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平台能允许我瞎拍吗(快手与美拍谁先干死谁)

文/林楠 本文由销售与管理原创

2013年,Twitter旗下的Vine走红后,秒拍、微视等立足于社交平台的短视频平台开始出现,正式拉开了移动短视频时代的帷幕。2016年,短视频迎来真正意义上的爆发,可称之为短视频“元年”。到了2017年短视频行业将进行分化,是继续烧钱?在垂直领域深耕?还是圈更多的用户?我们从短视频的两大巨头企业快手和美拍入手,分析一下在短视频行业的下半场谁能突出重围。

快手平台能允许我瞎拍吗(快手与美拍谁先干死谁)(1)

用户大比拼:快手规模大,美拍白富美

1. 用户规模上快手领先。在最新公布资料中显示,快手有4亿注册用户,5000万日活量,1.5亿月活量,中国第四大社交软件,中国最大的短视频平台,估值30亿美金。快手在用户规模上领先美拍。从用户属性上来看,快手的用户主要来自基层,在各个地区均匀分布。快手从gif领域发展,经过多年的摸索,转型到视频领域,成绩显著,市场定位及时,随手记录下生活中的点滴,适应了广大普通大众的需求。

2. 用户质量上美拍更胜一筹。从美拍的用户群体来看,它拥有大批高质量的女性用户,是市面上女性用户最多的短视频社区,女性用户的占比高达76%。经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女性用户对美的追求是相似的,无论一二线或是三四五线城市的女性,她们都喜欢美好的事物和变美,都想用上最好的化妆品。基于女性的这种特质,美拍的高质量内容深受女性用户的喜爱,这也是美拍上女性用户活跃高的原因之一。

内容大不同:快手结构扁平化,美拍继续垂直深耕

1. 快手结构单一,缺少粘性。快手的产品结构更扁平,主界面上只有关注、发现、同城三个标签。产品结构单一,使用门槛更低,也是为了匹配大众用户群体。正如快手创始人宿华所说,“快手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是真实世界的投影、记录者。”

同时快手较短的时间限制使得视频制作者更加轻松,拍摄内容时不用绞尽脑汁考虑要制作哪方面的内容,需要紧跟哪个热点,而是单纯的记录下当前生活的瞬间,相比对美拍可以拍摄5分钟市场的视频内容而言,缺少一定生活爱好与见识的普通人群,无法制作较长时间的录像内容,所以快手的7秒和17秒更适合普通人。

但是这种形式存在一定的问题,没有细致分类的快手缺少垂直领域的深入,视频内容基本上被动接受,缺少主动获取感兴趣视频的方法,缺少粘性,缺少忠实度。

2. 美拍在内容上垂直深耕。前段时间,美拍联合第三方数据机构艾瑞咨询,联名发布行业首份《短视频达人发展趋势报告》。报告表明美拍目前呈现出六大趋势:

第一,有鲜明性格特征和更多粉丝互动的达人更受欢迎,不同于明星的遥不可及,短视频达人让粉丝感觉距离更近。

第二,垂直细分领域成为全新内容发力点,相比2016年,2017年短视频内容的垂直内容进一步丰富,出现了更小众专业的垂直品类,例如游戏、穿搭、购物分享等。

第三,垂直品类更细分,以舞蹈为例,2017年美拍舞蹈视频产量和播放量增长明显,更细分为拉丁舞、爵士舞、钢管舞等大量短视频,面对垂直化的发展趋势,在某个行业垂直深入的短视频将有机会拥有更多粉丝。

第四,给用户新体验的达人更受欢迎,比如新榜最新一期榜单中,办公室小野、冒险雷探长、李子柒美食等都因为给观众提供了新鲜的体验而获得不少关注和播放量。

第五,能帮用户节省时间的短视频更受欢迎。

第六,针对不同地域的细分需求(比如方言),量身定制的短视频内容更易受关注。

有研究也指出2017年,垂直领域的内容将会焕发更大的活力。

美拍分类清楚,在垂直领域增加用户粘性,通过分门别类的频道,能够主动获取需要的内容,对用户来说,价值更大,粘性更大。同时美拍可以录制5分钟的视频作品,吸引很多内容创业的自媒体人,使得美拍在视频内容上质量上赢快手一筹。

另外快手和美拍都有强社区、去中心化的特点,内容生产者高度重合于平台用户。

在快手平台上,男性用户数目高于女性10%,快手知名头部达人,也是以天佑(目前天佑被今日头条旗下的火山小视频挖走)、格格巫老爷子等男性为主。可以说两者具有高度一致性。

快手平台能允许我瞎拍吗(快手与美拍谁先干死谁)(2)

而美拍短视频达人平均年龄在23岁,且以女性创作者为主,有8成都使用iPhone,而美拍平台用户也以女性为主,因此,可以说两者具有高度一致性。

变现之路:快手难吸引高端广告主,美拍开启多变现渠道

根据《2016年短视频内容生态白皮书》显示,2016年短视频内容创业方面已发生超过30笔融资,融资规模达到53.7 亿元。其中,一条完成1亿元B 轮融资,梨视频一上线便拿到5亿投资,一下科技获得5亿美元E轮融资等案例最为醒目。

短视频如此获得资本青睐,无非是因为它具有多种商业模式转化的可能性,似乎变成了离钱最近的媒体。

1. 快手变现艰难。快手在中国互联网产品里确实是异类,不仅仅是因为它平台上的内容属性,更是因为其对待达人的态度和看待商业化的方式。快手的内容调性,让其在广告主的选择上,天然受到很大的局限。所以目前快手吸引大型广告主比较难。快手达人未来的变现途径,可能主要是电商、打赏,以及信息流广告。

快手上现在的局面,类似于微博早年的段子手赚钱而平台不赚钱的问题,微博在几年后才通过MCN体系和这些达人进行利益捆绑,解决了变现的问题。

据悉,由于快手的体量依然够大,其正在尝试信息流广告系统,并已经进入小流量测试阶段。但是,如何能多方面增加盈利收入,光靠信息流广告可能远远无法满足业界对快手的期待。

2. 美拍开通多变现渠道,加大自身造血功能。近期,美拍宣布推出帮助达人变现的“边看边买”功能,以及连接品牌方和达人广告合作的“美拍M计划”。“边看边买”主要满足短视频用户在观看短视频过程中的购物和达人进行商品变现的需求,该功能上线后,用户可以直接将观看视频过程中出现的商品直接添加进购物车,在不跳出美拍播放的情况下进行购买。美拍M计划类似一个牵线平台,当品牌方有推广需求时,找到M计划发布需求,M计划会给品牌方推荐更好的达人资源,而当达人有变现需求时,加入M计划,M计划会给达人推荐优质广告主。

尽管短期看来,美拍的商业化并不会对其整体收益产生太大帮助。但不难发现如果能够在保持内容品质和商业化两者之间的平衡,相较于依靠补贴的短视频平台,率先商业化的美拍在争取达人的竞争中似乎更具吸引力。

自2016年9月,今日头条CEO张一鸣高调宣布,未来一年将会拿出至少10亿元补贴短视频内容创作者,同时给予每一条优质原创短视频至少10万次加权推荐。

秒拍母公司一下科技也紧随其后,拿出10亿元对移动视频领域进行投资布局、用户分成和内容引进,意图打造短视频上下游产业链。

腾讯则启动“芒种计划2.0”,投入12亿元扶持内容创业者,其中10亿元现金补贴将集中在原创和短视频内容创作者上,鼓励优质和原创内容、短视频与直播类内容生产。

2017年3月,土豆宣布全面转型短视频,并投入20亿元打造“大鱼计划”。转型后的土豆也将成为阿里文娱短视频战略的重要落棋点。

虽然BAT纷纷加入到短视频行业,但是短视频变现之路还很长,目前的短视频内容创业,还处在万物生长的阶段。什么时候具备了自身造血的功能,不再靠烧钱支撑,那么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