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和博弈如何走向共赢(零和博弈让对手琢磨不透)

“人活着,不要把一切看得太重了很多东西,不是你争,就能争来的你越是在乎什么,什么就折磨你,你越是看重什么,什么就会失去”,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零和博弈如何走向共赢?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零和博弈如何走向共赢(零和博弈让对手琢磨不透)

零和博弈如何走向共赢

“人活着,不要把一切看得太重了。很多东西,不是你争,就能争来的。你越是在乎什么,什么就折磨你,你越是看重什么,什么就会失去。”

开篇用一句鸡汤来说明本篇的内容。

在财产分割当中,提到了用先切后选法来解决离婚时的财产分割,但是这种方法在运用的时候有一个前提,就是双方对对方都有足够的了解。也就是说,一方的信息一旦被对方所了解,对手可能会对这种信息优势来为他获得更多的利益,从而减少己方的损失,但是这也意味着另一方会受到更大的损失。

因此,在零和博弈的时候,一旦双方意识到信息非常重要,甚至会影响自身利益的话,都会想办法来隐藏信息。

对于这个问题,让自己在多种策略当中随机选择,让对方捉摸不透,没办法对自己的选择做出判断就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而这就叫混合策略。

混合策略,最常用的场景就是打牌,在90年代最出名的电影周润发的《赌神》绝对占有一席之地。电影中,赌神为了误导对手,在最近几百次的赌局中,每当关键时刻特意加了摸戒指的动作。这样一个细微的小动作,就是对手认为能够打败他的关键。

其实在赌局中,人们一般拿到了好牌,在脸上会露出明显高兴的表情,或者在拿到了烂牌,脸上会露出沮丧的表情。那么对手就可以通过脸上的表情来判断你你手中的牌,因为普通人想精确的控制面部肌肉,除了演技精湛的演员外,一般人很难做到。所以这样的话,要怎么避免这种情况呢?那就是面无表情。

但是,也有很多久经沙场的赌场老手甚至能够通过眼睛来观察。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确实,有人研究过,在你拿到好牌时,眼睛的瞳孔就会放大,拿到差牌时,眼睛的瞳孔就会变小,所以说精明的赌徒不仅仅是是会观察对手的面部表情,还会观察对手的眼睛,那么这样应该怎么办?很简单,带墨镜。

当这样刻意控制自己以后,对手肯定不会轻易从你的面部表情及眼睛上获取到更多的信息,类似于《赌神》的场景真的在现实生活中出现过。

一位博弈论专家克里斯佛格森教授,也是世界扑克界的高手,曾经在全球各地的扑克大赛获得冠军,他获得冠军的秘诀就是将博弈论当中的混合策略思想充分运用到打扑克的过程中去。

他认为在扑克比赛当中,要想取得好成绩,赢得对手,最关键的就是要读懂对手,根据对手的行为发现对手的牌面信息,同时还要想办法隐藏自己的信息。

比如在一次扑克比赛中,他注意到他的对手,在打扑克的时候会吃零食,他通过翻阅以往的比赛录像时,发现对手拿到一手好牌的时候,会在吃零食的时候把夹心饼干掰开来吃,其他的时候不会,只有拿到特别好的牌才会有这个特别细微的动作。

那么佛格森就通过这个细微的动作来判断对手的牌面信息,遇到对手拿到大牌时,他就选择不跟牌来减少自己的损失。同时他也想办法隐藏自己的信息,戴眼镜,戴宽边的牛仔帽子,不让对手观察到自己面部和眼睛的细微变化。

这就是我们说的在一些零和博弈中,混合策略的使用。当然这只是生活中的一些例子,在国与国的较量中,往往也会出现最典型竞争最激烈的零和博弈。

说到战争,就不得不提老祖宗留下的一部兵法《孙子兵法》。《孙子兵法》开篇就提到:兵者,诡道也。意思是说战争讲究的是阴谋诡计,强调的是变化,要用各种手段来迷惑自己,让对手不知道你下一步要干什么。

在孙子兵法当中的叙事篇中有这么一句话,“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在孙子兵法虚实篇中,他所讲的形的含义指的就是指挥作战时候的一种策略模式。他的意思是,你指挥打仗的时候,作战的这种策略要像水一样,避高走下,避开敌人的精锐之师,攻击其虚弱的地方,最关键的是没有特定的模式能够让对方掌握住,这样的话就算得上是用兵如神。换句话说,就是说在指挥打仗的时候,最高境界应该是没有模式可循。

而在这方面,历史上的案例很多,这里只给大家举一个例子,由我国第一代领导人毛主席领导的四渡赤水,有兴趣的大家可以自行搜索查查看,非常巧妙的一战,把国民党耍得团团转。毛主席可以说把这种变化无常的战争艺术发挥到了极致。

混合策略的核心,我刚才提到了,就是尽可能让自己行为变得随机,要想让自己的行为或者策略选择变得随机,其实有一个隐含的前提,就是你在博弈的过程中有多个策略可以选择。

但是有的时候在我们博弈的时候,有可能你没有这么多策略,特别是前面提过的,在实力差别特别大的时候,有没有足够的策略能够进行随机选择的话,我们又该如何做出正确的决策呢?

且听下回分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