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马一浮先生晚年曾居此庄多年英文介绍(国学大师马一浮)

毛主席尊师重教,对有才学的知识分子非常赏识,经常会主动屈尊拜访。有一位老人,他叫马一浮,是一位国学大师,此人究竟有何能力,就餐时能坐在毛主席和周总理中间,开国大将粟裕亲自起身为他摆放餐具。

国学大师马一浮先生晚年曾居此庄多年英文介绍(国学大师马一浮)(1)

1883年,马一浮出生于四川成都名门望族,其父是四川某地的知县,上面还有三个姐姐,一家人均识字读书,在当时算是少有的知识分子了。

有民族气节的国学大师马一浮

马一浮在哲学,理学、学术、教育、书法等多个领域都有很深的成就,他与梁漱溟、熊十力合称为“新儒家三圣”。值得一提的是,马一浮是国内引进马克思《资本论》德文、英文版的第一人。

在民族危难之际,马一浮并非像一些知识分子一样只会死读书,他有一腔爱国热血,有忧国忧民之心,并且为之付出相应的行动。

国学大师马一浮先生晚年曾居此庄多年英文介绍(国学大师马一浮)(2)

抗日战争时期,马一浮人在四川,国民政府知道此人威望甚高,想让他用尊孔读经来对抗马列思想的传播。蒋介石多次邀请,马一浮坚决推辞,后来还是在陈布雷的陪同下,见了蒋介石一次。

见到马一浮,蒋介石假惺惺地向他请教治国之道,不料马一浮被暗讽虚伪专制。临走前,马一浮劝蒋介石“务请以国家民族为重,捐弃宿怨前嫌,联合各党各派,共同抵御外侮。”

这句话刺痛了蒋介石,说得他接不上话来,一时间略显尴尬了。在蒋介石面前,马一浮能够为民族抗日大义,当面说他的不是,在当时可没几个人敢这么做。

马一浮与毛主席三次见面

毛主席非常尊重像马一浮这样的国学大家,1956年,全国政协召开了一场知识分子的大会,马一浮受邀参加,毛主席亲自接见并且合影留念。

这是毛主席和马一浮第一次见面,彼此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马一浮由衷敬佩带领新中国走向富强的领袖,毛主席也很赏识像马一浮这样的国学大家。

国学大师马一浮先生晚年曾居此庄多年英文介绍(国学大师马一浮)(3)

次年,马一浮再次应邀前往北京参加大会,毛主席特意邀请马一浮坐自己身边,双方谈起了古代诗词,聊得很开心。众所周知,毛主席也很喜欢诗词类,也创作了不少气势恢宏、大气磅礴的名篇,与国学大师马一浮一样非常出色。

1964年的一天,毛主席宴请了全国政协花甲以上的老者,马一浮也在其中。马一浮到达现场前,毛主席早就在门口等候他多时了,二人在门口握手寒暄。

走进餐厅后,毛主席将马一浮安排到自己身边坐下,马一浮的另一旁坐着周总理,能够坐在毛主席和周总理中间,足见我党领导人对他的尊重。

当然,与毛主席同桌的还有我们熟悉的陈毅元帅,粟裕大将。宴会即将开席前,出于对马一浮等耆硕的尊重,毛主席没有安排服务员为他们摆放筷碗,而是让同桌中年龄较小,战功赫赫的粟裕帮忙。

国学大师马一浮先生晚年曾居此庄多年英文介绍(国学大师马一浮)(4)

粟裕起身,一一将马一浮等耆硕的餐具摆放好,以示对他们的敬仰和尊重之情。每次马一浮受邀来到北京开会,周总理对他非常关心,不论是出行还是住宿,都会细心过问,把这位老者照顾得非常好。

宴会结束后,马一浮从北京回到了杭州,感动之余下,给毛主席和周总理写了两副对联,分别赠给二人。写给周总理的对联是“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体国经野,辅世长民”。

通过对联,能够看出马一浮对周总理的评价非常高。当然,周总理也确实做到了,他能力出众,为民为国,忠诚敬业,无愧于国家和人民。

国学大师马一浮先生晚年曾居此庄多年英文介绍(国学大师马一浮)(5)

马一浮与十大元帅之一的陈毅关系也很好,1952年春,在刘丹的陪同下,陈毅特意穿着长衫去西湖边拜访了马一浮,向他请教诗词等方面的问题,二人相谈甚欢,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结语

新中国成立前,马一浮拒绝出任一切俗务,即便蒋介石等人邀请,也照样不给面子。陈毅为请马一浮出山,也下了一番功夫,劝道:“过去国民党掌权,您老不出山;现在我们当家了,您老还不出来吗?”

马一浮听了陈毅的一番话后,感慨不已,下定决心出山,为人民政府服务,出任浙江省文史馆第一任馆长、全国政协特邀委员等职务。1967年,马一浮身体出现了问题,胃部大出血后,多种疾病迸发,于6月2日病逝于杭州。

马一浮是文人中的榜样,无愧于国学大师,毛主席和周总理特别敬重的耆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