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八旗是如何分的(清朝八旗的等级编制是怎样的)

清朝八旗是如何分的(清朝八旗的等级编制是怎样的)(1)

故宫城墙

八旗制度是在满族早期牛录制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当时每10人为一个牛录,设一牛录长。

1601年,努尔哈赤建立黄、白、红、蓝四旗,始编300人为一牛录,设牛录额真进行统领。

1615年,又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共为八旗。并定编如下:

300人为一牛录,设一牛录额真;

五个牛录为一甲喇(1500人),设一甲喇额真;

五个甲喇为一固山,设一固山额真为正职,和两个梅勒额真为副职。

固山就是旗,每旗编制为步骑7500人,八旗总计6万人。

1635年,增编蒙古八旗。

1642年,增编汉军八旗。

编制与满八旗相同。

清朝八旗是如何分的(清朝八旗的等级编制是怎样的)(2)

八旗服饰

顺治时定八旗各级官长的汉语名称如下:

固山额真——都统,相当于今旅长,大校军衔;

梅勒额真——副都统,上校军衔;

甲喇额真——参领,相当于今团长,上校军衔;

牛录额真——佐领,相当于今营长,中校军衔;

以后人数增加,旗数不变,只是增加佐领数目,有清一代,全盛时期,满、蒙、汉24旗所属佐领达2000多个,也就是说大约有六七十万在旗官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