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体校联合会官网(第五届全国学校体育联盟)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李小伟)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教学研讨——第五届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体育大会)近日在辽宁大连理工大学刘长春体育馆举行。本次大会是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体育教育)为进一步贯彻体育教育“大、中、小学一体化”,宣传中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发扬并实践“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一次重要会议。

全国体校联合会官网(第五届全国学校体育联盟)(1)

大会内容主要包含:以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改革理论为指导,总结探讨我国有关体育课程改革重点工作;以分联盟主席单位为核心,研究部署联盟下一步工作与发展规划;在已经成立的“高中体育课程改革联盟”基础之上,研究如何进一步发挥联盟在基础体育教育领域中的积极作用;依托“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大力宣传并展示该模式下体育与健康教学新型态;以实践教学为主要目标,介绍并讨论基础教育小学至高中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开发与实践以及教学与设计。

全国体校联合会官网(第五届全国学校体育联盟)(2)

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院长季浏代表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体育教育)作了题为《新时代下我国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方向》的大会主题报告。报告从如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如何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如何改革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形态;如何构建体育课堂教学的新型态;何为学业质量标准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阐述。通过对当前中国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剖析,季浏对进一步推进中国体育课程改革的意义进行了讲解,并对体育课程改革的理由及其价值予以了说明。

大会另一项重点内容是基于“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与“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要求下的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展示。来自河南、河北、江苏、广西、重庆、广东、上海、辽宁、新疆、江西的十八位中小学优秀教师展示了球类、武术、体能、田径、体操等项目的教学实践课,涵盖了小、初、高各学段不同水平学生的教学。这是季浏教授开发的“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理念通过实际的体育课堂的形式呈现,教师在课堂实施的过程当中,很好地贯彻并达到了该课程模式三个关键要点的具体要求,即运动负荷(75%以上运动密度、平均心率140-160运动强度)、体能练习(10分钟)和运动技能(结构化知识与技能),同时也很好地展现了“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可操作性与实践性,为今后该模式的推广与实施提供了有力的实践依据。

会议期间,分别举行了由汪晓赞教授和张细谦教授主持的学术专题讲座:《KDL体育与健康课程开发与实践》与《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体育教学与设计》,为大中小学的体育教育工作者们提供了最新的国内外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信息,加深教师们对体育教育教学的理解。讲座期间座无虚席,气氛热烈。

大会期间在体育馆会议室举行了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体育教育)主席会议。会议就下一届联盟大会组织工作、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策略、体育专业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协同发展以及下一阶段联盟工作思路等问题,集合各分联盟主席以及各地区省市级教研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期间参会专家发言积极、讨论激烈,为联盟工作的推进和提升起到了很好的启发作用。

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体育教育)由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担任盟单位主,自2013年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批准成立,旨在联合全国体育教育工作者,共同探索我国体育教育事业改革与创新之道,培养和输出高质量的体育教育优秀人才,促进我国青少年的健康成长。5年来,已在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多达21个分联盟组织。

作为全国学校体育工作者沟通的“桥梁”,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体育教育)彰显了体育教育领域的引领和带头作用。联盟的目标一是实现大中小学一体化,为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明确方向;二是搭建平台,以供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体育教育工作者们彼此交流学习;三是探索我国体育教育事业改革与创新的新方向,促进我国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