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津门网刘宏成(津门网储翔宁筒子楼)

天津津门网刘宏成(津门网储翔宁筒子楼)(1)

“筒子楼”这种上世纪初的建筑,已经和今天的人们渐行渐远了。它的特点一般为中间是楼梯,一条长长的走廊串连着许多个单间,因为走廊两端通风,状如筒子,故名“筒子楼”。

“筒子楼”面积狭小,每个单间大约只有十几个平方米的面积。它是颇具中国特色的一种住房样式,是上世纪中五、六十年代中国城市居民住房分配制度紧张的产物。这种有着长长的走廊、卫生间都是公用的房子,其前身大多是各个单位的办公室或者是单身职工宿舍。

一走进去,就能立马发觉它的独特----外墙没有任何粉刷的裸露红砖墙体;沿楼梯口左右排开一间间单间;木质的楼梯、扶手、栏杆、地板、门窗。几十年的风雨走过,满是时间“雕刻”的斑驳痕迹,释放着一种久远古朴的韵味。

那时街坊四邻很多都住在这种筒子楼里,邻里关系关系极好,大家回屋还不怎么关门,就站在自家门口和左邻右舍拉拉家常。只要有一家人屋里烧菜做饭,满楼道里都能弥漫着饭菜香气,筒子楼里的烟火气息便是这么来的。

现在的“筒子楼”,已少有几户居民居住了,大部分的都搬去了新楼房,这里,仿佛隔绝了喧嚣,也封存住了那个年代的记忆。所以常有人说,现在这个年代还住筒子楼的人,必定是有情怀的人。想想也是,或许未来某一天,这里的居民越来越少,“筒子楼”会变成一个真正的拍照打卡纪念地。

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想必“筒子楼”一定会变成所有人心目中的怀旧之所。

天津津门网刘宏成(津门网储翔宁筒子楼)(2)

天津津门网刘宏成(津门网储翔宁筒子楼)(3)

天津津门网刘宏成(津门网储翔宁筒子楼)(4)

天津津门网刘宏成(津门网储翔宁筒子楼)(5)

天津津门网刘宏成(津门网储翔宁筒子楼)(6)

天津津门网刘宏成(津门网储翔宁筒子楼)(7)

天津津门网刘宏成(津门网储翔宁筒子楼)(8)

天津津门网刘宏成(津门网储翔宁筒子楼)(9)

天津津门网刘宏成(津门网储翔宁筒子楼)(10)

天津津门网刘宏成(津门网储翔宁筒子楼)(11)

天津津门网刘宏成(津门网储翔宁筒子楼)(12)

天津津门网刘宏成(津门网储翔宁筒子楼)(13)

天津津门网刘宏成(津门网储翔宁筒子楼)(14)

天津津门网刘宏成(津门网储翔宁筒子楼)(15)

天津津门网刘宏成(津门网储翔宁筒子楼)(16)

天津津门网刘宏成(津门网储翔宁筒子楼)(17)

天津津门网刘宏成(津门网储翔宁筒子楼)(18)

天津津门网刘宏成(津门网储翔宁筒子楼)(19)

天津津门网刘宏成(津门网储翔宁筒子楼)(20)

天津津门网刘宏成(津门网储翔宁筒子楼)(21)

天津津门网刘宏成(津门网储翔宁筒子楼)(22)


天津津门网刘宏成(津门网储翔宁筒子楼)(23)

津门网作者 储翔宁

中国摄影网签约摄影师

湖南常德市摄影家协会会员

湖南津市市摄影家协会会员

湖南津市市老摄影家协会会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