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陂发展旅游(这里是武汉黄陂)
早春三月,乍暖还寒,武汉市黄陂区已经春潮涌动,前来赏花踏青的游客络绎不绝而刚刚过去的虎年春节,黄陂5A景区更是人气爆棚疫情之后,黄陂旅游已满血复活,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黄陂发展旅游?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黄陂发展旅游
早春三月,乍暖还寒,武汉市黄陂区已经春潮涌动,前来赏花踏青的游客络绎不绝。而刚刚过去的虎年春节,黄陂5A景区更是人气爆棚。疫情之后,黄陂旅游已满血复活。
近年来,黄陂区以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为主线,通过景城一体化建设,把全域作为完整旅游目的地进行整体布局和营销,形成景城融合、村景融合、产业融合的发展局面。黄陂区获评全国最有影响力全域旅游示范区。
文化赋能
厚植旅游人文底蕴
“大江大湖大武汉,好山好水好黄陂。”这是人们对黄陂区天生丽质的由衷赞美。如何让高颜值的旅游产品更具内涵,如何激活非节假日的旅游消费市场?黄陂区的做法是,用创新和文化赋能为游客带来不一样的人文体验。
黄陂区不断深耕“木兰文化”。他们精心修缮和维护木兰祠、木兰牌坊、将军墓等花木兰遗存,打造了23个木兰主题文化系列景区,举办木兰文化旅游节、木兰山登山节等节事。与央视联合推出大型音舞诗画《木兰山组歌》和大型楚剧《少年花木兰》,与中央歌剧院合作打造原创民族舞剧《花木兰》等。黄陂的山山水水,都烙上了木兰的印记,游客们仿佛穿越历史,在徜徉青山绿水中感悟着古代巾帼英雄的忠孝勇节。
黄陂区挖掘保护“武汉之根”。距今约有3500年的盘龙城遗址,是长江流域发现的夏商时期规模较大、出土遗存较为丰富的城邑遗址 ,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武汉城市文明的源头。黄陂区邀请专业考古团队,对盘龙城遗址进行深度挖掘和保护,建设完成的“盘龙城遗址公园”被列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如今,盘龙城遗址已经成为黄陂旅游一张古色古香的亮丽名片。
黄陂区大力整合红色旅游资源。姚家山村曾是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的指挥中心和新四军第五师师部所在地,黄陂区斥资8亿元设立新四军第五师历史陈列馆,打造“武汉抗战第一村”红色经典,成为黄陂景区中的“万绿丛中一点红”,让以天赋之美著称的黄陂又多了一份历史的沉淀。
多元业态
描绘全新文旅版图
黄陂旅游的想象力早已不再满足于青山绿水间的移步换景。近年来,黄陂以山水人文为底色,加速文旅模式的转型升级,将原有相对单一的自然观光游,拓展转向为形式多元的深度体验游,不断挖掘旅游价值空间。
汉服巡游、全景演出、烟花盛会、汉口镇·戏码头……一个个体验项目打开了黄陂旅游新空间;木兰文化旅游节、木兰草原国际风筝节、木兰山登山节……一场场节会活动打造出黄陂文旅新名片;甘露山文旅城、汉口北万里茶道主题公园、空港花田小镇……一座座全新地标描绘出黄陂文旅产业新未来。从自然观光到深度体验,从单一景点到资源集群,黄陂旅游正持续演绎精彩,向着多元化、优质化、产业化的全域旅游一路前行。
创立20余年的木兰文化旅游节已成为黄陂的“文旅盛宴”,做足了全域旅游大文章。木兰山登山节是全国最具影响力的群众体育活动品牌之一,“九九重阳相约木兰山登高望远”已成为当代武汉人的新民俗。每年春天,木兰云雾山景区杜鹃花节如约而至,漫山火红杜鹃灿烂若霞;木兰草原运动风筝锦标赛吸引了来自全国的运动员参赛,共同上演激情草原“筝霸赛”。这些文旅新名片,让游客留得住、玩得嗨、忘不了。
旅游模式的转变,带给游客的是更加丰富的体验,自然的秀丽、运动的畅快、飞跃的刺激、夜游的惬意与浪漫,全感官碰撞,全身心享受。而这样的转变,也让黄陂文旅产业从“门票经济”步入“产业经济”,多场景、高频次、全天候的游客消费模式打开了更大的价值空间。
如今,众多文旅项目加速在黄陂落地与建设,全域旅游的布局更加清晰,黄陂建构起了北、中、南三大文旅集群。北部以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为重点,木兰湖、大余湾国际旅游度假区等大型项目落地于此,木兰草原三期、木兰花乡二期等也在规划建设中;中部甘露山文旅城已开工建设,将打造出全球最大的冰雪娱乐综合体;南部也引入汉口北万里茶道主题公园、武汉中华恐龙园等众多文旅项目,带来黄陂旅游的全新想象。
立足自然人文禀赋、顺应美好生活潮流、抢抓招商引资机遇,黄陂的全域旅游在全时域、全地域、全领域下足功夫,构建起全域生态、全域景观、全域旅游、景城融合、村景融合、产业融合的发展格局。
管理创新
提升百姓美好生活
黄陂旅游的快速发展,得益于管理模式的持续创新。近年来,黄陂区坚持“党政主导、企业主角、农民主体、品牌主打、行业主管”的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发展全域旅游的兴区富民之路。
黄陂区着力形成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人大政协积极参与、区直部门和街乡上下联动的旅游领导协调机制。编制实施了《黄陂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推进旅游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多规合一”和“多规衔接”,实现旅游发展全域化、旅游治理规范化、旅游供给品质化、旅游参与全民化、旅游效益最大化。
黄陂区坚持让企业唱主角,吸引社会资本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全区现有旅游企业100多家,其中规模化旅游企业达到25家,旅游行业创业就业总人数已达到26万人。盘龙城遗址公园、野村谷、木兰水镇、木兰花谷等旅游新项目已建成开园;总投资700亿元、全球最大的室内冰雪世界甘露山文旅城开工;木兰湖旅游度假区、空港花田小镇建设项目、木兰古道、夫子山、恐龙谷等项目也已启动。
黄陂区让本地农民成为旅游业主体,融入旅游产业共赢发展。通过发展全域旅游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创业就业,带动农户土地流转、闲置农房出租、生态产品销售,让10万农民吃上旅游饭,涉旅农民户均年收入在18万元以上,是全区农民平均收入的3倍,景区周边50多个村从过去的贫困村一跃成为全区最富裕、最美丽的乡村,旅游产业成为全区兴农富民的主导产业。
黄陂区坚持品牌主打,力推旅游产业集约发展。主推“木兰主题文化”品牌,政企共唱“木兰歌”,通过影视、动漫、音舞诗画等多种形式,让家喻户晓的花木兰形象为黄陂旅游注入新的文化元素,引发深层次文化体验和共鸣。黄陂文化旅游宣传片登陆纽约时代广场,黄陂旅游形象走向世界。
黄陂区加大行业主管力度,助推旅游产业健康发展。黄陂文旅局坚持依法治旅,在全省率先制定实施“1 3”旅游综合监管制度,即旅游行政执法大队 旅游司法调解室、旅游工商12315维权服务站、旅游巡回法庭;成立黄陂区旅游行业协会,实施旅游诚信红黑榜发布制度,定期公布违规名单,逐步完善行业自律机制;综合运用12301智慧旅游服务热线、12345政府服务热线、手机APP以及微信公众号等投诉平台,完善旅游投诉处理机制。
在做好管理的同时,黄陂区加大旅游基础设施投入。近3年累计投入200亿元完善旅游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实现景区与武汉主城及机场、高铁站一小时连接,景区环线两小时串联,相邻景区15分钟连通;实现景区旅游专线车、旅游环线公交直通车全覆盖;建成区级全域旅游集散中心、15处旅游驿站和50多个生态停车场;建成A级旅游厕所158座,实现旅游景区星级厕所全覆盖,成为全国“厕所革命”示范典型。
黄陂区每年投入8000万元,对主城区汉口进入黄陂的小型客车实行免费通行。2018年开始黄陂景区向本地居民免费开放,为来黄陂旅游的游客购买意外险、开放武汉旅游一卡通,节假日向全省居民赠送景区门票,让老百姓真真切切享受到全域旅游创建成果。
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郭元强在黄陂调研时充分肯定了黄陂全域旅游取得的成效,强调黄陂区要进一步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和城乡融合发展,成为全域旅游示范引领区,让美丽风光变身美丽经济,让美丽经济提升百姓美好生活。
原文刊载于2022年第5期《民生周刊》
原标题:《武汉黄陂区:全域旅游演绎别样精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