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人生励志(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好书

推荐

【愿你有颗读书人的心】

好书推荐人生励志(天才在左疯子在右)(1)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是作者高铭以访谈录形式记录精神病患者、心理障碍者等边缘人群的一部精神病人访谈手记,它最吸引人的“点”,不仅仅是在于它的主人公们是一群特殊的群体,是生活在主流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之外的人群,而是在于这些主人公们看似“疯癫”的思维却造就出了一个个完整、不容置喙的价值体系,甚至是世界,读来初时惊叹,而后震撼。

推荐理由一:极具趣味性、猎奇性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由于其特殊的研究对象和关注对象群体注定它讲述的不是普通的故事,在这部书里,作者引领读者走进一个又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甚至是片段情节里,即便这是语录体的表达,也能让人阅读时脑海中便能浮现出当时的情景画面,而每一帧每一帧,都精彩甚至惊悚,而有时又充满悬念、峰回路转。比如《角色问题》章节里,病人认为自己所处的世界是被某个空间、某个作者创造出来,他的经历、言行都是既定的,就连本书作者对他的访谈,也是那个“作者”既定的情节。他在这里面生、死,命运从不掌握在自己手中,情节却总能继续发展,而这一切都在那个看不见的“作者”手中。这个案例里,采访对象和我们的作者高铭、精神病院以及我们所处的社会都是那个看不见的“作者”的创造物,不容置喙、不可辩驳,也无意义去辩驳!最关键的是,即便我们是字纸之外的读者,我们依然无法辩驳!在《飞禽走兽》章节里,又出现了一个“奇人”,她能够准确把握接触对象性格并且能够“看”到接触对象身上符合其性格的代表动物,她曾经看到自己的老师“是”大猩猩、自己的母亲“是”凌厉的猫、父亲“是”安静的鱼以及她自己“是”胆小的小鼹鼠,看似不可思议仿佛是小孩子胡编的童话故事,真正的不可思议在于即便她在面对陌生人的时候也真的能“看到”符合对方性格的代表动物,准确无误!如果这只是病人思维或者精神领域的“病态”,那么为什么她对别人性格的定位都是正确的?不禁让人觉得这莫非真的是“天赋异禀”?还有为了减轻“颅压”想要通过开颅手术激发自己无限潜能的《异能追寻者》、还有能通过看到每一“天”的颜色来预知当天会发生好事坏事的病人,当然预知都应验了!......这所有所有的故事,就好像是科幻小说高潮迭起、精彩不绝。如果不深入思考它其中对于精神病群体关注和挖掘的人文主义深意,如果不深入探究每个个案中展现出来的物理、宗教、历史、文化依据与理论渊源,那么这部作品将是读者闲来放松、解压的一部“利器”!然而,它的价值绝不仅仅在此。

好书推荐人生励志(天才在左疯子在右)(2)

推荐理由二:无与伦比的强大精神财富

这里所要说的,不是因为承认每一个病人既成价值观而形成了强大的精神财富,而是读者能够从每一个故事背后领会到日常不会被我们关注和发现的新的思维方式和角度。这是这部作品最具价值的地方,是其独特精神内涵的完美展现。

第一,它体现于勇敢的质疑精神:在《进化惯性》中,病人驳斥了人类文明的最高级重要性,鄙视了以人类繁衍、文明延续为最终目的人类社会的秩序和规范,并最终抨击了被“习惯”束缚住思想和行动的当代人因为既定生活模式而改变客观环境的行动。他笃定地认为,人类应该改变生存惯性,地域原因、政治因素都不应该成为人类局限自我、改变环境的理由。的确,百万年前,人类始祖出现在地球上,并不作为强势和旺盛群体,为了生存,为了共同合作克服困难,逐渐形成了群居的生活习惯,人类历史一路发展,人类习惯并且养成了不断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手段和思维导向,然而当今,这种对外界的改造已经显露出了负面的影响,我们能想到首当其冲就是污染。这仅仅只是一个小“点”,我们应当从这个案例中得到启发——人类到底何时才能够不以自己种群的壮大和需求为第一位,摆正自己在整个世界中的位置。

第二,它体现于鲜明的启发性——换个角度看世界。在《生化奴隶》章节,病人的症状体现于非常严重、典型的洁癖,通过作者与他进一步交流了解到,他的洁癖来源于对这个世界的另一种认识:他认为人类并不是世界文明和历史的主导,细菌才是!

他有着丰富的实例和强有力的理由来支撑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人类文明不是世界的主导和主流,人类只是时间与存在这两大概念中的片段,“细菌”要比人类强大、长久的多。人类是细菌制造的产物,人类是为了给细菌产生养分才被制造的。因为,多细胞生物必须和细菌共生才能活,人没有细菌就不能过活。而细菌本身拥有强大而持久的生命力,比任何多细胞生物都要强悍。这一点也是我们每个普通人熟知的,我们却从没有站在其他生物的角度去考量这个世界。他的观点我们无谓去探究,他的视角却可以为人们所借鉴。

这在另一个案例《真正的世界》中也可以窥见一斑:“想看到真正的世界,就要用天的眼睛去看天,用云的眼睛去看云,用风的眼睛去看风,用花草树木的眼睛去看花草树木,用石头的眼睛去看石头,用大海的眼睛去看大海,用动物的眼睛去看动物,用人的眼睛去看人。”——浪漫,且极具哲思。

第三,它体现于强烈的鼓舞性——对世界的旺盛好奇心。《生命的尽头》章节,病人关闭了与外界所有的社交渠道,集中一切精力去做一件事:发现身边存在的、以其他形式生存的生命。这不等同于寻找生物新物种、发现生物多样性的简单理解,她对“生命”有着自己完全不同的认知模式:蚂蚁族群是一种“松散生命”,不同“工种”的蚂蚁个体分别构成这个“松散生命”的大脑、防卫系统、细胞以及生殖系统。各种昆虫都类似,他们单个个体寿命极短,整个种群却寿命极长,就好比个体细胞新陈代谢,而生命整体长久存活。而且,生命不仅仅是我们日常知道的这些生物,在她的思维里,“聚在一起,就是生命!”就像蚂蚁。触类旁通,石头是生命、土壤、水都是生命!为什么我们感受不到石、水、土壤的生命运动?因为我们人类的寿命和历史与它们相比太短暂了,短暂到它们无法察觉我们的存在,而我们也感受不到它们的活动。——同样,的确疯狂,但是我们无法反驳。她的观点看似打开了一个新的认识世界的大门,我们无从考证对错,却足以被激起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好奇心。

第四,它体现于颠覆性的价值取向——不以人类为核心的万物平等价值。不用多举案例,上面几个例子已经足以证明。我们所熟知并且推崇、遵循的人类文明和规范,都是以“人类”为核心,以“人类”为第一重要,无论是为了为文明添彩还是为了种群延续,都是以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从人的角度去看待一切。我们分出益虫、害虫,痛恨泥石流、地震, 讨厌炎热、寒冷,我们改变山川河流的模样和走向,我们从群居走向分散又再度聚集。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保护人类本身。我们从来没有从其他生物的角度看待过“延续”和“存在”的命题。我们标榜人类是地球上最智慧最文明的生物,或许我们只是对其他生物不够关注,研究还不够深入,或者我们对整个世界的了解都还不够。

第五,它体现于强大的自我认可和专注——不可撼动的坚信与执着。这部书里,每一个案例都是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每一个病人都用独一无二的认识论去与外界交往,他们不肯接受普世价值,并对自己的观点和“遭遇”深信不疑。也因此,他们会一直活在自己创造出来的“世界”中,并且从中被赋予新生。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最强大的、不容否认和驳斥的巨大精神力量,它以藐视一切的强悍无视普通人群的价值观,并足以战胜它们,将它们彻底驱逐出“境”。

结语

这部书展示的世界是光怪陆离的,也是异彩纷呈的,许多观点当今的学术和科技力量都无法有力地驳斥,所以它才以“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为点题主旨。人类有着与生俱来的种族偏见,对世界的认识从来不够客观,或许这与任何一个种族求生存谋发展的本能有关。又或者,我们也可以不以其他生物,不,是其他“存在”为视角,而是以一个更加高层的“造物主”视角来看,谁又能证明或者驳斥我们和世间万物不是它的每个细胞呢?或许我们的这个世界就是一个细胞,而在更加旷远的更大范围内,才存在着“生命整体”……这部书对开拓思维、激发想象具有极大帮助,对我们从更高站位、更全面的角度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有着重要意义。

好书推荐人生励志(天才在左疯子在右)(3)

作者:纪国强,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专业,黑龙江海天庆城(大庆)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