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的主要特征是可怕巨大凶猛(人类能否获得自愈能力的关键)
自然界中,有这样一种神奇的两栖动物,它们永远保持幼态,而且终生无需上岸。它的再生能力也远超地球上的其他生物,甚至就连大脑都可以完成再生。
按理说身怀这项绝技的它们,应该已经无敌了,但是在野外却几乎灭绝。拥有自愈能力的钝口螈,为何数量却如此稀少?在它的身上,我们可以得到探寻人类自愈能力的关键吗?
与其他所有蝾螈都不同,墨西哥地区有一种特有的品种--钝口螈,因其腮旁延伸出来的六根羽毛状外腮,而被称为“六角恐龙”。看它这天真的“娃娃脸”,怎么会和恐龙扯上关系的呢?
据说在13世纪时,崇尚“牺牲”的阿兹特克人,在如今的墨西哥城附近定居,他们发现了这种生活在幽暗湖水中的生物,便给它的存在添加了一笔神话色彩。不过,和钝口螈自身的独特属性相比,这小小的光环似乎有些不值一提。
钝口螈确实有着一个罕见的本领--再生。自然界中可以再生的动物其实不在少数,蚯蚓、章鱼、水母等,但它们多为无脊椎动物,钝口螈却是唯一一个拥有再生能力的脊椎动物。
并且它的再生,并不满足于简单的断肢再生,就连肝脏、大脑等器官也可以实现再生。钝口螈在受伤之后,并不会以结疤的形式自愈,而是会在伤口处形成一层上皮细胞,这些细胞会回到“原始状态”,就像新生的细胞一样。之后只要等上几个月的时间,这些原始细胞就会分化长出新的肢体或器官。
痊愈后的创口位置,毫无受伤痕迹,更不会留疤,属实是让人羡慕了。然而除此之外,钝口螈身上还有一个特点,也是让人羡慕不已。
钝口螈终生保持年少形态的外貌特征,让它获得了“天山童姥”的称号。体长20厘米左右的它们,寿命可以长达25年。
而作为两栖动物,青蛙和其他的蝾螈品种,自然状态下都要经历过“变态反应”,才能成为成体。但是钝口螈却是“幼年成熟”种,也就是从出生到死,都是幼体的状态。
那如果人为干预,促发它的“变态反应”发生,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人为干预的办法是可行的,不过成功率会很低。而且就算成功了,也会导致钝口螈的寿命大幅缩减,根据已有的例子,几乎没有活到五年以上的,就连自身的再生能力也会减弱。
所以尝试用人工方法促使钝口螈“进化”这种事,还是让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家们来做吧,个人千万不要尝试。
据了解,成年状态的钝口螈,长相和虎火蜥蜴非常相似,也是因此有人提出了这两者属于近亲的理论。
当其他蝾螈褪去外腮,经历“变态反应”,爬上陆地时,钝口螈依然保留着它的外腮和尾鳍,固执地留在水里。带有粉色绒毛的外腮,可以保证它在水中自如地生活,尽管皮肤也可以“呼吸”,能够将空气转入肺部,使得它在陆地生活也不成问题,但是钝口螈始终坚持在水里生活。
也许正是因为这种“执着”吧,当栖息环境发生变化时,钝口螈往往无法适应,这也是它在野外数量逐渐变少的重要原因。
就算拥有“逆天”的再愈能力,野生钝口螈依然没能大量繁殖。它在野外的分布范围,甚至仅限于墨西哥的一个湖泊中。短短二十年间,钝口螈的数量从每平方公里6000只下降到35只。
不过,虽说野外自然生长的钝口螈已经几乎看不到了,科学家们甚至一度宣称野生钝口螈已经灭绝,但是人工繁殖的种群数量却是非常地惊人,除了在研究室,作为宠物饲养的数量也是非常多的。
这种因为“呜帕鲁帕”的奇特叫声而走红的生物,再加上可爱的“娃娃脸”,深受大众喜爱,迅速席卷宠物市场。一些无良商家甚至还会将它染成各种艳丽的颜色,只为了卖的价格更高一些。
被当做宠物已经算是好的了,在日本的一些小吃店竟然将它们进行油炸烹饪,端上餐桌。真是叫人不知道说什么好啊,一方面作为宠物和医用动物,大量繁殖,另一方面却同时面临灭绝的危险。
其实,这些人工繁殖的钝口螈看似数量庞大,但是对野生种群的保护并没有什么作用,因为它们几乎都是近亲繁殖的产物,满足野外放养条件的几乎没有。
现如今钝口螈的原生栖息地,因为人类活动和外来物种的影响,环境状况已经非常糟糕。也就是说,就算真的有适合放生的人工繁育后代,遭受严重污染的湖泊也已经不再适合它们生活了,真成了“有家不能回”啊。
我们无法确定野生钝口螈到底还有多少,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的价值不应该体现在被当成宠物,或者被端上餐桌。也许如今真正能挽救现状的,只有科学家或者专门的组织,而我们普通人能做些什么呢?我想那应该就是牢牢记住这些教训,明白自己的任何一个行为都可能对其他生物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
对这个长着可爱“娃娃脸”的小家伙,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喜欢本期视频可以点个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