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曲建方我对阿凡提这个动画形象的感情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 逝者曲建方我对阿凡提这个动画形象的感情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

逝者曲建方我对阿凡提这个动画形象的感情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 逝者曲建方我对阿凡提这个动画形象的感情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1)

著名动画艺术家、系列动画片《阿凡提的故事》总导演兼美术设计曲建方于2021年3月19日因病医治无效,于上海逝世,享年86岁。曲建方家属遵其遗愿,丧事从简,因此逝世数月后才向业内友人发布消息。

曲建方历任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动画片组绘景师、木偶片组美术设计师、导演,代表作有《天才杂技演员》《这是一首歌》《阿凡提的故事》。《阿凡提——种金子》曾获1980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大众电影百花奖,1980年美国奥斯卡电影节荣誉证书。其系列片《阿凡提的故事——神医》获1989年美国芝加哥国际儿童电影节动画短片一等奖。

2016年7月30日,曲建方接受傅广超采访时表示,谈了创作阿凡提这个形象的经过。

逝者曲建方我对阿凡提这个动画形象的感情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 逝者曲建方我对阿凡提这个动画形象的感情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2)

我对阿凡提这个动画形象的感情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

(节选自《我愿意做“阿凡提之友”——曲建方访谈录》)

傅广超:《西瓜炮》里面偶的材质和后来的《阿凡提(种金子)》不完全一样,但是我们感觉漫画式的造型风格应该是一脉相承的。

曲建方:是的,靳夕导演拍《阿凡提(种金子)》的时候我还是美术设计,这部作品是厂里为了迎接建国三十周年创作的献礼片之一。我们当时搞片子必须要深入生活,有了依据才能够进行创作,于是我们就到新疆喀什去出外景、下生活。我带着设计布景和道具的陈绍元、程中岳第一批出发,动作设计也一起去了。靳夕和刘蕙仪两位导演是第二批到的,待了不久。因为靳夕参军的时候落下了腿病,所以我们让导演先回去,不要在这儿熬了,我们继续留下收集素材。

我到那儿一看,感觉满眼都是土黄色,小泥房是土黄色,山坡和峡谷也是土黄色,骆驼队一走,马一走,全是灰尘。其实天是蓝的,但作为艺术家,这个环境给我的印象就是一片黄,所以我把《阿凡提》里的天空也设计成黄色的。这样一来整个色调就统一了,也突出了人物形象。我们通过当地的汉人找了一个维族的“老法师”做翻译,参观清真寺和各种建筑,学他们的语言、礼仪和风俗习惯,到老乡家采访。

有一次我们到了一家大户,他们听说我们要拍《阿凡提》,都很客气,女主人请我们吃抓饭。他们吃手抓饭的动作很有特点,抓起饭来放进嘴里之后还要揩一下嘴,我们也照着学,后来动作设计在拍摄的时候也用上了。有一家主人样子胖胖的,很丰满,我一看,觉得巴依老爷、巴依婆的形象就是他们了,我就把他们的像画下来做参考。我让助手陈绍元专门把可能用到的道具全画下来,盘子、碗、各种图案的参考资料就都有了。

逝者曲建方我对阿凡提这个动画形象的感情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 逝者曲建方我对阿凡提这个动画形象的感情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3)

我听他们当地人讲了各种阿凡提的故事,看了各种有关阿凡提的资料。“阿凡提”在维语里有“先生”的意思,实际上他的名字叫纳赛尔丁,纳赛尔丁阿凡提就是纳赛尔丁先生,后来简称“先生”,所以我们都叫他阿凡提了。我看到土耳其和其他国家画的阿凡提基本都是白胡子老头的形象,我就问当地人,你们想象中的新疆阿凡提是什么样子?他们说大概是三四十岁的青壮年。后来我就背着油画箱站在马路边上望,看能不能找到好的原型。这时候一排骆驼队过来了,其中有个三十岁左右的小伙子牵着个骆驼,很神气,留着山羊胡。我觉得阿凡提就是他了,我请翻译和他商量了一下,到老乡家里为他画了一幅油画像,画好了之后请他在上面签个名,我就留下来了。

写实的形象有了,影片里的造型用什么风格?怎么创作?我在他们的博物馆的一条走廊里头看到一组唐三彩,那些三彩人物都骑着骆驼,形象都是圆的,很概括,很洗练。这个给我启发很大,如果我设计成了一般的二维动画造型,那么制作起偶来就很难,而且太写实了也不好看,作为偶来讲,造型必须要提炼。所以阿凡提的形体就吸收了唐三彩的特点,但是整个形体太圆、太匀称了也不好看,没有幽默感,怎么办呢?我就把他设计成上半身长,下半身短,手臂和躯干是上细下粗,上扁下圆,这样一变形就好看了,还显得诙谐。维族文字经常用叶子瓣儿的形状做装饰,我就把阿凡提的眉毛画成了三个叶子瓣儿。

影片里的阿凡提腰上还挂了个葫芦,这是怎么回事呢?我看到喀什当地人随身带的葫芦里装着一种叫“纳斯”的东西,他们说这是一种兴奋剂,就像汉族的银丹一样,用来提神的。其实在我们影片里,阿凡提从来也不吃这个,但是我把葫芦设计出来的话,维族人一看了就能领会到。维族男人头上一般都包着块白帕子,叫“撒兰”,我在设计阿凡提的时候特别让他歪戴着撒兰,显得幽默,后边还拖着一段飘带,这样动起来的话很有动感。阿凡提和毛驴的关系也很重要,我让他骑毛驴的时候手上拿个树枝,为什么没拿鞭子呢?因为毛驴是他的老伙伴,他拿着树枝摇一摇,毛驴就明白他的意思。

傅广超:他有时候也会倒着骑驴。

曲建方:倒着骑驴也有,但是我用的不多。为什么?从前的杀人犯判刑以后要倒骑驴游行,所以你看阿凡提倒骑一会儿马上就转回来了,是幽默的一个感觉,老倒骑着就麻烦了。所以这些细节没有生活底蕴,没有经过调查的话搞不了。有了这些细节,还要从中提炼,把阿凡提的性格特征、形象特征从本质上给它概括出来。

傅广超:把平面美术造型做成立体偶需要经过哪些环节?

曲建方:美术设计除了画造型设计图之外,还要画制作图、确定制作材料,制作组也一起想办法,最后负责木偶制作的是孙大衡。我设计的骨架是用银丝把手臂、手指串起来的,我们试验过之后发现银丝的柔韧度最好,上肢的动作可以做得非常细腻,银丝用完了以后还可以再炼。后来我们去学校教课用的是铜丝,因为学校条件有限,但是铜丝的效果没有银丝好。

之前《西瓜炮》的人物头型主要还是用石膏做的,石膏的缺点是表面光不溜湫的,扳动起来也很重。所以《阿凡提》里的角色偶头是用塑料泡膜翻制出来的,外面再包丝袜,看着有一种布娃娃的质感。这种包丝袜的方法我从《路边新事》开始就做过尝试了,等于我们告诉观众这个东西是假的,但是它一动起来又有生命力,有人物性格。

人物的眼睛是用乒乓球皮剪成小瓣儿,涂上黑色,贴在偶的脸上。因为乒乓球的皮薄,可以剪出各种型。人物需要眨巴眼的时候还是用丝袜剪出各种大大小小的眼皮贴上去,逐格换眼皮。有时候影片里的人物要流泪,我们就先画出泪珠的动画,然后让制作组翻制成玻璃珠子,拍摄的时候再逐格替换。不同的口型是用小铁片做的,偶头的嘴部装上吸铁石,这样一来口型也就丰富了。

做服装更要想办法,比如给阿凡提做鞋就要选用合适的薄皮。最花心思的是选布料。因为外面卖布料都是一丈一丈地量,但我们实际上用不掉,那不浪费吗?我就带制作组去批发市场的布店买各式各样的布样子,布样子也就手绢那么大,一块做一个偶的服装就够用了。因为拍摄的时候是四五个摊头同时开拍,阿凡提的偶要做六个,阿凡提身上的白布多,所以白布可以扯个一两丈。

傅广超:您可以谈谈《阿凡提(种金子)》参评奥斯卡奖的经过吗?

曲建方:当时我们国家把《阿凡提(种金子)》送去参加奥斯卡奖的动画短片评选,演员卢燕是奥斯卡的评委之一,她说评委们都觉得《阿凡提(种金子)》好,但是我们的影片长度超过电影节规定的参赛短片时长了。因为我们这部戏拍了小四本,他们希望我们能剪到25分钟或者30分钟之内。结果我们没有剪好送去,就没评上。但是后来人家给了一个证书,说整个评委会对影片表示欣赏。我们也很开心,说明他们认可我们的作品。

采访、拍摄:傅广超

采访地点:上海·华亭宾馆咖啡厅

访谈抄本整理、校注、编辑:傅广超

编辑:姜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