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残日走访困难残疾人(发光发热温暖残疾人)

她是一名迄今已“从业”14年的资深志愿者,在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等领域留下一串串坚定的脚印她叫唐学颜,今年43岁,因网名“丫丫”被身边的志愿者伙伴们亲切地称为“丫丫姐”,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助残日走访困难残疾人?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助残日走访困难残疾人(发光发热温暖残疾人)

助残日走访困难残疾人

她是一名迄今已“从业”14年的资深志愿者,在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等领域留下一串串坚定的脚印。她叫唐学颜,今年43岁,因网名“丫丫”被身边的志愿者伙伴们亲切地称为“丫丫姐”。

2006年春天,一个偶然的机会,唐学颜成为一名助残志愿者。她带领志愿者们一起走村串户,根据受助家庭的需要,把各种爱心物资送到受助人家里。这一干,就是十年。作为志愿者队伍的领队,唐学颜累计参与助残活动200多次,送出衣物近4万件,服务残障人士2万余名。

“忘不了那渴望光明的双眼”

唐学颜主要服务的是青岛农村的贫困家庭,家庭多是因残致贫,艰难的生活状况是外人无法想象的。至今,唐学颜都念念不忘一个7岁女孩的双眼。

女孩一家5口,姥姥、姥爷、爸爸、妈妈和女孩住在一起。全家只有小女孩一个是健全人,其他4名家庭成员都有不同等级的精神类疾病。女孩一家5口挤在一间低矮潮湿的房间里,而女孩睡觉的地方就是炕下潮湿的地面,连张草席都没有,女孩的被子就简单地铺在地上,潮湿的都能捏出水来。“我到现在还记得那是2007年,女孩的家里居然还没有用上电灯,一盏自制的煤油灯就是女孩看书的光源。”唐学颜说,“我看见有几本书堆在被子旁,能想象到每天晚上女孩挑灯夜读的场景,这小小的空间虽然限制了她的生活,但困不住她的思想。”

根据先前获得的信息,唐学颜和志愿者们第一次到女孩家,只是送来一家5口人一年四季的衣服、被褥等生活用品,而当看到女孩家的状况后,唐学颜立刻决定“帮下去”。在志愿者的持续帮扶下,女孩家里用上了电灯,有了自己的床和学习桌,还有了从城里来的志愿者补习老师,女孩在青岛多了一群爱她的“家人”。

“残障人士也可以活得很精彩”

在服务过程中,唐学颜也不断获得向上的力量,让自己成长,“很多残障人士拥有着对生活的热爱,面对困境时不屈不挠的精神,都深深打动着我。”印象最深的是青岛下辖平度市的一名农村残疾人。资料显示,这名残疾人独居,聋哑并患有视力残疾。在到达这名残疾人的家之前,唐学颜想象他的生活状况可能不太理想,也许像有的独居残疾人一样:房间阴暗潮湿,锅碗瓢盆东倒西歪,生活垃圾四处散落,衣着又脏又破……

按照信息资料上的地址,唐学颜推开了他家的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小院中开满了的黄色丝瓜花,一条条瓜藤顺着固定整齐的丝线蜿蜒,瓜藤吊着一个个嫩绿的丝瓜。丝瓜架下,摆放整齐的一盆盆硕果累累的石榴,整个院子充满了生机。唐学颜以为走错了人家,赶紧跟邻居确认。“没错,你们找的就是他!”邻居笑着说。

这是一个耳朵听不见、眼睛看不见的残疾人的家!他言语中表达的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感悟,不仅给了唐学颜坚定的力量,也感染了每一个在场的志愿者。

“原来残障人士的生活也可以很精彩!”在这样的理念的引导下,唐学颜转变了志愿服务的工作方法,不仅身体力行地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还帮助残障人士转变观念,让他们知道“虽然身有残疾,但还是可以为社会做贡献的”。郭海滔就是在唐学颜的帮助下,成功地进行了“角色转换”。他是一名视力残疾人,是“盲人社会支持体系建立计划”中的受助人之一,可他很快就“变身”为一名志愿者,利用自己的技能服务社会。2016年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青岛市首届‘品味书香,有爱无碍’经典美文朗诵大赛”在青岛市图书馆举行,郭海滔在唐学颜的鼓励下参赛,并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因为眼睛看不见,我曾一度陷入过迷茫彷徨中,感觉这个世界抛弃了我。”郭海滔说,“在丫丫姐的帮助和鼓励下,我通过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不仅收获了快乐,也真正理解了志愿者精神的含义。”

除了组织助残志愿服务活动,唐学颜还策划实施了一系列扶贫助学活动。例如,她和志愿者从贵州安顺贫困山区采购来大量的“木头娃娃”原材料,组织大学生和爱心市民在繁华商圈开展木头娃娃绘制、义卖活动,筹集的善款一部分用来支持青岛农业大学的大学生到贵州安顺支教,一部分用于贵州安顺的扶贫助学活动。

“开展专业的志愿服务活动”

十几年来,唐学颜的每一个周末都属于志愿服务。她每每听到受助人说着感谢的话、流下激动的泪,她总会说自己做的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应该学习更多专业的知识、提供有效的志愿服务。

唐学颜于2016年正式加入青岛市市北区同明书坊社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同明书坊”),参与设计、执行志愿服务项目。在工作之余,她不忘参加继续教育,用理论武装自己。她用两年的时间,修完SFBT(焦点短期治疗)取向的危机干预、亲子效能、团体实操等课程,并有效应用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她充分运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方法,相继参与执行“关爱新市民子女成长”“萌娃俏妈一台戏”“少年模拟法庭”等品牌志愿服务项目。仅2016年度,唐学颜参与组织各种志愿服务活动400余场次,服务社区居民6000余人次。

“同明书坊”被民政部确定为第二批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牵手计划”的援派机构,从2018年年底至今,唐学颜和社会工作者、志愿者们一起深入“牵手”地山西省临汾市永和县,与永和县的牵手伙伴一起推进工作。其间,唐学颜走进永和县光荣院,扑下身子为老人提供服务。有一天,唐学颜正在厨房帮忙,偶然发现一位9旬老人一直在乐呵呵地修理自己随身的小椅子。唐学颜走过去蹲下来,打算帮忙修理。可摆弄了一会,发现零件并不配套,原来老人在晒太阳的时候捡到一枚螺丝,就以为是自己椅子上掉下来的零件,这些日子以来,老人每天都乐此不疲地修理椅子。得知真相后,唐学颜回到老人身边,又陪老人“修理”了好一会儿,虽然依旧“没有修好”,但老人特别开心。“对于这些孤独的老人来说,陪伴就是爱。”唐学颜带着其他志愿者一有空就来福利院或光荣院陪老人说话。

十四年来,唐学颜的默默付出不仅获得了心灵上的慰藉,而且也多次得到有关部门的表彰。2018年,她被青岛市市北区文明办评为“十佳‘文明市北人’”,而早在2008年,她就被青岛市文明办、共青团青岛市委、青岛市志愿者协会授予“青岛市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这是对志愿者最好的褒奖,我为自己还有能力提供志愿服务而感到欣慰。”唐学颜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