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个人素养训练计划(小学语文教师提高成绩)

谢老师,高级教师,任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一等奖获者,市级科研课题一等奖主笔,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专注于提高班级语文成绩。

小学语文教学中,常常有这样的困惑:灵活性稍微强一点儿的题目,就成了很多同学的拦路虎。

这是令人头疼的问题。

即使评讲得很细致,下一次遇到类似题目,又会难倒他们。

其实,如果仔细探究其中的原因,会发现出现这种情况是合理现象。

它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得到解释:迁移原理。

小学语文教师个人素养训练计划(小学语文教师提高成绩)(1)

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任何学习都是在学习者已经具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之中,已经获得的动作技能,习得的态度等基础上进行的;而新的学习过程及其结果又会对学习者原有知识经验、技能和态度甚至学习策略等产生影响,这种新旧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就是学习的迁移。

从迁移的作用来看,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之分。正迁移指的是原有知识结构有助于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负迁移指的是原有知识对于新的学习活动产生阻碍作用。

教师要充分重视迁移作用的两种影响。

我班今天上的是二年级下册《神州谣》:

小学语文教师个人素养训练计划(小学语文教师提高成绩)(2)

《神州谣》课文

第一小节里有个“称”字,是字词教学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师:这个“称”字,以前我们在哪篇课文里学过呢?

生:《曹冲称象》。

师:《曹冲称象》里“称”是什么意思呢?

生:称重量,用秤来量象有多重。

师:难道这里是说要来量一量中华民族的重量吗?

(学生们马上摇头了,露出迷茫的神色。)

生:不是这个意思。

师:那就是说,这个“称”字还有别的意思。前几天我们才学过汉语里有什么现象呢?

生:一词多义。

师:我们前几天学习的是哪个词语有一词多义现象呢?

生:《千人糕》课文里的“特别”。在“这糕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别大”里面是“十分、非常”的意思;在“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这句话里是“与众不同”的意思。

师:那么,这里的“称”是什么意思呢?

生:称作,叫作,称为的意思。

师:这也是一词多义。

在上面的教学环节里,以前学过的义项是一种负迁移,教师如果不提出来,学生的理解就可能会受到干扰。后面回忆一词多义,就是一种正迁移,学生会更容易地摆脱困扰,探求“称”字的新的含义。

这样,学生的知识结构就得到了重组,记忆更加清晰准确。

无独有偶。评讲《语文实践园地》上的题目的时候,再次运用了迁移原理。

小学语文教师个人素养训练计划(小学语文教师提高成绩)(3)

语文实践园地 练习题

第六题发生的错误较多。

我的分析是:以前做过的关于比喻的题目,对于这道题产生了负迁移。

学生积累了很多比喻句,比如,弯弯的月儿像小小的船。影子像我的朋友。

学生们往往不假思索地照搬过来,从而发生错误。

师:请同学们读题头。

生:照样子,写一写。

师:这种题我们以前是这么做的呢?

生:我们的口令是,照样子,找规律。先看看例子有什么特点。

师:这个例句有什么特点呢?

生:前半句是事物加上特点,后面是写像什么。

师:那么,第一句怎样修改就符合题意了呢?

生:妹妹的脸红红的,好像一个大苹果。

师:其余两句怎么修改,会了吗?

生:会。

师:那么,为什么原来写比喻的方法这里用不上了呢?

生:两个原因。一是必须照样子写,二是这三道题中间都加了逗号。

至此,问题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小学语文教师个人素养训练计划(小学语文教师提高成绩)(4)

我充分运用了原来做“照样子”这种题型积累的方法的正向作用,又让学生比较了原有知识和新的运用环境的区别,克服了迁移的逆向作用。

这样的教学,使学生的迁移能力得到了发展。

如果长期如此训练,学生必定能拥有强大的迁移能力,对于学习的帮助会很大。

那么,他们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就逐渐提高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