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诊断思路与基本征象(4种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时机)

经常有家长询问:孩子有先心病,什么时候手术合适?是不是年轻越小,治疗效果越好?

事实上,先心病的手术时机,不宜过早也不宜过晚,应根据孩子的病情和生长发育情况,由专科医生评定,选择比较好的手术时间。下面为大家介绍4种不同先心病类型的大致手术时间:

先天性心脏病诊断思路与基本征象(4种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时机)(1)

(1)单纯的房间隔缺损(ASD)

对于直径<5mmASD,若无临床症状,超声心动图又无右心容量负荷增加,一般不需要急于处理,有自然愈合可能。若在随访中发现ASD 逐渐增大且有右心容量负荷增加,可考虑介入或外科手术治疗。

对于直径>5mm 的ASD,超声心动图往往伴有右心容量负荷增加,但大多数临床症状并不明显,可在2岁后进行介入封堵治疗或外科手术,但尽量不要超过5岁。

如ASD缺损很大,一般不会自然闭合,婴儿期即可出现心功能不全和肺动脉高压的表现,不宜等到1岁后再进行处理,应争取早日外科手术。

(2)单纯的室间隔缺损(VSD)

小型缺损≤5mm, 中型缺损6-9mm,大缺损≥10mm。

小型膜周部或肌部 VSD,可随访观察,看有无自然缩小或闭合可能。一般随访至2-3岁,如不闭合,则需要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

中至大型VSD、伴慢性心衰,内科抗心衰治疗后症状改善者,可在6~12 个月时进行外科手术。

大型VSD、伴肺动脉高压或心功能不全,内科治疗不佳者,应在6个月内手术。

先天性心脏病诊断思路与基本征象(4种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时机)(2)

(3)单纯的动脉导管未闭(PDA)

一般动脉导管在出生后3个月内闭合,部分延迟到6个月。1岁以后基本没有自行闭合的可能。

小到中等大小PDA:不合并心功能不全,可考虑在6~12 个月,首选介入封堵治疗。

早产儿PDA:若PDA较大且有明显的心功能不全表现,可给予消炎药或布洛芬等早期干预治疗,以促进PDA闭合。若药物治疗无效,可考虑外科手术。

大PDA,伴有明显心功能不全或肺动脉高压的患儿,可考虑早期外科手术。

(4)单纯的肺动脉瓣狭窄(PS)

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 PBPV) 是治疗PS的首选方法。对于大部分的病例,PBPV可代替外科开胸手术。

治疗时机根据肺动脉瓣口的狭窄程度来决定。跨肺动脉瓣压差<30mmHg为轻度狭窄,30-50mmHg中度狭窄,>50mmHg重度狭窄。

轻度狭窄患儿,一般生长发育不会受到影响。若无临床症状,可定期随访心脏彩超。

中、重度狭窄,宜早行 PBPV 术,有利于患儿右心功能的恢复。一般情况下,1-3岁行 PBPV 术较好,并发症也较少。

伴右心室发育不良或右心功能不全、明显三尖瓣返流、重度肺动脉狭窄者,不宜选用PBPV,宜早期行外科手术。

先天性心脏病诊断思路与基本征象(4种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时机)(3)

以上是常见的几种简单先心病在一般情况下的治疗建议。由于每个患者身体条件存在差异性、病情具有特殊性,所以最终的治疗时机和方式的选择,仍以临床医生的建议为准。

如您有心脏疾病相关疑问,可关注同名微信公众号【程云阁医生】留言或发送检查报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