礿。
禴,夏祭名。
禴祭是古代君王具有的祭礼。春祭曰祠,夏祭曰禴,秋祭曰尝,冬祭曰烝。
又夏商时代一般是春祭,周代改为夏祭。
总之,大家理解禴祭是对祖先的祭祀就行了,一般禴祭不会讲大排场,诚意到了就行了。
王弼(就是那个注解老子《道德经》的牛人,侍奉三国曹氏的大臣,曹氏被司马氏取代后,王弼也就郁郁而终了,只活了23岁,甚是可惜)注:“牛,祭之盛者;禴,祭之薄者。“
禴这个字,现代已经不用了,而且我查一下甲骨文,没有这个字,不过《道德经》中有个词叫橐龠,也就是风箱的意思,而龠是一种管乐,来源于吹风管,虽然不是官方乐器,一直活跃在民族、民间中,至少八千年了。
如果从字本身来说,古代禴祭,应该是既有音乐又有祭品的祭祖活动吧。
而且周礼非常重视音乐哟,这个通过孔子的言论就能看得出来。
言归正传,还是来解释这句话的意思吧:
大致意思是:东邻杀牛进行祭祀,反而不如西邻的简单祭祀,实在而受到福佑。
而孔子解释的意思是:东邻杀牛进行祭祀,不如西邻按时(或者选择好时机)献祭虔诚。实在而受到福佑,所以吉祥会源源不断涌来。
综合两个意思,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我们无论祭祀祖先也好,做任何事情也好,没有必要大兴土木,不要只讲排场和做表面文章,而是要虔诚和选好时机。
这里不周山举例说明一下:
比如送礼吧,我们送的礼不一定多大,但是有两点很重要:一是送到心坎上,二是选择送礼的时机很重要,趁别人高兴的时候,或者急切需要的时候,是最佳选择。
当然还有一个典故是这样说的:
纣王用杀牛来祭先祖与天神,虽然隆重但却没有得到福佑;
周朝只用简单的祭品献祭反而得到了福佑,结果周朝灭掉了商。
通过上面的这一通解释,估计你有所感悟了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