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鉴赏入门基本知识(瓷器的起源)

瓷器的起源

“质韫珠光堪作鉴,纹镂花鸟具传神,盛得朱樱千万颗,满盘琥珀为生辉”,这是古人对瓷器描绘的传神诗句。诗中瓷器晶莹剔透、熠熠生辉,让人神清气爽。

瓷器鉴赏入门基本知识(瓷器的起源)(1)

中国作为瓷器的故乡,瓷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那么,瓷器到底起源于何时呢?

据史料记载、专家考证,早在3600年前的商代中期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遥想商末纣王和妲己的酒池肉林中,就浸泡着不少美轮美奂的欢娱器皿吧。

根据考古挖掘,在郑州出土的青釉瓷尊通是目前所见的最早的瓷器之一,我们称为原始青瓷。

瓷器鉴赏入门基本知识(瓷器的起源)(2)

此器高25.6厘米,口径21.4厘米以高岭土烧制而成,通体施稀薄的淡黄釉,烧成温度在1200℃以上。

后来,考古有了新发现,专家发现,在夏代人们就已经在瓷土中掺入一定数量的长石、石英等成分,烧制出了一种胎质呈白色、质地硬于陶器的器皿,就其烧结性能和坚硬程度而言,接近原始青瓷。但是器皿表面无釉,我们称其为“原始素烧瓷”。

原始素烧瓷的器型主要有酒器和豆、钵等食器,器皿表面多刻有饕餮纹、云雷纹、曲折纹等精美图案,相比于同期的青铜器,算是一种创新的工艺品了。

原始素烧瓷为瓷器的发明奠定了基础。

由此,我们看到了一条脉络:陶器—原始素烧瓷-原始青瓷—瓷器。

追本溯源,瓷器就是由陶器发展演变而来,老百姓日常生活中陶瓷不分也是这一演变发展的佐证。

那陶器和瓷器有什么不同呢?

首先是使用原料不同:陶器烧造的原材料是黏土,瓷器的胎土是石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岭土。

其次,陶器和瓷器的坚硬程度不同:陶器烧成温度低,陶器烧成温度一般都低于瓷器,甚至达到800℃以下,一般可达1100℃左右;瓷器的烧成温度则比较高,大都在1200℃以上,甚至有的达到1400℃左右。所以陶器的坯体并未完全烧结,敲击时声音发闷,胎体硬度较差,有的甚至可以用钢刀划出沟痕。而瓷器的胎体基本烧结,敲击时声音清脆,胎体表面用一般钢刀很难划出沟痕。

第三,陶器有不挂釉和挂釉的两种,挂釉的陶器釉料在较低的烧成温度时即可熔融。瓷器的釉料有两种,既可在高温下与胎体一次烧成,也可在高温素烧胎上再挂低温釉,第二次低温烧成。

中国在一万多年前,也就是新石器时代初期就开始使用陶器,主要有彩陶、黑陶、印纹陶等。

在新石器时代末期,我们的祖先用瓷土为原料,烧制出胎质灰白、器表无釉、火候较低的器皿,即所谓白陶或称灰陶。

瓷器鉴赏入门基本知识(瓷器的起源)(3)

新石器时代至商代的白色陶器,是用高岭土烧制的,质地洁白细腻,是与瓷器最为接近的陶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