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讲谋略取胜的故事(孙子兵法作战篇)

《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是很多企业管理人才的必读教材

孙子兵法讲谋略取胜的故事(孙子兵法作战篇)(1)

全书共计13篇:《始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军形篇》、《兵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

《孙子兵法·作战篇》:兵贵拙速!汉武帝因此加赋税,颁布罪己诏

《孙子兵法》之《作战篇》:上篇讲了“兵贵拙速”,本篇主要讲“取用于国,因粮于敌”!


取用于敌:当吾二十钟

力屈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军罢马,甲胄矢弓,戟盾矛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

译文:在战场上,军力耗尽,在国内财源枯竭,百姓私家财产损耗十分之七。公家的财产,由于车辆破损,马匹疲惫,盔甲、弓箭、矛戟、盾牌、牛车的损失,而耗去十分之六。

孙子兵法讲谋略取胜的故事(孙子兵法作战篇)(2)

1.破军罢马,甲胄矢弓:是杀敌的武器,泛指战车马匹、甲胄、弓等。

2.戟盾矛橹:防守遮挡身体的大盾牌。

3.丘牛大车:辎重车等。

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忌杆一石,当吾二十石。

译文:有智谋的将军,会在敌国解决粮草,从敌国搞到一钟的粮食,就相当于从本国启运时的二十钟,在当地取得饲料一石,相当于从本国启运时的二十石。

为什么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

古代千里送粮,靠的是牛马拉着,整个运粮部队比正常人走得还慢。假如出发时运送二万一千钟粮食,运粮部队去的路上吃掉一万三千钟,到前线交一千钟。再带七千钟回来路上吃。

孙子兵法讲谋略取胜的故事(孙子兵法作战篇)(3)

这样计算运粮的成本就是20倍。人要吃粮,牛马也要吃。“忌杆一石,当吾二十石”,也是同样的道理。

孙子所说的“二十倍成本”还仅仅是春秋战国时期,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属于已经开发的地区,运粮成本较低。秦朝时期,攻打匈奴,往往三十钟才能运送前线一石,成本高达二百倍!汉武帝征讨西南,数万人运粮,更是十几钟才能运到前线一石,百倍之成本!


军无财,士不来;军无赏,士不往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

译文:杀敌靠愤怒,夺取靠奖赏。

曹操有言:军无财,士不来;军无赏,士不往。

“兵者,国之大事”。两军相战,如何激发士兵呢?有两种情感,可以让人忘记生命危险:一是愤怒;二是贪婪。

孙子兵法讲谋略取胜的故事(孙子兵法作战篇)(4)

古代在攻城时,如果久攻不下,城里士卒死守不投降。将军一般都会激励动员士兵:破城之日,大掠三日或七日,抢到的人或物都归自己。

曾国藩的湘军攻破南京,也是如此。抢光了财物,烧掉了天王府,毁灭证据。报告慈禧,说是南京本来也没有什么财物。慈禧心知肚明,没有过问,“国家所欲,不过是疆土”。


未必要记得每一位有功劳的人,但头功一定要奖赏的

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译文:在车战中,抢夺十辆车以上的,就奖赏先抢得战车的。而夺得的战车,要立即换上我方的旗帜,把抢得的战车编入我方车队。要善待俘虏,使他们有归顺之心。这就是战胜敌人而使自己越发强大的方法。

孙子兵法讲谋略取胜的故事(孙子兵法作战篇)(5)

将军在作战时是负责指挥,看清楚谁是首个登上敌军城墙的,也是指挥战斗中非常重要的事情。在打了胜仗后,如果滥赏无度或者不赏,对于士气是极大的打击,下次就没人奋勇争先打仗了。

善待俘虏,并“攻心”。跟俘虏说明我方的各种政策以及战略意图等,争取让俘虏也加入军队,为我所用。保全自己,也保全敌人。

故兵贵胜,不贵久。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译文:所以作战最重要、最有利的是速胜,最不宜旷日持久。真正懂得用兵之道、深知用兵利害的将帅,掌握着民众的生死,主宰着国家的安危。

孙子兵法讲谋略取胜的故事(孙子兵法作战篇)(6)

“司命”是管理人生死寿命的星宿。在古时战争,掌握民众生死的就是将军。长平之战,赵军四十万被坑杀;项羽作战,更有一次坑杀秦军二十万。


无论你手里握着的是笔,还是键盘码字,亦或者汽车的方向盘,亦或者操纵机器的服务器,你的举措都是关乎他人的财产以及生命安全。孙子就是教育我们,要有这样的责任心及敬畏心。

孙子兵法讲谋略取胜的故事(孙子兵法作战篇)(7)

如果杀敌一千,自伤八百。在孙子看来那也不是胜利,是两败俱伤,只不过敌方败得更惨一些而已。

下期内容预告:《孙子兵法·谋攻篇》,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