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灵气有什么感觉(灵气是玄学洗脑包)

在现今的娱乐圈,尤其是粉圈,很多词都被折腾得特别不值钱,又特别玄学。

灵气这个词经常被粉丝用来给那些非科班出身的年轻艺人的演技进行挽尊:虽然我家的哥哥姐姐不是科班出身,表演十分青涩,业务还有待提高,但是很有灵气。

恕我直言,很多时候,这些年轻艺人表演上的滞涩让人看得明明白白,至于他们身上的灵气就跟修真小说里的灵气似的,必须是有灵根的人才看得到,没灵根的——就我这样的普通观众,那是死活这辈子都看不着。

那么灵气这东西是跟苏感,CP感一样都是玄学性的存在吗?还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可以被具现化,被解读的东西?

下面我们以钟汉良当年TVB时期的一个8分钟的小短剧为例,看一看到底怎样辨别一个非科班出身的年轻演员身上的灵气,顺便欣赏一下姐弟恋真正正确的打开方式和选角模式。

短剧的名字叫《铜锣湾站之成长》,情节非常简单,讲述一个刚刚毕业的职场新人被公司的女老板,一位感情经历复杂的女性所吸引,向女老板告白,被拒,在情感上获得成长的故事。

吸灵气有什么感觉(灵气是玄学洗脑包)(1)

评价一位年轻演员是否有灵气的前提是,他的表演本身至少是合格的。以这个角色为例,可以看出当时的钟汉良与后来相比,在表演上确实是较为青涩的。

我看这个短剧的时候,被钟汉良的粉丝科普说,他当时还在做主持人,并非专业演员。于是我出于好奇去搜了一个他的百科介绍,说他是“在1992年考入香港无线电视舞蹈训练班,并获选担任香港无线电视一线舞蹈艺员。”

他的出道经历按照现在的划分方式应该被称为爱豆,但是看他在这部短剧里的表现,我是愿意称他一句演员的,为什么呢?

原因就在于他的表演尽管稚嫩,但始终是处于人物状态之内的。演员是否能够进入角色状态,这是划分演员业务能力的一道重要的分水岭,不跨过这条线就代表你依旧站在表演这道门的门外,在真正的观众这里,你这辈子都没资格称一声演员。

迈过去,不管你是什么出身,甚至还没有开始正式演戏,但在观众心中你就是一名新人演员。

当演员的表演处在角色的状态里,他的举手投足,抬眼低眉始终在都带着人物的情绪,是角色在做这些动作行为,而不是演员在表演角色的人设标签和情绪标签,套用现在的流行说法就是沉浸式的表演。

这就像作者写文,好的作者把人物标签内化成人物性格,而差劲的作者则缺乏内化能力,往往只能堆砌人设,致使人物塑造浮于表面。

不能进入人物状态的演员演出来的角色,人设与人物是两层皮,演员是演员,角色是角色,互相之间是脱节的。

很多年轻艺人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刻意为了表现人设而用力过猛,导致观众觉得他的表演过火,以致油腻。

还有些年轻艺人演爱情戏永远缺少CP感,永远差火候,其实很多时候差就差在这里,演员自己入不了戏,观众自然看得出戏。我有一次和一位网友聊天,吐糟说巨恶心偶像剧不需要演技这种说法。

那位网友的回答就很妙,简直是回怼这种歪理邪说的标准答案,她说,“情感元素是所有影视剧必须有的一个点,观众都感受不了你的情,怎么让观众共情。”

以短片为例,当演员进入角色状态时,观众很轻松的便能从他望向女老板的眼神看到那种既心动又羞涩,既热烈又腼腆的情感,而且分寸感也较为到位,不失,也不过。

吸灵气有什么感觉(灵气是玄学洗脑包)(2)

吸灵气有什么感觉(灵气是玄学洗脑包)(3)

这种虽然青涩稚嫩但不失细腻真诚的表演恰好很贴合这个角色那种年轻人涉世未深,对爱情既赤诚又懵懂的设定,两者相加便有了一种清新又直接的吸引力,我记得第一次看到这个短剧视频的时候,几乎立刻就骂了一句,就是那种情绪被表演瞬间点燃,兴奋得必须要飙一句国骂才能表达的激动之情——这他喵的才是姐弟恋的正确打开方式和正确选角啊,同学们,姐妹们,姐弟恋图啥啊,图的就是这个啊!

奶狗身上最可贵的不是年轻貌美的那啥,而是那种纯真的,冲动的,清澈的,完全未经世俗标准扭曲和束缚的东西才是最吸引人的,最闪闪发光的。这也是让情感上已经过尽千帆,且成熟理性的大姐姐们哪怕清楚彼此有年龄差,未来会面临很多问题,但依旧会清醒陷落的原因所在。

演员想要进入角色状态,首先要能够正确深入地解读角色,而后才能表现塑造人物,所谓演员的天赋,其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看你是否有解读人物的能力,也就是时下常说的演员是否能共情角色。早年有些教育水平并不是很高的演员也一样对人物把握得很好,其实就是他们天生拥有这方面的天赋,能够比别人更好地理解角色。

在正确地解读人物之后,演员还要能够表现出来,表现不出来,再好的解读也是白费,

就像写文章一样,内心有情感要抒发,就需要通过文字把它们表达出来了。

表达是有层次的,考的是写作者的运用文字的能力和技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笔,放到演员身上就是表演语言。

普通的表达属于中规中矩,挑不出什么毛病,但也没什么惊喜。

好的表达则是语言更丰富,遣词造句能让人产生惊喜,有闪光点,有金句。放到演员身上就是你的表演语言和手法更加的灵活丰富。

对于没有多少表演经验,特别是未受科班专业训练的年轻演员来说,当他的表演语言可圈可点,对人物的塑造有自己独到的想法和闪光点时,我们便可以说一句,这位新人的表演挺有灵气。

钟汉良演的这个角色最打动我的一个处理就是结尾处的这一段,他告白被拒后,经过内心的挣扎,勇敢而成熟的面对自己的失败,为女老板叫了计程车。当他目送车辆离开后,抬手覆在自己的眼睛上自顾自地轻轻笑了起来,然后一面笑一面向前走,将那种年轻人在陷入爱情时的情不自禁,告白失败后既怅然又释然,既失落又甜蜜的复杂情绪演绎得颇有韵味又充满魅力。

吸灵气有什么感觉(灵气是玄学洗脑包)(4)

吸灵气有什么感觉(灵气是玄学洗脑包)(5)

吸灵气有什么感觉(灵气是玄学洗脑包)(6)

吸灵气有什么感觉(灵气是玄学洗脑包)(7)

这个短剧的主题是年轻人在感情上的成长,但由于篇幅和时长的限制,剧情的设置和人物的塑造都不够深入,特别是最后这一段人物在情感上的转变和成长展开得不够充分,因为太过短暂迅速而显得突兀和跳脱,只能靠着内心独白来强行升华,

但钟汉良在结尾处的这一段且走且笑的处理,依靠自己的表演让人物的内心转变在剧情之外,增加了更多的说服力,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剧情和人物在展开上的不足之处。

由此也可见,演员对角色的理解和业务能力对一部剧是有多么的重要。我时常觉得正因为偶像剧的剧情相对简单,人物也相对单薄,才更需要演员要有合格的业务能力,好的表演是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剧情和人设上的缺失和不足的。

这一段颇有心思,让人眼前一亮的处理也是我说当年还没正式入行的钟汉良有灵气的根本原因所在。

我之前剪《《骄阳似我》林屿森和聂曦光到底应该由谁扮演?本书粉有话要说》那个视频时,在提到林屿森的扮演者需要足够的业务能力一节时之所以会配上何以琛嘲讽默笙的这段戏,一方面确实是林屿林和何以琛在人设上有一定相似之处,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一段戏,特别是眼神戏也确实是好,演得既有张力又恰如其分。这一段剧情中的何大律师嫉妒得快疯了,但他本身内敛高冷的性格在那里,同时又是那样深深地爱着默笙,在那个情境中,他心里的爱与怨,情感与理智的矛盾纠结都导致他哪怕酸得快要原地爆炸,但总体上还是要竭力压制自己的情绪,所以在这一段的表演中,人物的情感表达既是放中有收,又是收中有放的,而且随着默笙的回应,他的情绪又要经过几番转折,必须要演出清晰的层次感。这一段戏细看是很精彩很有趣,也很过瘾的。

我写这篇文章就是因为大半夜整理《《骄阳似我》林屿森和聂曦光到底应该由谁扮演?本书粉有话要说》那个视频所用的剪辑素材时,整理到这一段没忍住又重看了一遍,看得有感而发,第二天在微博上唠叨了一遍犹觉得不足,最后就干脆重新写了一篇小作文,剪成视频,结合短剧来专门来夸一夸。

所以演员粉不要总觉得书粉挑剔刻薄,想要获得纯书粉的认可确实很难,但其实也很容易,不是靠铺天盖地的营销,靠制作方和粉丝的堵嘴按头,而是要靠演员自身的业务能力,你表现得好,书粉甚至是可以在剧播出多年之后复习得上头,大半夜不睡觉,真心实意给你写彩虹屁小作文,专门剪视频表达认可的。

《《骄阳似我》林屿森和聂曦光到底应该由谁扮演?本书粉有话要说》的视频里有同学发弹幕说,如果时光倒流让钟汉良来林屿森就很合适,我心说,谁说不是呢?

晋江系男主,特别是顾漫的男主选角最难办不是脸,颜值易得,气质难得,想演好林屿森这个角色,先不说演员的业务能力,单说外形气质这两方面就缺一不可,少了任何一样,这个角色不用演,就已经塌了。

就说到这里打住吧,再说下去本书粉真的要哇的一声哭出来,林屿森这个角色,我喜欢的人选都不能演,最后演得了的十有八九我不喜欢。

视频版:《演员的灵气是玄学性存在?以钟汉良为例,谈一谈灵气到底是什么?》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书虫与您下篇文章江湖再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