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感悟人生的话(看清自己踏踏实实)

1.青年当读季羡林

这些年,不知是巧合,还是怎的,不知不觉间,读了好几本季羡林的集子了。《孤独到深处》《天地一行客》都是季羡林的散文集合。

虽说有些篇目会有重合,但我每次拿起一本新的季羡林散文集,还是觉得挺有意思的。

散文就像一块砖,哪儿需要往哪儿搬。季羡林的文章也是如此,他是一位高龄老人,除去学术上的造诣不谈,单从年岁上来讲,98岁的激荡岁月,也酿造出了不少的人生智慧。

季羡林感悟人生的话(看清自己踏踏实实)(1)

这些人生智慧,经过多样的组合, 可以用来说明不同的主题。也因此,我们更应该好好读读季羡林,寻找一下,人生的真谛。

他被誉为“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但是,他为人质朴,喜欢真实,在生前,他还特意撰文,三辞桂冠。

这次很幸运,在《心安即是归处》这部集子里,我读到了这几篇文章。言语真切,让人动容。

2.《心安即是归处》

季羡林何人,我不想多谈了。他早年留学国外,精通多国语言,尤其是吐火罗文,季羡林是全世界仅有的几个精于此语言的学者之一。然而,这些,他都很少在自己的文章中提及。

我在刚开始读《心安即是归处》这本书的时候,曾经设想过,如果我的爷爷还活着,他大概也会是像季羡林老爷爷一样吧。看着他慈爱的目光,我再一次把对爷爷的无尽思念化于无形中。

季羡林感悟人生的话(看清自己踏踏实实)(2)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这两句诗,是季羡林的座右铭。他在文章中,也多次提到。诗句的意思不难理解,但真正做到踏踏实实、尽心尽力,却也不容易。

好多年轻人,总是拿着手机不放。刷着短视频,看着别人的生活,心生羡慕。但实际上,我们真该少看点手机,让自己静静。多读读书,或者发呆,也挺好的。

《心安即是归处》精选了季羡林不同时期的散文,按照主题排列,从人生谈到读书、处世、行走、当下、孤独、生死等。季羡林说,他自己最喜欢的是真实,而哲学的思考,是更形而上学的存在。他不愿意削足适履。

他的思想,不能归结为某种哲学,但我从他的文字中,感受到了作为“人”,本身的纯粹与赤诚。相比较于各种“主义”,季羡林对人生细微之处的思考,实在是值得我们去了解。

心安即是归处,这书名很熨帖。98载,风雨沉浮,不争不辩、不卑不亢,他无意间传达了我们当下人最稀缺的生活理念。心安即是归处,了解自己,就能心安。

3.踏实做事,认真生活

所有的书写,都是在说“你”自己。作为一个写作者,我对此深有体会。甭管季羡林的哪个集子,我只要知道它的作者是季羡林,我就基本上知道了作品的大体风格。

我们读书,更多的时候,其实是在读人。不仅和故去的作者对话,也和灵魂深处的自己对话。

季羡林感悟人生的话(看清自己踏踏实实)(3)

季羡林的这部《心安即是归处》,我尤为喜欢其中的第二个章节。“有福读书,可慰平生”,季羡林老先生,他一生都笔耕不辍。若是哪一天不读书不写作了,这一整天,都没滋没味的。

这里面,尤其有一篇文章,叫作《我最喜爱的书》,我很是喜欢。他说的那几本书、那几位诗人,也都是我非常喜爱的。共同的阅读品味,让我和季羡林老先生走得更近了。虽然我无缘成为北大的学生,但通过阅读季羡林老先生的文章,我也学到了很多。

踏踏实实做事,真实地生活。这就是季羡林老先生朴素的人生观。这也是季羡林老先生,他自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