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经历过哪些事(究竟是种什么病)

8月28日下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宣布因健康原因将辞去日本首相一职据悉,安倍所患的是一种名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慢性病事实上,早在2006年至2007年首次担任日本首相期间,他就因溃疡性结肠炎突然辞职,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安倍经历过哪些事?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安倍经历过哪些事(究竟是种什么病)

安倍经历过哪些事

8月28日下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宣布因健康原因将辞去日本首相一职。据悉,安倍所患的是一种名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慢性病。事实上,早在2006年至2007年首次担任日本首相期间,他就因溃疡性结肠炎突然辞职。

据报道,从青少年时期起,安倍就一直在与这种慢性疾病作斗争。再加上平时公务繁忙,该病可以说是“定时炸弹”,随时可能被“引爆”。近来,安倍更是频繁前往医院,引发人们对其健康问题的担忧。有消息称,安倍已做肠道手术。

那么,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疾病,让安倍晋三又一次在任期内不得不抱憾而去?术后又为何不得不让出首相宝座?这种病,在徐州发病情况如何?又有哪些特点?对此,记者采访了徐州肛肠科专家。

■以为是痔疮 竟是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的癌变几率高于一般性肠炎,在中青年群体中高发。”市第一人民医院肛肠科主任高宏平也关注到安倍辞职的新闻。

就在开学前两天,铜山区大彭镇的中学教师王先生,给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肛肠科送上一面锦旗。

王先生今年43岁,平时身体健康,有爱喝酒、吃辣椒的习惯。最近一个月,出现不明原因黏液血便,一日五六次,并伴小腹隐痛不适。开始他以为吃坏了肚子,过几天就好了,一周下来非但没好,症状还有所加重。在当地医院就诊后,被诊断为痔疮。之后按痔疮治疗,却没有什么效果,并发展到上课期间就要上厕所,严重影响了王先生的工作生活。

正当他苦恼时,听说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专家团队来免费义诊,于是慕名前来。市第一人民医院肛肠科主任高宏平认真询问了王先生的病史及治疗用药过程,初步认为他所患疾病并非痔疮,建议进一步检查。检查结果确认王先生所患疾病为溃疡性结肠炎。

高宏平团队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采用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两周后王先生基本康复。高宏平反复嘱咐他,一定要注意饮食,劳逸结合,避免复发。

■徐州近十几年发病率持续升高,20岁-49岁多见

“溃疡性结肠炎为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涉及直肠、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临床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可有全身临床症状。患者病情轻重不等,多呈反复发作的慢性病程。”

高宏平指出,该病可发生于各年龄组,但以20岁-49岁多见,徐州本地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十至十三,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在中医学中,没有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名,大致可把其归属于中医学的“泄泻”“肠澼”“久痢”“脏毒”“血痢”等范畴。

近十几年来,该病发病率持续升高,因此越来越受到医务工作者及普通百姓的关注。

■有一定的遗传性 心理因素则会导致疾病加重

“为什么我会得溃疡性结肠炎?”面对很多患者的疑问,高宏平表示,“到目前为止,炎症性肠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都尚未明确,其可能与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有关。”

高宏平介绍,溃疡性结肠炎在欧美等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发病率较高,具有家族性,种族间的发病率有明显差异,提示本病可能与遗传有关。

高宏平还留意到,临床中很多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精神焦虑、紧张。“过度紧张可能引起植物神经紊乱、肠道运动失调,血管收缩、肠壁组织缺血受损从而导致肠壁炎症及溃疡形成。”他说,精神心理因素可能导致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

此外,肠道黏膜免疫系统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发展中也有着重要作用,应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效,因此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也可能与自身免疫因素相关。饮食、吸烟、感染,都可能是导致溃疡性结肠炎发生的因素。

■不是一次手术就能解决的,溃疡性结肠炎能治吗?

“其实,溃疡性结肠炎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都属于慢性长期性疾病,大部分患者需要长期服药。”高宏平表示,有报道称安倍于去年进行了粪便移植治疗结肠炎,以平衡肠道内的菌群。但在国内的日常治疗中,还是以药物控制为主。他表示,粪便移植治疗目前在国际医学界尚属前沿阶段,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技术。

“听说安倍最近做了肠道手术,估计是一期手术,今后还要做二期、三期手术。”高宏平分析说,“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这不是单纯一次手术就能完全解决的。所以他辞去首相职位也是疾病所迫。”

高宏平提醒市民,溃疡性结肠炎发病呈慢性过程,大部分患者会反复发作。轻度及长期缓解者预后较好;急性暴发型,有并发症及年龄大于60岁者预后不良。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平时要控制饮食、劳逸结合、冷暖相宜,消除紧张情绪;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避免肠道感染等可能会降低疾病的复发率。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多以SASP诱导缓解,半剂量维持治疗。中重度患者可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诱导缓解,后以SASP或免疫抑制剂维持治疗,维持治疗大多需要3年时间,部分患者需要终生维持。

■饮食上应该注意什么,如何预防?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平时应注意饮食调理。以柔软、易消化、富营养原则,少量多餐,补充多种维生素,勿食生、冷、烟酒、辛辣食品。”高宏平提醒市民。那么,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不宜食用哪些食物呢?

首先是粗纤维食物。大量的粗纤维食物会刺激肠道,并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对原本就营养不良的患者而言更会加重病情。这样的食物有韭菜、芹菜、红薯、萝卜、粗杂粮、干豆类等。

其次应忌食海鲜及奶制品。海产品中的蛋白质不同于我们经常吃的食物中的蛋白质,某些异种蛋白质易引起过敏,加重炎症反应,所以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一定要慎食海鲜。疾病活动期也不建议喝牛奶及乳制品。

在长达十几年的研究中,高宏平还发现,徐州市民普遍爱吃油腻食物和刺激性食物。

“溃疡性结肠炎的腹泻常伴有脂肪吸收不良,严重者伴有脂肪泻。因此膳食脂肪量要限制,腹泻时不宜吃多油食品及油炸食品,烹调各种菜肴应尽量少油,并经常采用蒸、煮、焖、氽、炖、水滑等方法。”他说。

“辛辣刺激性食物会对胃肠道造成不良刺激。”高宏平提醒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禁忌辣椒、芥末、酒等刺激性食物,少吃大蒜、生姜、生葱。也不要食用过冷、过热的食物。

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与感染是密切相关的,所以平时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肠道感染;还要注意情绪调节,保持平和心态。起居要有规律,不熬夜、按时起床、锻炼身体。

徐报融媒记者 马志仁 徐晓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