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寓言可以分为象征型故事型(古代寓言一)

从前,北方有一个国家叫燕国,燕国所在之地有一种黑色的鸟叫乌鸦有一位燕王特别喜欢乌鸦,王宫庭院的树上全是乌鸦搭的窝,因为怕惹燕王不高兴,就没有人敢招惹这些乌鸦,更没人敢去惊动乌鸦窝那时候的人们还在崇尚占卜之类的迷信活动,当时的这位燕王,认为乌鸦能够测知吉凶掌管祸福,所以凡是国家大事,就靠听乌鸦的鸣叫来做决定,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庄子的寓言可以分为象征型故事型?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庄子的寓言可以分为象征型故事型(古代寓言一)

庄子的寓言可以分为象征型故事型

从前,北方有一个国家叫燕国,燕国所在之地有一种黑色的鸟叫乌鸦。有一位燕王特别喜欢乌鸦,王宫庭院的树上全是乌鸦搭的窝,因为怕惹燕王不高兴,就没有人敢招惹这些乌鸦,更没人敢去惊动乌鸦窝。那时候的人们还在崇尚占卜之类的迷信活动,当时的这位燕王,认为乌鸦能够测知吉凶掌管祸福,所以凡是国家大事,就靠听乌鸦的鸣叫来做决定。

乌鸦因为得到骄宠而自傲了起来,有客人到来乌鸦竟然成群对着客人呀呀地吵叫,没有人敢惹它们。时间长了,其它的鸟儿也都不敢来这儿栖息了。于是,全国的人,无论是高官显贵还是普通百姓,全都开始饲养乌鸦。就这样乌烟瘴气地过了很久,一直到新的燕王继承了王位。

乌鸦们不懂得什么是王朝更替,还在抓取腥臭腐烂的肉在王宫的庭院里啄食,新任燕王就十分厌恶它们。左右两旁的侍臣便对新王说:“这些乌鸦是先王所喜爱的。”新王就没再说什么。

一天,有一只鹞鹰飞进了王宫的庭院,乌鸦们都歪着头斜视着鹰观察着新来的这个家伙,然后接近它,把它当做是自己的同类了。新来的鹞鹰不懂规矩,飞进宫殿号叫起来,燕王让侍卫用箭射死了鹞鹰,死去的鹞鹰被扔到庭院中,乌鸦们就呀呀地叫着啄食鹞鹰的尸体,完全没有物伤其类的样子。人们都认为乌鸦实在太可恶了。

原文:

燕王好乌,庭有木,皆巢乌,人无敢触之者,为其能知吉凶而司祸福也。故凡国有事,惟乌鸣之听。乌得宠而矜,客至则群呀之,百鸟皆不敢集也。于是大夫、国人咸事乌。乌攫腐以食,腥于庭,王厌之。左右曰:“先王之所好也。”一夕,有鸱止焉,乌群睨而附之如其类。鸱入,呼于宫,王使射之,鸱死,乌乃呀而汲之。人皆丑之。

出处:【明】刘基.《郁离子》

注:

1.燕:周代分封的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地处北方,今河北北部及辽宁南部。

2.乌:乌鸦。

3.触:触犯。

4.司:掌管。

5.矜:自大。

6.咸:都。事:侍奉,伺候。咸事乌:都豢养乌鸦。

7.攫:用爪抓取。

8.鸱[chī]:鹞鹰。《山海经.西山经》 载:有鸟焉,一首而三身,其状如乐鸟,其名曰鸱。

9.睨:斜着眼看。

10.附:接近。

11.汲:吸取。

12.丑:可恶。

上梁不正下梁歪。王有所好,下必甚焉。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最后也没说燕王对乌鸦下没下手,想来是没有吧。新登基不好马上改变上一代的策略,至少可以不再以鸦鸣为令行事,朝政清明起来,民间不再养乌为患,时间久了那些原本在宫中生活优渥的宫庭御鸦也便渐渐散去了吧。

---------------

【小知识】

成语 投其所好:迎合别人的喜好。

出处:《庄子·庚桑楚》:“是故非以其所好笼之而可得者,无有也。”

投其所好有两种,一种是阿谀奉承,就是《燕王好乌》这篇寓言中所讲的王好乌鸦,于是举国供养乌鸦。这种属于拍马屁为自己谋利,往往令人不齿。还有一种是讨好形人格,迎合别人,委屈自己。这就要看情况,并且任何事都有一个度,完全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和看法或者一味讨好别人都是不可取的,这也很可能南辕北辙,根本无法得到满意答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