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经济法第五章企业所得税(中级会计师经济法知识点)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应该是每一位会计人都会碰到的吧,每当要缴纳税款时,就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但是税费问题会涉及到很多,有时候会计会遗漏掉一些东西,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企业所得税的计算的知识点,和会计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初级会计经济法第五章企业所得税(中级会计师经济法知识点)(1)

(一)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法是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应纳税所得额=年收入总额—准予扣除的项目,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纳税准予扣除的项目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等,在确定纳税人的扣除项目时,还应注意企业在纳税年度内应计未计扣除项目,包括各类应计未计费用、应提未提折旧等,不得转移以后年度补扣和纳税人的财务、会计处理与税收规定不一致的,应依照税收规定予以调整,按税收规定允许扣除的金额,准予扣除。

(二)案例分析

中外合资的企业的主营业务为娱乐业,去年的财务资料如下:营业收入为1900万元,缴纳营业税400万元,营业成本为860万元,管理费用为420万元,财务费用为120万元,营业外收入为700万元,其中包括购买国债的利息120万元,国债转让收益为140万元,股票转让的净收益为110万元,营业外支出为350万元,其中包括违反经营罚款8万元,公益性捐赠40万元,计算企业所得税允许税前扣除的公益性捐赠为多少?年度应该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为多少?

解析:

1、这道题主要考察的是企业所得税计算的知识点

2、利润总额=(1900 700)—(400 860 420 120 350)=450万元

3、公益性捐赠限额为=450*12%=54万元

4、国债利息收入免征所得税,应该调减应纳税所得额120万元,国债转让收益140万元,股票转让收益110万元应缴纳所得税,不用进行调整

5、违法罚款的费用不得在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8万元;

6、实际发生公益性捐赠40万元,税前扣除的限额为450*12%=54万元

7、应纳税所得额=450—120 8=338万元

8、年度应纳所得税额=338*25%=84.5万元

以上就是有关企业所得税计算的知识点,想了解更多有关中级会计师《财务管理》知识点,请多多关注会计网吧!

来源于会计网,责编:小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