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中的科学精髓(易经的科学性探讨)

1.《易经》源于观察的学问

《易经·系辞下》中说:“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察法于地。”就是说伏羲画卦是通过观察创造的。

《观卦》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

盥而不荐,盥和荐是祭祀过程中的两项活动,对于一个常常去观礼的人来说,看了前边的盥礼,后边的荐礼就不必再看了。人们常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一只圆柱体的茶杯放桌上,一个小孩从侧面看,说是方的,另一小孩从上面看,说是圆的。为什么对同一观察对象会有矛盾的结论呢?因为两个小孩站在不同的地点来观,观点不同!或者说两个小孩站在不同的场所,立场不同。同一事物,立场与观点不同,结论就会大相径庭。观的点不同,看到的东西就不同,我们常说的“换位思考”就是告诉我们要从不同的立场,以不同的观点来观察事物。这样才能对事物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初六,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

童观,儿童的身心还没全面发展,他对自然界,对社会,对人的认识往往是幼稚的,这种幼稚在家长看来有时会很可爱,叫“童真”,叫“童趣”,就是童观。为什么无咎呢?因为我们知道他会成长啊。

作为个人而言,三观的不全面,不正确只会在我们的个人生活中徒增烦恼,倘若君子的三观扭曲了,就遗害无穷了。领导干部爱财,爱名,他提拨任用人才,观察下边的人就是看谁会送礼、谁会说好话。下边的人也很聪明,看得出领导的喜好,事件干好干坏无所谓,得领导赏识才重要。人才就得不到施展才华的机会,钻研拍马必然成为这个区域的风气。

六二,窥观,利女贞。

窥者,管见也。过去的女子不能正眼看人,她要了解什么只能偷看。所以女子看到的往往都是片面的、局部的和表面的。但是没有关系,男人们不会怪她,顶多说一说“头发长,见识短”。

说到底,人以有限的生命对于无限的宇宙,又怎能说不是“窥观”呢?我们用天文望远镜,用射天望远镜观察宇宙,不就是“窥观”吗?我们用显微镜看细菌,用电子显微镜看病毒,也是窥观吗。

我们“窥观”没有什么丢人的,如果我们以为看到的就是整个宇宙,就是事物的本质,以妄为实以曲为直那才丢人。

六三,观我生,进退。

自己要认识自己,不能因为知道我们有限的生命不可能全部的认识宇宙就停止我们探索宇宙的步伐。应该前进的时候要勇往直前,遇到我们无法越过的鸿沟要学会绕道而行,以退为进。

进退是观察事物的方法,进可以更仔细观察,显微镜可以看到肉眼看不到的东西。退可以考察事物的背景和环境。我们站在江边的海边看到的是波涛汹湧,站在远处或高处看则是风平浪尽。这就是“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尽”。

前面这三爻告诉人们怎样去观察,先是肤浅的童观,接着是片面的窥观,最终要深入的和整体的观察。接下来的三爻,告诉我们怎么给人家看。

六四,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我们学校有人来参观了,全校要大扫除,教师学生要穿校服,让最好的老师去上课给别人看。为什么呢?一个人腿长,她更愿意穿短裙甚至超短裙。卖大米的,将大米抛光,去掉最有价值的谷皮。为什么呢?每个人都希望把光鲜的、光亮的一面给别人看。一人如是,一国也是如是。

观国之光,观光,为什么不观暗?国家要将光亮光辉光彩的一面给人看,而将阴暗丑陋腐朽的一面藏起来。

因为对于参观的人,往往你给他看的他认为是你的全部。抛光的米更好看,虽然营养成份少了,但更能卖个好价钱。人穿的光鲜亮丽打扮得花枝招展更让人喜观。观国之光,你觉得这个国家强大,别惹他。给来宾看国家光亮的一面,对王有利。假如外国人来了,你给他看讨饭的乞丐,上访的百姓,外国人会觉得这个国家暗了烂了,他就有欺负你的想法。

九五,观我生,君子无咎。

“我”有什么给你看呢?

我给你看我的武器!我给你看我的军队!生!你看我生龙活虎,生机勃勃。你还敢跟我打仗吗?吓不死你。

现在“我”给你看什么?名片!专家学者教授,给你看我的名。商人,给你看我的钱。明星,给你看我的脸。什么不能给你看呢?

刚检查出来的糖尿病的化验单子要放好了,别落下来被别人看到。

上九,观其生,君子无咎。

“我”实在没有自己的东西给你看!怎么办?给你看其他的东西!

2.《易经》基于数字的学问

《易经》是怎么的结构呢?64卦怎么来的呢?

《易经》由数而得爻,由爻而得卦。

数是易经的基础,爻是易经的灵魂,卦是易经的性命。

首先有数,即数字。一二三四五叫生数,人天生的手脚有5指,一只手就能表达12345这5个数,六七八九十叫成数,1只手不够用,两手合起来才成,叫合成数,叫成数。

13579叫天数,也叫阳数,24680叫地数,也叫阴数,过去的身份证的最后一位用奇偶来区别性别。

1 2 …… 10=55,《易经》的起卦法就用55根蓍草,草芥虽轻,但他用了天数地数,就能演绎天地间的万事万物。

虽然只有55根草芥,还得兵分几路:

第1路,用6根蓍草,由底向上排6行,这叫给“天地定位”。由下而上,依次叫“初位”、“二位”、“三位”、“四位”、“五位”和“上位”。其中第1(初位)第4是地位,第3第6“上位”是天位,第2第5是人位。有人自认为自己地位很高,地位再高,能超过5、6位吗?

第2路,1根蓍草,象古代的一位大神,盘古,盘古开天劈地,这一根蓍草就是起卦的人用来“开天劈地”的。

第3路,余下的48根蓍草,和在一堆,象征“天地混沌”,现在要用第2路的那一根来一分为二,来“开天劈地”了。把其中一堆叫天,或离我们远的叫“天”,离我们近的叫“地”,“天尊地卑”,尊卑是远近的区别,没有其他。

这样第3路又被分成2路,其中一路“天”,一路“地”,一堆近,一堆远。经过三营,得到易经的第二个概念“爻”。爻分阴阳,究竞是阴还是阳,要经营才知道。

第1营,将刚分开的两堆草芥四个一小堆再分,数“一、二、三、四”或“春、夏、秋、冬”或“元、亨、利、贞”,四个四个一数,余数可能有4种,余1、余2、余3、余4。相应的另一堆会余3、余2、余1、余4。余数合一起放一边,可能有8根或4根。其他那些四个一堆的再合起来,叫“天地复合”。如此经营一番叫“一营”。

第2营,再盘古开天劈地,再春夏秋冬,……

第3营,周而复始。

余下来那一堆蓍草可能是24根(6个春夏秋冬)28根(7×4)32根(8×4)或36根(9x4)。

如果得7和9为阳,用“一”表示,叫阳爻,叫九。(用九不用七)

如果得6和8为阴,用“--”表示,叫阴爻,叫六。(用六不用八)

如此三营而得第一次区分,第一位的阴阳就出来了,是阴叫“初六”,初是最下的地位,六表示阴。

“初九”表示第一位,最底位为阳。

一系列数的经营,而得到阴阳的区分,叫“爻”。

如此,再经三营得二爻,叫“二六”,叫“二九”,“二六”中的“二”表示第二位,“六”表示阴。

接着来,再经营得三爻。

再经营得四爻。

得五爻。

得六爻。

六爻,六位的阴阳组合成一“卦”。

64卦组成一部《易经》

《易经》的数有“定数”和“变数”。

定数是“死数”或“呆(ai)数”,也有人叫“气数”。

《易经》研究“变数”见长。数学中学过两个变数,一个叫“无穷小”,一个叫“无穷大”。在《易经》中叫“太极”,就是大极,无穷大;叫“无极”,就是小极,无穷小。

“无”不是没有,而是“小”。词语“无所谓”词典上解释为“没什么”或“说不上”,为什么解释不清楚呢,因为人们忘却了无的真实含义。无~小,所谓~意思,无所谓就是“小意思”,现代为误解《老子》的“无为”思想,认为“老子”消极“不作为”,其实那是大错特错。《老子》说“无为而无不为”,正解是“小事都能做就几乎没有不能做的”。《老子》鼓励人做小事,比如“治大国若烹小鲜”。

因为不懂“无”,而误解的爻辞的,举个例子:《坤卦·六二》的爻辞,“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直,就象我们砌房子,一块砖,一块砖,终于砌成一排了,一条直线就被砌出来了,今天砌一层一条线,明天再来一层一条线,几天下来一堵墙就砌出来了,方方正正的,这个就是方,一面墙,前墙砌好了,再砌后墙,再砌山墙,盖上顶,一间大屋就完工了,由点(一块砖)而成直(一条线),由直(一条线)而成方(一面墙),由方(一面墙)而成大(大房子)。在数学上这叫“积分”,点积分成线(直),线积分成面(方),面积分成体(大)。

“不习无不利”什么意思?习,重复,就是积累,就是积分(微积分),“无”是小,“习无”就是重复无穷小,就是微积分中的积分。“利”就是增加。但不是每一次无穷小的积累都有增益,所以“习无利”就不全面了,因为积累了不一定有所增益,但你如果不积累肯定没有增益,所以说“不习无,不利”。

3.《易经》擅于变化的学问

《易经》中的三易是可变,必变和不变,讲述了变化的规律性。自然界的万物都是运动变化的,天有阴晴月有圆缺,地有四季。人们常说“不动如山”,可山也是变化的,喜玛垃雅山每年都会向上长几公分。运动变化是事物存在的方式,这个叫“必变”,“任何事物都是变化的”这个规律是“不变”的,有些东西时时刻刻都在变化,但我们看不到,比如老式种表的秒针在走我们看得见,时针、分针也在走我们盯着看就看不见。

《易经》中的变化有哪些呢?

1.数的变化

数的变什上边讲了不少,节约时间不讲了。

2.爻的变化

就是阴阳的变化,阴阳在中国古代是“对立统一”的,有人讲“对待”而不“对立”,搞不懂。《易经》中说“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这个好懂,举例说明,一块条形磁铁,一端N极一端S极,用刀从中间切开,原来N极靠切口的那儿变成S极。其实不是N极变成了S极,是原来N极里就有S极。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有别而不分离。一个事物具有两面性,有时表现出这一面,有时另一面更突出,都是十分正常的,不足为怪。我们常常觉得平时相处极好的那个人怎么突然就变那么坏了呢?不是那个人变坏了,而是他的坏的这一面表现显著了,或被发现了,见怪不怪就说明你懂阴阳了。阴阳变化可不能简单看成一个人妖突然变性成了个美女。

一卦有六爻,每一爻都可能变化,一个爻的变化,会地一个卦变成另一个卦。一个卦可以通过爻变而成为其他的63个卦。

3.卦的变化

常听人说“你有变卦了”。因为事物的存在方式就是运动变化。变卦,卦的变化就不足为怪了。

剥卦的第五爻由六变九变成观卦。

剥卦的第一爻由阴(六)变阳(九)就变成颐卦。

由剥而变观,去年我家一道墙由于漏水而开始变剥落,后来变得象一幅山水景观了。由剥(墙的剥落)而观(变成景观画)。当然后来老婆嫌这画太难看,弄掉了。

由剥卦而变成颐卦,就是剥了(花生壳)吃(花生米儿)。

4.时的变化

时间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体现在《易经》中就是位置的变化。人会由幼儿而变成少年,变成青年、壮年、老年。在一卦中用初位代表幼年,二位代表少年,三位表示叛逆期的少年;四位表示青年,五位表示壮年,六位(上位)表示老年。

4.《易经》关于符号的学问

《易经》最奇特之处,就是用“一”和“--”这一对符号来代表自然界对立统一的两面。更具有抽象性,代表的东西就更多,更复杂。它不是“十”与“一”却可以代替正与负,你可以叫它“阴”和“阳”,但它又不只是阴和阳。这一串符号象条形码又不是条形码,象二维码,又不是二维码。象计算机二进制中的“0”和“1”。

由这一对符号画三重组成八卦,

三画卦叫经卦,两个经卦重叠组成64卦,64个六画卦叫别卦。

5.《易经》形而之下的学问

《易经》中的象真有意思。

蒙卦(别卦)的上卦为山(艮卦,这个三画卦为经卦)下卦为水(坎卦)。山下有水,为什么是蒙呢?山下的水蒸发,形成雾,看不清山的来来面目了,朦朦胧胧的。自然界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往往是骗人的表象而非真本质,要看清事物本质,要经过教育,蒙卦讲的是教育,或叫“启蒙”,受了教育后,才不会被骗,才能看得清,弄得明。

鼎卦最下边象鼎足,六五象鼎耳。上卦(别卦)为离卦,象火,下卦巽卦象风。下边吹风,上边生火,就可以把东西煮熟了。把生东西煮熟了,变成新东西了,象征“创新”,革故鼎新。

《小过》卦象一条大河,中间的桥很窄,只有小的东西能过去,叫“小过”。如果桥很宽大,大的东西能过去,叫《大过》。

6.《易经》研究的误区

《易经》的研究对象更象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而研究《易经》的方法更多的文人用来研究人文科学的方法。这就是《易经》研究的误区。要真正研究好《易经》,让它发扬光大,为现代科学、为祖国的复兴大业作贡献,可以动员一批自然科学家来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

易经中的科学精髓(易经的科学性探讨)(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