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教育方法8岁男(讨好是父母对孩子侵略的结果)

育儿教育方法8岁男(讨好是父母对孩子侵略的结果)(1)

文/37度暖爸

友情提示:案例均经过加工,请勿对号入座!其次,心理学更多是探讨概率、可能、某种倾向而不是绝对化。上一篇关于讨好的内容因为担心篇幅过长影响观感,没有将观点全部写完,这一篇内容作为上一篇的补充吧。(传送门:父母4种行为易养出讨好的娃,卑微怯懦,行走在关系中的情感乞丐)

育儿教育方法8岁男(讨好是父母对孩子侵略的结果)(2)

自卑,是讨好的诱因之一。阿德勒认为:人类自卑与生俱来,因为出生后身体孱弱,无法靠自己独立存活,所以必须依靠成人的帮助才能生存下去,因此就会产生自卑。父母和子女在身体、经济、智力等多方面的巨大差异,如果照顾不当,孩子的原始自卑容易激活,进而造成讨好。

鲍尔比的依恋理论认为在个体和依恋对象的实际交往中形成了个体和看护者之间的内部工作模式,这种内部工作模型是对早期依恋经验的内部表征,而这种依恋的内部表征又成为幼儿建立有关自我与他人概念“内在工作模型”的原型。

育儿教育方法8岁男(讨好是父母对孩子侵略的结果)(3)

上面的话有点拗口,用大白话来说:孩子和父母相处过程中,建立了依恋模式,这种依恋模式会变成自动化的人际关系相处模式。结合这篇内容的主题来说:讨好也是在和父母相处过程中形成的,或者说是父母赋予了孩子讨好。

简而言之,人类幼崽需要父母亲的照顾才能存活。如果父母在照顾孩子(双向互动)过程中,存在:过度指责、与他人比较、有条件的爱等行为,会让孩子内化出一种不合理认知:父母掌握着生存资源,我必须要通过讨好,才能让父母喜欢我,换取更多、更优质的生存资源和更宽松的人际关系环境。

讨好娃的背后一定有控制欲强烈的父亲或母亲,如题所示:过强的控制欲是对孩子的侵略!

育儿教育方法8岁男(讨好是父母对孩子侵略的结果)(4)

控制欲是人与生俱来的,控制可以增加一个人的安全感,即:确定感和掌控感,反过来说,控制欲强的人,在安全感方面一般都会有缺失。在育儿互动中控制也必然会存在,如果父母控制欲过强实际上是对孩子边界感的一种侵犯。

简单来说,可以把边界感想象成国界线,在人际关系中能区分什么是你的,什么是我的。边界感模糊的人,要么会很累,要么会对他人造成侵犯。

育儿教育方法8岁男(讨好是父母对孩子侵略的结果)(5)

举个例子来说明:

  1. 邻居家做饭经常缺盐少醋,总到你家来借,甚至毫不客气有种将你家当成自己家的感觉。这对你的家庭来说,就是一种侵犯。
  2. 朋友的婚姻关系出现问题,每天都要和你聊很长时间,甚至还会拉着你陪着喝酒、吃饭、逛街、散心......如果你的边界感模糊,不懂拒绝,自己就会很累,家庭和工作也会受到影响。

我想你读到这里应该清楚了:控制,让我们和孩子的边界感模糊,不尊重孩子的感受,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如果孩子没有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那么父母就不高兴了。暴躁些家长会指责、打骂;温柔些的家长会喋喋不休地说教,其目的都是为了让孩子能够“听话”。

育儿教育方法8岁男(讨好是父母对孩子侵略的结果)(6)

在我的工作经历中,有四类父母存在控制欲过强的概率较高:司法从业者(如:律师、法官、检察官、警察等)、教师、医生、单位一把手(领导阶层)。因为这些人在工作中是“说了算”的人,回家之后也比较容易把工作作风带进家中。

控制欲过强的父母,常常会忽视孩子的感受,轻则让孩子感觉到情绪压抑、不允许表达自由的意志。严重一点的,会造成讨好,甚至压抑生命力。

育儿教育方法8岁男(讨好是父母对孩子侵略的结果)(7)

在去年,接触过一位在医院工作的妈妈。因为孩子早产,认为孩子身体弱,限制孩子各项体育和户外活动,夏天任何“冰”的东西,也不让孩子吃。可是,他的孩子明显比同龄孩子要瘦弱,注意力发展也相对滞后。妈妈的初心是好的,担心儿子体弱,但过强的控制欲行为反而压制了孩子的生命力。在妈妈“精心”的照顾下,如她所愿,儿子真的各个方面都表现很弱。

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不仅仅需要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也同样需要被尊重。被尊重、认同、肯定、鼓励、表扬,是每个人的需求,如果孩子在家中无法获得精神满足,就会向外求。

育儿教育方法8岁男(讨好是父母对孩子侵略的结果)(8)

如果,在家中孩子因为控制而变得讨好,那么他在外面也大概率是这样。因为孩子已经内化了一套自动化的人际关系处理模式,有些事情来不及思考大脑就已经做出了反应。

育儿教育方法8岁男(讨好是父母对孩子侵略的结果)(9)

讨好的人也是没有边界感的,抱持着好的初心,侵犯他人边界,常常会出现帮忙帮过头的现象。讨好的人,对自己的边界感模糊,也会邀请别人来侵犯自己。

举个例子:当遭遇不公正待遇之后,常常做内归因“是我不好/都是我的错”。因此,侵犯方没有付出任何成本,再下一次就会变本加厉。这个道理,就和家暴是一样的:家暴只有第一次和无数次。

讨好者一方面看起来很弱小(你侵犯我是我的错),另一方面常常侵犯他人边界(我侵犯你是我的错)。所以,讨好者在关系中越是讨好,越是得不到尊重,关系也是越来越紧张。

育儿教育方法8岁男(讨好是父母对孩子侵略的结果)(10)

首先,因为人类社会和动物世界一样存在竞争,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同样适用人类社会。其次,讨好的人因为在家中得不到父母的尊重,所以也不懂得自尊。这两方面的因素和讨好者的行事风格叠加在一起,让讨好者在关系中举步维艰。

每次我看到例如“孩子,你必须略带锋芒”之类的内容,我总想吐槽:讲的道理是没错,但是一个人已经形成自动化的思维模式,没有被看见,没有觉察,没人引导,很难自己走出来。

育儿教育方法8岁男(讨好是父母对孩子侵略的结果)(11)

如果你已经发现孩子在外/在家有刻意的讨好,如果你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发展出讨好的人格特质,那么就请学会:

  1. 划清边界线,能清晰区分什么是孩子的,什么是自己的,不仅仅是物质,也包括空间、时间、事件。能建立清晰的边界感,尊重也就会被完美体现。
  2. 降低控制欲,是尊重孩子,建立边界感的前提。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需要父母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自己的兴趣方面,别总是盯着孩子;另一方面需要父母时常觉察:我要求孩子的事情,是满足了谁的需要?

这种觉察也是建立边界感的过程,当你能分清楚是满足了谁的需要,控制欲会减低,边界感也会变清晰。

结语:我想将教授我萨提亚课程的老师,在第一次课说的第一句话,送给你:家之全人、国之栋梁。全人,指的就是人格健全之人,这样的人,自然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作为父母需要像农夫一样,给作物(孩子)提供生长必须的阳光、营养、温度、土壤,而不是像雕刻匠人一般,斧凿刀刻制作艺术品。

相关阅读:

孩子的讨好,到底在讨好什么?一位妈妈的泣诉,让我心疼

35岁男人自述:儿时讨好父母,长大讨好老板,升职加薪却与我无关

讨好的娃都是好孩子,共情能力强,父母做好3点劣势变优势

父爱如山沉重冰冷:爸,我不想再讨好你!我走了,愿你余生安好

父母4种行为易养出讨好的娃,卑微怯懦,行走在关系中的情感乞丐

育儿心理学:乖是对权威的恐惧,忽视自己的讨好,和被压抑的渴望


如有疑问,欢迎留言或私信,有问必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