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最伤感诗词(白居易看见衰荷)

白居易是中唐杰出诗人,他一生宦途沉浮,也笔耕不辍。无论身处何方,诗人都会用笔墨记录自己的经历和心情,让后世读者既了解到唐代的一些历史事件和风俗民情,也对诗人丰富的阅历与深刻的思想深感崇敬。

诗人晚年在洛阳担任太子宾客,当时他虽然已年过花甲,但是依然精神矍铄。他除了隔三岔五地邀请朋友来家中作客,还经常前往寺院与一些高僧闲聊。即使在家中,他也会在晚上独自焚香静坐,沉思默想。

由于作者的工作比较清闲,所以他经常会有闲暇外出赏景。下面介绍白居易看见衰荷,吟咏了一首名作,深有寄托,又充满禅意。

白居易最伤感诗词(白居易看见衰荷)(1)

衰荷

唐代 白居易

白露凋花花不残,凉风吹叶叶初干。

无人解爱萧条境,更绕衰丛一匝看。

白居易最伤感诗词(白居易看见衰荷)(2)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61岁时,有一次乐天闲来无事,便来到荷塘边转悠。时值仲秋、天气渐寒,池塘里的荷叶依然青碧茂盛,可是很多荷花却禁不住风雨的摧残,不再有原先那种娇媚姿态。

前两句描写衰荷的模样,“白露凋花花不残,凉风吹叶叶初干。”清晨时露水凝结在花瓣上,虽然看起来更加清新妩媚,但也透出丝丝清凉。西风轻拂,荷叶上的水珠很快就被吹干。作者用“花不残”三字,抒写了荷花坚强的状态,也充满了怜爱之意。

白居易最伤感诗词(白居易看见衰荷)(3)

诗人喜欢荷花,无论是在京城为官,还是被贬江州,他都会在夏秋之际,抽空来到池塘边,悠然地欣赏荷花。他一生写过很多关于荷花的诗篇,可是时过境迁,转眼间已到垂暮之年,虽然依旧是面对荷塘,白居易此时此刻却有另一番感想。

后两句充满了惜物之致,“无人解爱萧条境,更绕衰丛一匝看。”诗人饶有兴趣地观看,周围却游客稀少。乐天不由得感叹,凋零的荷花营造了一种萧条氛围,不过却无人理解和喜爱。而诗人似乎独有情钟,还要绕着衰丛,多走一圈,希望不漏掉一个细节。

白居易最伤感诗词(白居易看见衰荷)(4)

全诗到此就戛然而止,如果不细细品味,大家或许以为这只是一首很普通的抒情诗,又为何能引起很多读者的共鸣呢?其实作为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诗歌虽然通俗易懂,但字里行间却蕴含深刻,也充满了真情。

古代很多诗歌都具有这样的特点,文字浅显,又有所寄托,比如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还有刘禹锡的“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这些名句之所以流传久远,并非辞藻华丽,也不是典故运用纯熟,反而显得真率自然、意到笔随,但又确实令人感到其中蕴含着深衷曲意。

白居易最伤感诗词(白居易看见衰荷)(5)

那么白居易希望在短短四句话中,表达什么样的思想呢?诗人首先描绘了衰荷与荷叶,露水打湿了花瓣,秋风吹干了水珠,展现出一种安然宁静的氛围。诗人不仅没有惋惜其衰败和凋零,反而赞美其“不残”,可谓充满爱心。

然后乐天一边叹息无人欣赏衰荷,一边又不惜体力地“更绕衰丛”,进一步表现出作者对衰荷发自内心的赞赏。

白居易最伤感诗词(白居易看见衰荷)(6)

一瓣残花、半片枯叶,正像很多老人暮年时身体憔悴、面容衰老,充满了悲情和落寞。但是衰荷不残,又刻画出其坚韧的品质,更象征了诗人不畏风雨、不惧逆境,即使黄土埋了半截,依然渴望老骥伏枥,更对生命充满了眷恋。

同时这首诗也充满了禅意,禅者认为世间万物生生不息,人们看到的都是衰老的表象,而人的精神和灵魂却可以永世长存。荷花即使最终凋零,其实是从被约束的状态走向了自由的境界,从生到死应该是一个完美的过程,不该感到颓丧,更不必一直凄凄惶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