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了一串葡萄样小水泡(两手出现串串水疱)

前两天,市民小陈开始觉得脚趾缝痒,挠又不好挠,真是难受再仔细一看手上,熟悉的一个个小水疱又出现了——原来又到了“汗疱疹”发作的时间了每年夏天,汗疱疹真是让小陈头疼,一个个小水疱又痒又烦,水疱消了开始脱皮,手指经常露出鲜红的嫩肉,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长了一串葡萄样小水泡?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长了一串葡萄样小水泡(两手出现串串水疱)

长了一串葡萄样小水泡

前两天,市民小陈开始觉得脚趾缝痒,挠又不好挠,真是难受。再仔细一看手上,熟悉的一个个小水疱又出现了——原来又到了“汗疱疹”发作的时间了。每年夏天,汗疱疹真是让小陈头疼,一个个小水疱又痒又烦,水疱消了开始脱皮,手指经常露出鲜红的嫩肉。

记者从医院了解到,最近汗疱疹患者确实明显增多了。记者就这一问题采访我市皮肤科专家,请他们为市民支招汗疱疹的辨别、预防及治疗。

文/记者 汪燕妮 龚小莞

通讯员 江昌铭

漫画/小牛

【案例】

主妇常用洗洁剂 一到夏天就得汗疱疹

今年40岁的赵女士是一名家庭主妇,常碰水、接触洗洁剂等,一到夏季两只手就出现一串串的水疱,双手瘙痒难忍。已经反复出现多次,今年再度出现。

她到市中医院皮肤科就诊,医生曾桂淑检查发现,她的双手掌、手指侧面长出大量水疱,诊断为汗疱疹。曾桂淑说,汗疱疹的表现主要是米粒大小的水疱,呈半球形,周围发红不明显,单个水疱数周内可消退,但不断有新的水疱形成,水疱干了以后脱皮。

【症状】

成群发生反复发作 常常连续发作数年

汗疱疹是一种发生于手掌、手指侧面及足部的复发性水疱病,属于湿疹的一种,一般成群发生,特点是反复发作,发病多有季节性,夏季往往会加重,常连续发作数年,伴有不同程度的灼热及瘙痒。使用了洗手液、洗衣粉、洗洁精、肥皂等容易加重。

厦门市第一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张启国说,一方面,入夏后是汗疱疹高发期,另一方面,疫情期间大家勤洗手,较多使用洗手液、消毒液等,均是可能的诱发因素。尤其是儿童患者,反复抓挠导致小水疱破裂,很可能会造成皮肤糜烂,甚至继发感染。

【区分】

汗疱疹一般对称分布 手足癣一般在单侧

张启国提醒说,有时出现水疱及瘙痒的症状,并非就是汗疱疹,也可能是手足癣。手足癣也是多发于夏季的皮肤病,有时与汗疱疹比较相似,但用药原则却不同,无法确定时则需要做真菌检查以排除手足癣。汗疱疹一般是两侧手足对称分布,而手足癣大多先发生在单侧手足,一般不对称。两者可通过真菌检查进行判别。

孩子手脱皮,有的家长会以为是缺乏某些维生素,带孩子到医院看诊,检查后才知道孩子得的是汗疱疹。如果患者是孩子的话,手上有水疱,除了可能是汗疱疹,还需要排除手足口病的可能。手足口病是病毒感染导致的,也可以表现为手部出现一颗颗丘疹水疱,但手足口病的水疱瘙痒感不明显。

【病因】

并不是由病菌引起 与过敏有关不会传染

汗疱疹是一种变态反应性(过敏性)疾病,可能与遗传、环境、精神心理因素有关,并没有传染性。曾桂淑说,过去大家认为汗疱疹和手足多汗有关系,是汗管闭塞破裂引起的。以前称为出汗不良,但现在认为汗疱疹属于湿疹的一种,和手足多汗没有必然联系,不是汗管堵塞引起的。部分患者与镍、铬等系统过敏有关系,属于系统性接触性皮炎,也有些人使用了洗衣粉、洗洁剂、肥皂等会诱发加重,并且紧张、疲劳、抑郁等情绪也是部分汗疱疹的诱发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汗疱疹主要是一种过敏性疾病,并不是由病菌引起的,所以说不会传染,哺乳期的妈妈也不用担心传染给宝宝,只是在哺乳期的用药要注意安全。

【预防】

使用洗涤用品时 应注意戴上手套

汗疱疹该如何预防呢?由于一部分人要经常接触洗手液、洗衣粉、肥皂、洗洁精等洗涤用品,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使用,必须使用时应戴手套防护。如果不小心接触到,尽量冲洗干净。在每次洗手和接触水以后应使用保湿霜,如凡士林等,如果后期干燥脱皮特别严重,可以使用保湿霜后戴塑料手套或橡胶手套以减少水分丢失,促进角质恢复。平时除了尽量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还可以养成涂抹护手霜的习惯。选择护手霜时,成分越简单越好,可以选择一些富含神经酰胺、游离脂肪酸等成分的产品。

早期汗疱疹要注意观察是否和基础过敏有关系,需要时做过敏检测,看是否对硫酸镍和铬过敏。如果过敏,那么应该尽量避免使用不含镍和铬的项链、耳环、手镯等,甚至不要使用含有这些成分的假牙。

【治疗】

可外用激素类药膏 口服药只能止痒

张启国说,汗疱疹是一种特殊的局限性湿疹,主要是通过抗过敏治疗。早期汗疱疹可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后期脱皮、干燥可外用凡士林软膏、维生素e尿素乳膏、2%-5%水杨酸软膏等。如果瘙痒明显,可根据医嘱服用抗过敏药。疱疹最好不要戳破,否则容易造成感染。

曾桂淑表示,如果瘙痒特别明显,可以口服抗组胺药,像扑尔敏、西替利嗪等,但是这一类药对疹子的消退没有帮助,只是有止痒作用。如果情况特别严重,可以考虑口服强的松片等激素类药物,但不建议长期使用。

作者:汪燕妮 龚小莞

来源: 厦门晚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