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不黄俗话说163儿郎伟(草不黄俗话说163儿郎伟)

草不黄俗话说163儿郎伟(草不黄俗话说163儿郎伟)(1)

儿郎伟!我国家膺三灵之眷命,革五代之荒屯。(宋欧阳修《醴泉观本观三门上梁文》)

儿郎伟抛梁东……

儿郎伟抛梁西……

儿郎伟抛梁南……

儿郎伟抛梁北……

儿郎伟抛梁上……

儿郎伟抛梁下……(宋苏轼《白鹤新居上梁文》)

过去,新房建设中,安装房屋大梁时 ,称为“上梁”;上梁要请文士撰写“上梁文”。据宋王应麟《困学纪闻》卷二〇载,上梁文最早见于北魏温子升《阊阖门上梁文》,《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卷一百三十五(《经济汇编·考功典·两柱部·艺文一》)引温氏文,里面没有“儿郎伟”之语:

维王建国,配彼太微,大君有命,高门启扉,良辰是简,穆卜无违,雕梁乃架,绮翼斯飞,八龙杳杳,九重巍巍,居宸纳祜,就日垂衣,一人有庆,四海攸归。

一、儿郎伟

“儿郎伟”见于唐司空图《障车文》:

儿郎伟,重重祝愿,一一夸张。

“儿郎伟”一词如何解,在宋代就让人疑惑了:

上梁文必言“儿郎伟”,旧不晓其义,或以为唯诺之“唯”,或以为奇伟之“伟”,皆所未安。在敕局时,见元丰中获盗推赏,刑部例皆节元案不改俗语。有陈棘云:“我部领你懑厮逐去”;深州边吉云:“我随你懑去”;懑本音闷,俗音门,犹言辈也。独秦州李德一案云,“自家伟不如今夜去”云。余亚然笑曰:得之矣。所谓儿郎伟者,犹言儿郎懑,盖呼而告之,此关中方言也。(宋楼钥《攻媿集》卷七二 《跋姜氏上梁文稿》)

至今,“儿郎伟”的解释,一般遵楼钥说法。“儿郎伟”主要在“伟”字上,其出现时间在唐代。

二、伟

贞元中,武臣常愿,好作本色语,曾谓余曰:“昔在奉天,为行营都虞候,圣人门都有几个贤郎,他悉如此。”且曰:“奉天城斗许大,更被朱泚吃兵马楦,危如累鸡子。今抛向南衙,被公措大伟龁邓邓把将他官职去。”至永贞初,禹锡为御史监察,见常愿摄事在焉,因谓之曰:更敢道纥邓否?曰:死罪死罪。(《太平广记》卷二六〇“常愿”引《嘉话录》)

按:“被公措大伟龁邓邓把将他官职去”,一般按汪绍楹先生《太平广记》校断句为“被公措大伟。龁邓。邓把将他官职去”,白维国等《近代汉语词典》亦如是。恐当标点为“被公措大伟龁邓邓把将他官职去”。“龁邓邓”与后边的“纥邓〔邓〕”当是一个意思,与“格登登”、“根特特”义近。

此人姓刚名弼,是吕谏堂的门生,专学他老师,清廉得格登登的。(《老残游记》十五)

窟赖儿娘传语窟赖儿爷,窟赖儿自爷去后,直是仡憎儿,每日根特特地笑,勃腾腾地跳。天色汪囊,不要吃温吞蠖托底物事。”(《说郛》卷七引《轩渠录》,北宋开封“有营妇,其夫出戍”,其子名窟赖儿,她“托一教学秀才写书寄夫云)

一个劲儿地、硬生生地、崚嶒地;还有“颤抖、哆嗦”等意思。

《西游记》第二〇回“山门前,有骨都都白云,屹嶝嶝怪石”之“屹嶝嶝”,一般解释为“凹凸不平滑”,其实与“格登登、纥/龁邓邓、根特特”等是关联的。

明代徐渭的《女状元》第四出“门生醉了,纔那上梁文,少六个儿郎伟,可不就是少木兰债一般”之“少六个儿郎伟”,生吞活剥,有点不成话语(六个二郎们)。“伟”当是如下词族的变迁(行→羣→伟)。

行:辈也;行辈。 “于祭者,子行也”郑玄注:“子行,犹子列也。”(《礼记·祭统》)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史记·匈奴列传》)

排行;次第。《广韵·宕韵》:“次第也。”

行者教令僧行闭目。(《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三)

徐问其族姓,女自言曰:“萧姓,行七。”(《聊斋志异·萧七》)

我行二;我小时候的小名就叫着二鞑子。(《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三回)胡郎切,平唐匣。阳部。

羣:《说文·羊部》:“羣,辈也。”

“用其则必有群”孔晁注:“羣,类也。”(《逸周书·周祝》)渠云切,平文羣。举云切。谆部。

伟:后缀。用在代词或指人的名词后面,表示复数,相当于“们”。中原官话。陕西中部。〔东流〕洪惠畴《明代以前之中国方言考略》:“伟,们也,关中方言。如‘儿郎伟’即‘儿郎们’。”(《汉语方言大词典》)

按:《尔雅·释诂》郝懿行义疏:“今登莱人嘉其物曰麾,或曰祎,亦曰伟。”伟,于鬼切,云母。以此推断,“伟”当源于“匣母”(郭锡良《汉字古音表稿》归之入“匣母”。中华书局,2020.7。其《汉字古音手册》归之入“云母”,商务印书馆,2010.8)。因此,“伟”应解释为:

行辈;犹“们”。

三、些 伙 家

(一)些

1.羣。江淮官话如南京,西南官话如重庆“些”可作量词,相当于“羣”:这些娃儿。这些娃儿一个二个长得吂墩儿吂墩儿的。

2.后缀复数。西南方言“客人些”、“你不要小看这帮娃儿些”(成都)、“人些,哪去了”“娃儿些”“书些”(重庆綦江,贵州清镇、沿河)等之“些”,为后缀表示复数,它很可能即是“行→羣→伟”演变后的一个读音(“些”原为“心母”,舌面化后与“行、羣”等喉牙音演变体合流)

(二)伙

1.羣。一伙人。

一伙羊|一伙牛。(江西瑞金、江西赣州蟠龙。客话)

2.后缀。表复数。学生伙咋个吃得这种苦啊。|弟兄伙。

你们常常夸口,全省码头有好多好多,你们哥弟伙有好多好多。(李劼人《死水微澜》)

老的伙该受罪不说了,家务也该倒霉,更不说了。(沙汀《还乡记》六)

广东揭阳(闽语)“大家伙,请注意!婆娘伙买半票,买好票伙请入场,后生伙让老人伙先入”之“伙”,也跟成都话同。

3.川渝的“弟兄家”、“妯娌家”之“家”,同“伙”。

“你们这帮家伙”之“家伙”,为轻蔑之称,当是“家”“伙”演变出来的。

(三)伙些

川渝也说“弟兄伙些”,“伙些”同义复词:你我弟兄伙些,莫讲那么多客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