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秋良如何成功(我的养生学艺之路-第四章)

第四章

2011年,学习南怀瑾《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

杨秋良如何成功(我的养生学艺之路-第四章)(1)

如果说,要在中国的二十一世纪推选出一位深谙中国传统文化、释道儒兼通的文化大师,那么此人一定是南怀瑾。

南怀瑾,1918年出生于浙江乐清人,少年时代,南怀瑾遍习 诸子百家,后来习武,毕业于浙江国术馆国术训练员专修班第二期,中央军校政治研究班第十期毕业,金陵大学研究院社会福利行政研究部肄业。

抗日战争时期,南怀瑾先生投笔从戎,执教于中央军校军官教育队。在四川期间偶遇禅门大德袁焕仙,南怀瑾先生从此开始一门深入地研究佛学,于峨眉山上闭关阅读大藏经,后于云南大 学、四川大学等校讲学。赴台湾以后,任文化大学、辅仁大学、 政治大学、以及其他大学、研究所等教授。南怀瑾先生生平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并主张东西精华文化融合,造福人类未来, 南怀瑾先生是一位释、道、儒三家兼通的当代大学问家,在儒教典籍方面,他讲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在道教方面,他讲易经、老子、庄子、列子和参同契;在佛教方面,南怀瑾先生讲过金刚经、圆觉经和维摩诘经,还译释了楞严经和楞伽经,并且讲得深入浅出。南怀瑾所做的这一切,其目的无非是为了恢复中国文化的元气,为自己的国家民族贡献心力与智慧。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到了一本书,是南怀瑾先生的《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我对他所传授的静坐之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认真地学习《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一书,南怀瑾在这本书里, 阐释了静坐的心身状况:

为了便于了解“静坐”时有关心理与生理的问题,首先要从心理说起。人,为什么想要“静坐”?这当然有很多的理由,倘使说:“白头归佛一生心”,或者“我欲出离世间”,未免太过笼统。如果把它归纳起来,便如上文所说:为了“修道”,为了“养生”,为了“养心”等各种愿望,总而言之,总有一个目的。

是谁产生这个目的?那当然会说:“是我。”那么,是“我” 哪方面的动机呢?一定说:“是心”——这里所谓的心,大约包括了现代观念的脑、意识、思想等等名词。好了,既然是我“心”想“静坐”,或者说“静坐”先求“静心”,何以在“静坐”时,反而觉得思虑营营,其心不能安静呢?殊不知人的心——意思、思想,由生到死,从朝到暮,根本就习惯于思虑,它犹如一条瀑布的流水,永远没有停止过;只是它与生命共同存在成习惯,自己并不觉得平常就有这许多思虑,一旦到了要“静坐”的时候,在比较安静,向内求静的情况中,便会发觉自己的心思太乱。

其实,这是“静坐”第一步功效。譬如像一杯浑浊的水,当它本来浑浊的时候,根本就看不见有尘渣。如果把这一杯水安稳地、静静地放在那里,加上一点点的澄清剂,很快变化,会发现杯中的尘渣,纷纷向下沉淀。不是这杯水因为在安静的状态,而起了尘渣,实在是它本来便有了尘渣,因为静止,才被发现。又譬如一间房屋,平常看不见它有灰尘,当阳光忽然透过缝隙,才发现了光隙中有灰尘在乱舞纷飞,你既不要去打扫它,也不要用一个方法去掉它,只要不摇不动,不去增加,也不去减少它,慢慢地静止下去,它自然就会停止纷飞了。

但是在这里最可能发生的问题,便是当安静的情况来临时,往往便会想睡眠,或者不知不觉,自己便进入睡眠的状态。有了这种情形,又怎么办呢?那时,你要仔细审察,体会自己,倘使是从心理——身体的劳累,或者是心力的疲惫而来,不妨干脆放身而眠,等待睡足了,精神爽朗时,再来“静坐”。倘使发现心力和身体,并无疲劳的现象,那么最好起身稍做运动,或者特别提起精神,作到始终保持适度而安稳的静态才对。

我在南怀瑾先生的“南禅七日”当中,听到了这样一句话: 修行的人,既要“高高山顶立”,又要“深深海底行”,所谓“高高山顶立”,就是立足于高山之巅,然后所见始广;“深深海底行”,就是潜行于深海之底,然后所行始切。见地广,则明了修行之理路,功行切,则自觉自度,作为一个一心学习养生的人,既要有高远的志向,又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下手处,脚踏实地的行持。看待事情要站得高、看得远,不能局限于眼前;真正行持时要从小处着手,脚踏实地,不说空话。人生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圆满的结果。

杨秋良如何成功(我的养生学艺之路-第四章)(2)

与南怀谨老先生太湖大学堂武术总教练王洪欣老师合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