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妆容一出别的妆容就不好看了(古代眉妆大盘点)

人们都说眉目传情。眉,被称作“七情之虹”,总是在悄无声息中传达人们的内心声音。所以,自古至今人们都重视眉毛的美,眉妆在我国古代的地位远高于眼妆。时至今日,人们依然用“黛眉”、“蛾眉”、“美眉”形容美女。可见,人们对于眉之美的追求,从未止步。

1

早在周代的典籍中就可以找到关于眉妆的记录,可以说眉妆是有关化妆的记载中出现最早的。春秋时著名美女庄姜,《诗经》中对她的描述“螓首蛾眉,巧笑倩兮”。她的眉毛如蚕蛾触须,细长而弯曲。从此蛾眉成为历代女子费尽心机追求的美。时至今日,“蛾眉”依然是美女的代称。先秦女性对蛾眉的推崇,可能来源于远古时期对蚕蛾的崇拜。毕竟蚕丝是是人们的服装原料来源。当时的眉笔制作也简单粗暴,一个烧焦的柳枝就成了爆款眉笔。画眉的第一步是先刮掉原有的眉毛,然后再创作全新的的眉毛,只有这样才能从全方位修整眉毛,给眉妆提供无限可能。

古风妆容一出别的妆容就不好看了(古代眉妆大盘点)(1)

《芈月传》剧照

战国时,蛾眉的流行范围进一步扩大。屈原在《离骚》中写:“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可见当时,蛾眉已然成为美女的标志。当时的时尚女性如果想要尝试蛾眉,需要借助前沿化妆品“黛”。“黛”是一种青黑色的矿物,将其碾碎成粉,便可制成画眉的颜料,专供女子画眉。这一时期,女子化妆遵循的美学标准时“粉白黛黑”。正是借助于“黛”。女子们才能够从“蛾眉曼只”、“曲眉规只”到“青色直眉”。

2

汉代是眉妆流行史的重要一页。这一时期,不仅蛾眉依然流行,还催生出长眉、八字眉、愁眉、远山眉等眉形。长眉是这一时期眉妆的基本款。它脱胎于传统的蛾眉,但更为修长。长安大V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就有“长眉连娟”之语。司马相如的夫人卓文君则始终为远山眉代言。《西京杂记》中记载:“司马相如妻文君,眉色如望远山,时人效画远山眉。”这种眉妆以颜色得名,色如远山,翠绿绵长。此外,长眉还衍生出八字眉,眉头抬高,眉梢压低,状如“八”字。它的流行离不开幕后推手汉武帝,他曾以至高无上的皇权下令汉宫女子人人都画八字眉。

古风妆容一出别的妆容就不好看了(古代眉妆大盘点)(2)

《美人心计》剧照

不仅汉武帝爱美眉,汉朝官员也是画眉小能手。京兆尹张敞因为为夫人画眉甚至被史书记载,成为千年来夫妻恩爱的典范。《汉书·张敞传》记载:“又为妇画眉,长安中传张京兆眉怃。”这一事件后来入围古代四大风流韵事之一,画眉这一动作开始添上了爱情色彩。以至于千年之后,依然有诗句“妆罢低头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3

魏晋南北朝时,蛾眉与长眉的流行大佬地位依然不可挑战,而且愈加修长。《妆台记》中记载“魏武帝令宫人扫青黛眉,连头眉,一画连心细长,谓之仙蛾妆;齐梁间多效之”。南朝梁沈约在诗中描述:“小妇独无事,对镜画蛾眉。”吴均在《与柳恽相赠答》诗也曾描写“纤腰曳广袖,半额画长蛾”。蛾眉的流行从画作中也可察觉,东晋画家顾恺之的传世之作《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中,画中女子便多是蛾眉。

古风妆容一出别的妆容就不好看了(古代眉妆大盘点)(3)

《女史箴图》

虽然魏晋时期眉型单一,但是眉色却摆脱了传统绿色的桎梏,出现了大胆跳脱的黄色,“黄眉墨妆”便诞生于此时。明田艺蘅《留青日札》记载:“后周静帝令宫人黄眉墨妆。”《隋书·五行志上》也载有;“后周大象元年,朝士不得佩绶,妇人墨妆黄眉。”这种风格眉妆受到外来文化鲜明的影响,尤其是佛教在中华大地流行后,佛教妆容被善男信女所推崇。

北周庾信在《镜赋》中描写了贵妇梳妆的过程:“鬓齐故掠,眉平犹剃,飞花砧子,次第须安,朱开锦蹋,黛蘸油檀,脂和甲煎,泽渍香兰。”这一时期,画眉的工具依然是“石黛”。《玉台新咏序》中有“南都石黛,最发双蛾”之句。南北朝女子使用石黛时又精致了一些,她们把黛放在黛砚上,用砚杵慢慢研磨成粉,用水中和,最后涂到眉上。

古风妆容一出别的妆容就不好看了(古代眉妆大盘点)(4)

《陆贞传奇》剧照

4

隋朝时期,画眉的原料出现重大变革,进口原料螺子黛被往来西域的商贩人肉代购而来。这款高定奢侈化妆品原产地波斯国的,以使用方便而著称。化妆时只用取出一小块,蘸水后即可使用,备受大隋网红喜爱。颜师古在《隋遗录》记载:“(吴)绛仙善画长蛾眉,……由是殿脚女争效为长蛾眉,司官吏日给螺子黛五斛,号为蛾绿螺子黛,出波斯国,每颗值十金。”螺子黛凭借画眉奇效,价格一路飙升,竟然每颗十金。虽然昂贵,但是没关系,宫人的螺子黛由隋炀帝买单。从那时起,人们便明白,美是靠钱堆砌出来的。

唐朝时古代眉妆迎来了巅峰,是我国眉妆最丰富的时期,可谓变幻莫测,登峰造极。无论是长短、粗细,还是曲直、浓淡,唐朝的美妆师们都一网打尽,彻底突破了人们的认知边界。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大唐艺人画不出的,并且还都取了一个文雅的名字。额头已然成了大唐女性展现自我的画纸,她们用造型各异的眉,将对美的追求展现得淋漓尽致。

初唐时期,眉妆还多沿袭前朝特点。女子们偏爱修长又稍弯的眉形,如后世如雷贯耳的柳叶眉、弯如新月的月眉。到了武则天时期,细眉的审美神圣标准被突破。大唐的开放与包容,使眉妆从细长转型为阔短的阶段。所以,这一时期阔眉成为大女主的象征。她们崇尚长、阔、浓,远远望去甚至比眼睛还要醒目。

古风妆容一出别的妆容就不好看了(古代眉妆大盘点)(5)

《狄仁杰》剧照

为了达到眉毛的宽阔效果,唐代美妆师掌握了一项全新技能“去眉开额”,即把眉毛全部刮去,并且剃掉部分额头上方的头发。画眉时,画在高于原先眉毛位置之上,呈现出雍容华贵的仪态。元稹便喜欢短眉,曾说“莫画长眉画短眉”。唐代仕女画中,常见“阔眉”女子,可见这种眉妆的风行程度。张萱的传世名画《捣练图》中便画有这种形象。

古风妆容一出别的妆容就不好看了(古代眉妆大盘点)(6)

《捣练图》

盛唐时期的眉妆又回归传统审美,眉形细长且淡,如远山眉、青黛眉等。但是此时的眉形远不止此,大唐艺术家门面担当唐玄宗爱眉成瘾,曾“令画工画十眉图。一曰鸳鸯眉,又名八字眉;二曰小山眉,又名远山眉;三曰五岳眉;四曰三峰眉;五曰垂珠眉;六曰月稜眉,又名却月眉;七曰分梢眉;八曰逐烟眉;九曰拂云眉,又名横烟眉;十曰倒晕眉”。皇帝亲自下令统一眉形标准,这也是创了眉妆届的大记录。

古风妆容一出别的妆容就不好看了(古代眉妆大盘点)(7)

《王朝的女人》剧照

中唐时期,汉朝的八字眉迎来了复兴。这种复古眉妆深得大唐女子们的欢心,无论是宫廷贵妇还是百姓女子都流行这款眉妆。当然它也赢得了文艺界人士的青睐,李商隐在诗中写:“寿阳公主嫁时妆,八字宫眉额捧黄。”周昉所作的《纨扇仕女图》中就有描绘了这种妆容。晚唐时期,随着社会风气变得浮夸,武则天时的阔眉又一次迎来春天。其中,最为知名的就是桂叶眉,形似桂叶,又阔又浓。

5

元朝,时尚的策源地中原地区被游牧民族占领。少数民族统治下,传统的眉妆渐渐从人们脸上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字眉。那时的一字眉以细长平齐为主,不像现在少女们脸上粗如蜡笔小新的一字眉。此外,蛾眉的画法自然不能丢。《三风十衍记》记载:“窈窕淑女,淡扫蛾眉,以相矜尚而已”。

古风妆容一出别的妆容就不好看了(古代眉妆大盘点)(8)

明清时期,受程朱理学影响。人们的眉妆变得愈加恬淡,眉妆的发展延续了元朝细长的风格,稍有弯曲,缺乏新意。明代多位皇后画像中多见稍弯且细的娥眉。此时的修眉的方法已经不需要古早的用碳枝烧,一般用线绞或用刀削即可。修完眉之后才能画眉。

清朝时女子的地位进一步下降,彻底成为了男性的附庸。这一时期的女子道德上讲究三从四德,妆容上讲求宁静恬淡,大胆热烈成为禁忌。清朝女子们只能以纤细弯曲长眉为美,以纤弱来取悦男性。曹雪芹笔下才高气傲的林黛玉的眉妆便是“两弯似盛非盛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即便在清代女诗人笔下,眉也是以细长为美。徐昭华在《月下赠商云衣和韵》所作“羡尔双蛾似初月,不须相待画眉人”

古风妆容一出别的妆容就不好看了(古代眉妆大盘点)(9)

《红楼梦》剧照

如今,各大平台美妆博主的眉妆教程应接不暇。那些对着镜子修整眉毛的年轻女孩,像极了千百年前对着铜镜画黛眉妆的女子。尽管她们不属于同一个时代,但美是跨越世纪不变的语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