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中学创新班(南开大学附属中学创新驱动)

南开中学创新班(南开大学附属中学创新驱动)(1)

不一样的教育新闻,不一样的解读视角,深受家长和老师欢迎的教育咨询平台。加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撰文 制作:每日新报主笔记者 刘德胜

欢迎朋友圈各种姿势的分享

身边的好学校

南开中学创新班(南开大学附属中学创新驱动)(2)

新高考改革,如何建设符合学校发展、满足学生需求、挖掘教师潜能的课程体系与课程群,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所学校的内驱力和发展力。作为市级重点中学,南开大学附属中学十余年来始终围绕“一轴两翼”办学思路持续创新,不断深化“一轴两翼”架构下的“允公博雅”和“允能智慧”课程,并引入“书院制”教学概念,全力打造“允公博雅”文学院与“允能智慧”理学院,探索新型的师生交流方式。与此同时,通过规划生涯发展课程,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丰富学生多维有序课程体验,为学生规划与主动发展奠定基础。在“允公博雅”课程建构中,学校以图书馆为阵地,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学习与传承交融为切入点,努力打破学科壁垒,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智能终端不断引领创新

艺术展开创校馆合作新模式

南开中学创新班(南开大学附属中学创新驱动)(3)

12余万册藏书量、向学生定时开放WIFI资源、添置多台中文在线电子图书借阅机、打造云资源数字图书馆,组建“书之翼”志愿者服务队,实践于书籍借阅管理、编目、顺架、归架等环节……被评为“全国最美书屋”的南开大学附属中学图书馆,在图书借阅这一基础功能上不断加强软硬件实力,从形式到内容上实现了多次飞跃。记者发现,近一年来图书馆又相继引入了人脸识别自主借阅系统、自助图书杀菌机、智能朗读厅等智能化终端设备,通过技术创新,为“允公博雅”课程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广阔舞台。

南开中学创新班(南开大学附属中学创新驱动)(4)

南开中学创新班(南开大学附属中学创新驱动)(5)

南开中学创新班(南开大学附属中学创新驱动)(6)

先后引入人脸识别自主借阅系统、自助图书杀菌机、智能朗读厅等智能化终端设备

与此同时,图书馆将一楼共享空间提升为艺术展览区,已成功策划学生作品展、山海经形象艺术展、竹编技艺展等展出活动,实现了学生与大师的时空对话。2018年4月,学校与李叔同故居纪念馆联合举办《一代人师——严修生平展》,校馆双方从学生兴趣出发,实现优势互补,为提升展览与教育的深度契合共谋良策,开创了校馆合作的新模式。记者了解到,杨柳青木板年画展也即将在这里举行,将进一步丰富学生视野。

南开中学创新班(南开大学附属中学创新驱动)(7)

与李叔同故居纪念馆联合举办《一代人师——严修生平展》

打造非遗特色校本课程

专家学者登上“公能讲坛”

南开中学创新班(南开大学附属中学创新驱动)(8)

钱利淮竹编技艺展

“竹编技艺展上,我们非常荣幸接到传承人钱利淮老师,他从浙江乌镇远道而来,不仅带来了个人艺术精品,还走进了图书馆的课堂,指导参加竹编技艺体验的学生手编竹发簪,作为母亲节的献礼。”图书馆徐超老师表示,正是这次有益的尝试,开启了南开大学附属中学“允公博雅”课程体系以学校图书馆为主阵地,打造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校本课程的探索之路。近两年来,传统草木染、古法造纸、竹编、中国结等非遗课程在这里相继开展,激发了学生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

南开中学创新班(南开大学附属中学创新驱动)(9)

谭汝为教授主题讲座

此外,学校还借助南开大学、南开区图书馆南开大讲堂等校外资源,全力打造“允公博雅公开课程”。2018年5月,教育部汉语能力测试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天津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委员、天津市语言学会顾问、天津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谭汝为教授,以“古典诗词意境分析”为题,为七年级同学们进行专题讲座。谭先生以诗词育人,寓教于乐,提出了“求真、向善、趋美”的人生要求。而南开大学一大批专家学者,也相继登上图书馆“公能讲坛”,让学生足不出户,便可提升人文素质,激发爱国情怀。

非遗专用教室落成

浸入式感受传统技艺之美

南开中学创新班(南开大学附属中学创新驱动)(10)

“非遗工坊”专用教室

如何进一步深挖学校图书馆资源与功能,最大程度提升“允公博雅”课程体系的含金量?南开大学附属中学没有停止脚步。经过两年多的筹备、设计、规划、实地走访考察非遗项目和非遗传承人等工作,一间占地170平米,分为项目展示区、传习区、传承人三个板块的非遗专用教室日前投入使用,实现了南开大学附属中学从打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校本课程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传承基地的跨越。走进这里,学生们通过实物展示与文字讲解,既可以了解到活字印刷、青瓷、扎染、竹编等中国非遗项目,也能与杨柳青年画、风筝魏、泥人张等极具天津本地符号的非遗项目面对面。更为重要的是,学校还聘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和专业教师在现场操作指导学生,让学生通过实践感受每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文化历史、工艺特点和艺术魅力。

南开中学创新班(南开大学附属中学创新驱动)(11)

南开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吕国强表示,书院制教学是专业教学、素质拓展和研究性学习的优选方式,通过在“允公博雅”文学院与“允能智慧”理学院的学习与实践,同学们在实现核心素养能力最大彰显的同时,也完成了品格的打造。今后,学校还将持续探索校园图书馆作为实践“允公博雅”课程体系的成长路径,采用多样形式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让学生们感受优秀传统文化魅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让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得以传承、延续、发展。

南开中学创新班(南开大学附属中学创新驱动)(12)

本文刊登于《每日新报》2019年6月23日12版

南开中学创新班(南开大学附属中学创新驱动)(13)

南开中学创新班(南开大学附属中学创新驱动)(14)

天津家长互助团

新教育微信平台万名家长互动新阵地!

资讯更及时、资源更丰富、活动更好玩!

邀你一起活捉小编、有问必答、红包开抢!

南开中学创新班(南开大学附属中学创新驱动)(15)

长按指纹 > 识别图中二维码 > 添加关注

限时开放 等你归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