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地僧武功怎么来的(扫地僧的原型是谁)

金庸小说中创造出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人物形象,比如岳不群和左冷禅,甚至为东南亚某些国家的政客用于指责政敌的卑鄙与阴险,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扫地僧武功怎么来的?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扫地僧武功怎么来的(扫地僧的原型是谁)

扫地僧武功怎么来的

金庸小说中创造出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人物形象,比如岳不群和左冷禅,甚至为东南亚某些国家的政客用于指责政敌的卑鄙与阴险。

又比如在技术领域,很多默默无闻埋头苦干,实际却有深厚专业造诣的人,经常会被称为扫地僧。

扫地僧有多平凡?

平凡到连个确切的名字和武学来源都没有。

张三丰的师父也是默默无闻吧?可是大家至少知道他叫觉远和尚,知道他的武功叫九阳神功;在丐帮揭穿假冒史火龙者真相的黄衫女子,从她隐居深山,会九阴白骨爪,以及以杨为姓,大致能推断是杨过后人……

然而唯有扫地僧,不仅姓甚名谁说不上来,甚至连武功渊源也不得而知。

只知道他佛学造诣不凡,生性悲天悯人,谦卑自守,在少林寺隐居四十余年,甘居杂役角色。

剧照

扫地僧的得名,在《天龙八部》第43章:

只见窗外走廊之上,一个身穿青袍的枯瘦僧人拿着一把扫帚,正在弓身扫地。这僧人年纪不小,稀稀疏疏的几根长须已然全白,行动迟缓,有气没力,不似身有武功的模样。

不仅形象平凡普通,毫不出众,身份地位,也是普通之极。

玄生、玄灭、玄垢、玄净均想:“这位老僧服色打扮,乃是本寺操执杂役的服事僧,怎能有如此见识修为?”服事僧虽是少林寺僧人,但只剃度而不拜师、不传武功、不修禅定、不列“玄、慧、虚、空”的辈份排行,除了诵经拜佛之外,只作些烧火、种田、洒扫、土木粗活。玄生等都是寺中第一等高僧,不识此僧,倒也并不希奇,只是听他吐属高雅,识见卓超,都不由得暗暗纳罕。

但是偏偏就是这么一个不显眼的老僧,却堪称是整部《天龙八部》里面,武功最为高强的一个角色。

无论是萧峰、慕容复,还是他们的父亲,在少林寺中浸淫武学三十年的萧远山、慕容博,都无法与之匹敌。

剧照

如果不是因为这一系列的变故,恐怕扫地僧一辈子也无法为人所知。

熟悉佛教掌故的读者应该会从扫地僧身上依稀看到一位释迦牟尼佛亲传弟子的身影——周利槃陀伽尊者。

周利槃陀伽,汉译名叫做“小路”。

小路尊者在佛的诸多弟子中,是唯一一个在扫地中悟道,而非禅坐中悟道的阿罗汉。

来源网络

小路尊者的哥哥叫做摩诃槃陀伽,也就是大路的意思。

两位尊者都是在路边出生,因此得名。

大路尊者十分聪明,在佛陀座下出家之前便有五百弟子,出家后不久就证得阿罗汉。在汉传佛教传说的十六罗汉中排行第十。

小路尊者得知自己哥哥在佛陀座下修行证得阿罗汉,便也希望跟随出家。

可是等他出家后,人们却发现,这个新出家的沙弥,连一些最简单的偈颂都记不住。倒不是他不勤苦努力,而是尽力背诵也记不住。

在人们纷纷放弃了教导他时,佛陀并不放弃。

佛陀教他每天扫地,往左扫时念扫,往右扫时念帚。也不知过了多久,他就这样默默地扫啊扫,一边扫一边念,一边念一边思考佛教的禅理。

日复一日的打扫,小路尊者忽然深刻领悟到,佛教的义理智慧好比扫把,心中的贪嗔痴好比地上的污秽,用这样的智慧可以扫干净心里的贪嗔痴。

最终他证得了阿罗汉,经中说他“能化形体作若干变”,可谓得到神通变化的自在。

来源网络

扫地僧在面对修习少林武功的群豪时不断强调,没有对佛法有深刻领悟,是无法通达少林72绝技的,强行修习多门武艺甚至有害无益,而少林僧人多半都是本末倒置了。

扫地僧是怎么领悟如此高深佛理的呢?

像虚竹、段誉那样埋头故纸堆当然是不成的。这二人都算是博览群书——至少在佛典里面是如此了,但却未免停留在字面上。

如果我们回过头看一下扫地僧的原型,周利槃陀伽尊者的故事,不难发现,对着书本冥思苦想,恐怕不是最好的思考方式,把深刻的哲学义理带到生活中去,甚至在生活中体会、实践、验证这些哲理,才是最合适的道路。

剧照

中后期的金庸小说大抵如此,跟以往讲究武学来源的正统,招式的精奇,或者内功的雄浑不同,中后期金庸小说中的顶层武侠人物,都是需要有哲学层面的深刻领悟,才能高屋建瓴地把武术练习到高深微妙的地步。

杨过的黯然销魂掌,令狐冲的独孤九剑,乃至扫地僧的武功,他们的共同点都在于武术的运用者对于武术背后哲学的深刻把握。

侠客的拳脚与精神,武术的招式与哲学,在不同的维度上,共同构筑了武侠文化的多彩与深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