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氏五大家族家谱(中华蓝氏宗亲联谊总会)

蓝氏五大家族家谱(中华蓝氏宗亲联谊总会)(1)

蓝氏五大家族家谱(中华蓝氏宗亲联谊总会)(2)

我生在福建省漳州市,在这座小城市里,不仅到处洋溢着闽南文化,它同时还是蓝氏族人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在我的故乡漳浦县,(漳州市管辖的县)宗祠文化极为兴盛,我们的大宗祠名曰“漳浦蓝氏宗祠种玉堂”(上图一),其下各支又有许多大小规模不等的宗祠,例如我家的宗祠便取名为“金德堂”(上图二)。人们把宗祠视为自己的根,无论走得多远、飞得再高,宗祠永远是自己守望的方向!

蓝氏五大家族家谱(中华蓝氏宗亲联谊总会)(3)

每一座宗祠,都是一种强大的凝聚力。修建宗祠是为团结本族,联络族人感情,同时也向外人展示本族荣誉,是一种凝聚力的需要。每逢清明、春节等节日,海内外宗亲无论家在何处、身居何职,纷纷回来祭祖,在宗祠前一解乡愁,宗祠成了各大家族宗亲云集之地,宗祠成了人们的精神依托。那炷清香,那一叩首,寄托了太多的情感。如今,宗祠在联系海内外宗亲的情感、招商引资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慎终追远,宗祠是情感纽带,寄托人们对故土的眷念……

蓝氏五大家族家谱(中华蓝氏宗亲联谊总会)(4)

蓝氏五大家族家谱(中华蓝氏宗亲联谊总会)(5)

每一座宗祠,都是一部浓缩的家族史。宗祠记录着一个家族的血脉延续,凝结着无数族人的深深眷恋。同时,祠堂里的牌匾、陈设、族谱、对联、修祠碑记等,也记录着一个家族的荣辱兴衰。有些地方,宗祠则成了民俗文物的集中地,族人把淘汰了的农具、生活用品等放到宗祠里,整座宗祠仿佛成了小型的博物馆。平时,族人在宗祠叙叙家常,一派祥和气象。到了祭祖等特殊日子,宗祠成了会议室、宴会厅,族人到场,先拜祖宗,又拜族长,再拜长辈,烛影摇红,既喜庆又庄严。旧时,族内的纠纷、族规的制定等一切大小事务皆在宗祠处理;有的宗祠内开设学堂,请私塾老师来为宗族内的子弟们讲授知识。更值得一提是,宗族的一些家训,起着规范族人行为的作用。宗祠文化就是要继承和发扬先人的优秀传统。

蓝氏五大家族家谱(中华蓝氏宗亲联谊总会)(6)

每一座宗祠,都是一座建筑的大观园。远年,族人为求发展,四处奔波谋生,由于长期在外的原因,他们以家族作为对故乡思念的一种依托,同时也因为经济条件支持,修建宗祠之风在当时极为兴盛,宗祠在建造和布局上亦属上乘。人丁兴旺、财力雄厚的宗族更是把宗祠修缮得富丽堂皇——飞檐翘脊,出砖入石,雕梁画栋,红瓦大坡屋顶,尽显宗族兴盛的恢宏气势。那一座座熟悉的建筑在多少游子的心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

蓝氏五大家族家谱(中华蓝氏宗亲联谊总会)(7)

蓝氏五大家族家谱(中华蓝氏宗亲联谊总会)(8)

蓝氏五大家族家谱(中华蓝氏宗亲联谊总会)(9)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历尽沧桑的古老祠堂,和其他文物遗迹一样,在新时代里有了新的功能。一些宗祠作为文物保护单位保留下来,而宗祠这一私有空间,也由原来的私密走向了开放,成为供游客们参观的旅游景点。无论是家庙,还是景点,宗祠都赋予人们对文化和历史的记忆。

蓝氏五大家族家谱(中华蓝氏宗亲联谊总会)(10)

蓝氏五大家族家谱(中华蓝氏宗亲联谊总会)(11)

蓝氏五大家族家谱(中华蓝氏宗亲联谊总会)(12)

蓝氏五大家族家谱(中华蓝氏宗亲联谊总会)(13)

人们守护宗祠,其实守护的不仅是一座座建筑物,更是守望着故乡,守望着根.....

来源:中华蓝氏宗亲联谊总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