谥号的含义和制度特点(论谥号与庙号有什么区别)

古代皇帝从秦朝嬴政开始,到清朝溥仪结束,每个皇帝的称号都不一样,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为什么从隋朝往前,皇帝的称号都叫什么什么帝,而从唐朝开始都叫什么什么宗,这里面有什么名堂呢?

皇帝的称号有谥号、庙号之分,叫什么什么帝的是谥号,什么什么宗的是庙号,到明清时期,皇帝一般都只有一个年号,所以又改用年号来称呼皇帝。谥号最早出现于西周早期《逸周书》中卷六第五十四篇谥法解,是后来的人用一个字概括君王一生的功过是非,给他上的一个称号。谥号有好有坏,像早期的文王武王,后期的幽王厉王。庙号起源于商朝,凡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后世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都会追赠庙号,以示永远立庙祭祀之意。起初庙号只有四种:创基立业曰“太”、功高者曰“高”、世代祭祀曰“世”、中兴者曰“中”。

秦以前最高统治者叫王,到了秦朝,第一任皇帝嬴政扫清六合建立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他觉得自己功盖三皇德比五帝,是古往今来最牛的,所以从三皇五帝中各取一个字称为皇帝,因为他是头一份,所以后世称为始皇帝。秦始皇废除谥号和庙号,觉得有子议父,臣议君的嫌疑。汉朝恢复,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很多人包括历史教科书上都称之为汉高祖,实际上这是错误的,刘邦应该是汉太祖高皇帝,庙号太祖,谥号高帝。以后的朝代第一个皇帝都叫太祖,比如宋太祖赵匡胤,元太祖铁木真,明太祖朱元璋,清太祖努尔哈赤,有些虽然在位的时候没有建立统一王朝当皇帝,但后世皇帝追封他为太祖。按照周礼,天子七庙,也就是天子也只敬七代祖先,但有庙号就一代一代都保留着,没有庙号的,到了一定时间就“亲尽宜毁”,不再保留他的庙,而是把他的神主附在别的庙里。所以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有庙号,只有谥号,也就是什么什么帝,比如文帝、景帝、武帝、宣帝。

以汉朝为例,刘邦前面说了谥号高帝庙号太祖,汉朝注重以孝治天下,所以除刘邦外的后世皇帝谥号中都有孝字,刘恒谥号孝文帝,庙号太宗,刘启谥号孝景帝,因为他在位期间爆发了吴楚七国之乱,所以后世皇帝没有给他庙号,刘彻谥号孝武帝,庙号世宗,刘询谥号孝宣帝,庙号中宗。《逸周书谥法解》中记载,经天纬地曰文,道德博文曰文,由义而济曰景,布义行刚曰景,克定祸乱曰武,威疆敌德曰武,圣善周闻曰宣。从谥号中不难看出,汉朝初期皇帝大都不错,谥号也都是比较好的字,到了汉朝末年,宦官外戚掌权,皇帝昏庸,从谥号中就能看出来。比如九岁就被大臣毒死的汉质帝刘缵刚办完百日宴就继位,不满周岁就驾崩的汉殇帝刘隆,爆发黄巾之乱汉灵帝刘宏,当了几十年傀儡的汉献帝刘协。《逸周书谥法解》中记载,名实不爽曰质,未家短折曰殇,短折不成曰殇,乱而不损曰灵,好祭鬼怪曰灵,知质有圣,有所通而无所蔽曰献。

从唐朝开始,皇帝驾崩后神位都被放在太庙供奉,每个皇帝都有庙号所以称号都是什么什么宗,比如太宗、神宗、武宗、德宗。庙号字的选用与谥号不同,但也是有好有坏,太祖、高祖意为开国立业;太宗意为发扬光大;世祖、圣祖、成祖意为重新打了次天下;世宗是守成令主的美誉,但也指世系传承发生偏移;仁宗、孝宗、睿宗乃仁爱孝顺的贤主;中宗、圣宗是中兴之主;哲宗、兴宗、成宗、显宗是守成之君;肃宗有中兴意愿却没有成功,有心无力;宪宗、宣宗、景宗有功有过;宁宗过于懦弱;德宗遭遇动乱被迫逃亡;高宗由盛转衰;玄宗、真宗、理宗、道宗为人好玄虚;文宗文弱无能;武宗偏好武力;度宗、定宗、顺宗仅是过渡君主,影响不大;穆宗、光宗在位时间短且作为少;惠宗治国无方,江山残破;僖宗昏庸腐朽;哀宗、思宗则应用于较为悲情的亡国之君。

谥号的含义和制度特点(论谥号与庙号有什么区别)(1)

有庙号当然也就有谥号,只是我们现在经常用庙号,而忽略了谥号。以唐朝为例李世民庙号太宗,谥号文帝,后加谥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略长),扬善赋简曰圣,秉德不回曰孝,李治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靖民则法曰皇,德象天地曰帝。李隆基庙号玄宗,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果虑果远曰明,这个字倒是个中性字,意思是自任多,近于专,有点自以为是的意思,比较符合玄宗晚期。而且从唐朝开始,皇帝的谥号都巨长,估计是觉着一个字无法体现万岁爷的英明神武。有一个例外的就是武则天,她是封建王朝唯一的女皇帝,公元705年退位后,中宗为其加尊号则天大圣皇帝,武则天驾崩后遵其遗命改为则天顺圣皇后,没有庙号。

明清时期的皇帝又习惯用年号,比如明朝的嘉靖、万历、崇祯,清朝的康熙、雍正、乾隆。当然也都是有谥号和庙号的。嘉靖皇帝朱厚熜庙号世宗,谥号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万历皇帝朱翊钧庙号神宗,谥号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崇祯皇帝朱由检庙号威宗,谥号钦天守道敏毅敦俭弘文襄武体仁致孝庄烈愍皇帝。康熙庙号圣祖,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皇帝,雍正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乾隆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明清时期皇帝谥号都巨长,所以就用了年号。

不管是谥号还是庙号,都体现了后世之君对先帝比较公允的评价,从简简单单的一个字或几个字就可以概括帝王的一生功绩,既包含后继之君对先帝文治武功的敬仰,也有警醒后人的用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