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仪式感是什么样的(什么是真正的仪式感)

01 什么是仪式感?

前些天在心理老师的课堂中,我听到了这样一句话,到现在记忆犹新。老师说他生平最讨厌的一句话就是“生活需要仪式感”。当时的课堂马上乱哄哄了。之前经常看到一些关于仪式感的文章,都在写生活需要仪式感,所以大家心里也就自然而然认同这个观点了。

突然听到老师讲,仪式感只不过是自己麻痹自己的手段罢了,我们全班同学还是比较意外的。也正是突然听到这个不相同的观点,我开始思考,为什么会有人这么讨厌仪式感呢?

在思考中,我仿佛找到了答案。

一个朋友对我说“我觉得早上喝碗胡辣汤,吃两根油条就非常有仪式感,能让我非常开心”。

一位当老师的阿姨给我说,她的学生见面对她问候简单的一句话“老师好”都能让她觉得很有仪式感和成就感。

一个理工科男生说“仪式感?只是矫情和刻意的另一种说法罢了。”

大家对“仪式感”这个话题各持己见。但我们真的知道什么是"仪式感"吗?并不吧。

可能是你去见心仪的人前特地的梳洗打扮;可能是在早餐前一句郑重其事的“开饭啦”;可能是你在节日到来时你为心爱的那个他准备的一份礼物;可能是每天出门见到门卫叔叔宿管阿姨的一句“早上好”;可能是你每天睡前写的一些随笔。

仪式感,是让我们放大每一种细微的小情绪,让蜷缩在岁月角落里的琐碎零屑烙印在旧时光里的细水长流。

02 别让口口声声的仪式感变成拖累你的“伪生活”

还记得高中学的两个单词“life”和"live"。老师讲到这两个单词时说,这两个词很好区分。根本区别就是“life”是被你过的热气腾腾的“生活”,而"live"是人类为了活下去的“生存”。

仪式感赋予了“life”生命。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该有一点仪式感,他让生活成为生活,而不是生存。

但生活中却有人义正言辞的拿着仪式感过起了”伪生活“。

最好的仪式感是什么样的(什么是真正的仪式感)(1)

邻居家因为婚礼的事情弄得沸沸扬扬。

二人刚凑上婚房的首付,女生却提出要办一场30万的婚礼,场地要在户外,布置时必须要有她最爱的香槟玫瑰,要求一定是真花。和婚庆公司商量后,对方给出了30万的数字,即使深知对方的经济条件,女生依旧不屈不挠态度坚决。

“一辈子就一次的婚礼,为什么不能有一点仪式感?”,她振振有词地质问男生,无奈之下,男生只好拿出原本装修的钱款办了这场开满香槟玫瑰的婚礼,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下,新娘一脸满足。

本以为新生活会像婚礼一般,延续浪漫和甜蜜,二人却开始因为装修的事争喋不休。钱都花在了婚礼上,新房只能简陋装修,连买张新沙发都要等下月的工资。原本不错的小日子,因为一场婚礼的仪式感变得节衣缩食,矛盾剧增。

对生活有仪式感,原本只是为了给平淡的生活加一点甜,但超出现实基础的伪仪式感却让生活一地鸡毛,虚荣一时,最后只会跌得更惨。

这也许就是心理老师痛恨“生活需要仪式感”的原因。因为有人以此为借口,把生活搞得一地鸡毛。

03 真正的仪式感是让日子过的讲究

就像《小王子》里,狐狸对小王子说:

如果你说下午四点钟来,从三点钟开始,我就开始感觉很快乐,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来越感到快乐。

到了四点钟的时候,我就会坐立不安,我发现了幸福的价值。

但是如果你随便什么时候来,我就不知道该什么时候准备好迎接你的心情了。

最好的仪式感是什么样的(什么是真正的仪式感)(2)

还记得有一次妈妈说要加班,弟弟说要趁这个机会给她一个惊喜。做美味的意大利面给妈妈吃。我在一旁帮忙,弟弟主厨。

非常有仪式感的一幕出现了,面是北京方便面,煮好后把面倒在三个碗里面,用力压几下,快倒速扣出来,很漂亮整齐的外观。我们对提前准备好的番茄酱,香菜,黄瓜片,小番茄片对“整齐的面”进行了加工摆设......

我已经不记得那天妈妈是多晚到的家,但我记得很清楚妈妈看到弟弟从厨房端出来”意大利“面时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

直到现在,妈妈依然清楚记得她的孩子给的这份惊喜有爱的”意大利面",并且时常骄傲的提起这件事。

仪式感不是要去追求根本不现实的物质,也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而是我们把细碎的生活变得讲究,让平淡的日子开出花来。

生活还是需要点仪式感的,你觉得对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